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柱1 张敬科1 马学辉2 黄云飞1 郄萌萌2 王
[导读] 本文主要以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

         【摘要】本文主要以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要点,其次从借助教学资源,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科学种植培训讲座,加强农户认知、送课到户,送教到田、通过宠物博览会,提倡志愿者工作、完善实训基地,强化乡村振兴效果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王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措施,进而将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落到实处,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战略目标 教学思考
         职业教育充当国家教育事业一个有机组成分支,也是加快经济社会与劳动就业进程的渠道,特别是县级职教单位具备职业培训工作职责,需要在产业升级与发展中展现自身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强化农村地区留守农民工作能力,扩展农民经营现有的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贯彻农民科学素质与科学种植精神,组建爱农村、会农技的强大农民团队,落实乡村振兴助力目标,为此笔者针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给予对应建议。
         一、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要点
         在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制定战略要点,即应该在传统种植层面上振兴,也就是小麦或者玉米等一系列农作物种植操作,还是应该对农业延伸的产业及基础上振兴,也就是蔬菜、农业观光与花卉种植;明确振兴对象,应该是大范围获取,还是缩小空间加以实践;按照摸排方式,了解到农村地区农民存在劳动能力匮乏与资金不足的情况,青壮年主要在外打工,此种情况之下怎样实施培训计划与指导方案;应该关注养殖哪些层面,怎样实现职业教育和宠物饲料产业完成融合,应该执行小户养殖,还是应该进行规模化养殖;怎样实现乡村振兴中农户发展的风险规避【1】,由此设计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工作环节,使得职业教育高效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达成所服务。
         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措施
         (一)借助教学资源,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教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完善院校现有组织结构,本院校包含职业高中以及中专两部分,前者是将升学视作主要目的,涉及现代林业技术、学前教育、财经和畜牧兽医等专业,给农村经济提升提供人才资源。特别是农林与畜牧业,要通过两个专业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后者是将就业视作基础导向,顾及升学过程,给学生提供诸多选择机会【2】,院校要通过电子商务、计算机与学前教育等专业,实施校企合作与校校联合,最终发展农村地区经济。
         (二)开展科学种植培训讲座,加强农户认知。职业教育院校要发挥自身教育职能,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基于课题组参与形式,给予每一个乡镇自然村庄加以技术培训,开展多次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讲座,利用好周末时间,安排中青年农民走到职业院校中听课,吸收现代科学种植知识,由此强化农户认知【3】。
         (三)送课到户,送教到田。职业院校可按照不同类型病虫害产生的预防关键点,将重点内容广播在村支部中,树立农户预防病虫害意识,控制农户种植风险。课题组教师围绕农户的要求走进村户中,开展一对一教学过程,引导农民处理好农业问题。

并且结合不同季节,实效性与养殖户互动,落实养殖区清理与病情防控作业,动态注重养殖户具体养殖情况,随时随地的开展沟通作业,保障养殖工作足够安全。
         (四)通过宠物博览会,提倡志愿者工作。以宠物饲料为主的职业院校,要给畜牧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做好人才储备工作,职业教育院校要积极加入到宠物博览会中,给自身发展创造条件,还要关注校企合作效率与校校联合质量。在此期间,职业教育要设置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农产品流通不够通畅与销售难度大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制约到农民增收效果【4】。所以职业教育应该强调商品中介服务人才培养,执行互联网+农业经济建设模式,重点在农民人群中和厂家以及经销商之间搭建桥梁。制定电商人才培养政策,号召农户与合作社开办网点,使得农产品在网络中直销。另外网络销售产品不只是会打破交易条件制约,还给买家提供便捷条件,通过网络宣传农产品特色,增加各个地区人们对农产品关注度,提高产品销售量,更好调动农民加入农产品生产主观能动性。
         (五)完善实训基地,强化乡村振兴效果。职业院校要科学设置实训基地,组织院校学生将理论知识过渡到生产实践中,延伸学生知识面,突破以往农业模式运作局限性,激发学生思维和感觉器官,调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最后实施农业技术创新,农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实现,现代化农业代表生产力水平,同时可完成环境和谐建设,带动农业持续化发展与创新。农村地区的发展也要创新农业技术,健全科学管理经营机制,优化多个技术资源,针对性选取技术攻克乡村振兴难点与重点。职业院校汇集农业种植与机械类多种技能人才,展现智力优势,立足于重要领域加以科学技术创新,一方面强化农业抗风险水平,另一方面发展农业经济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课题开展存在较强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不仅需要政策的强力支撑,还需要设置诸多慧农政策,将以往农业经济视作基础,不断升级转型,给农民就业创设广泛空间与平台,特别是借助职业教育优势,加快能源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健全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给各行各业储备人才,提供人才成长平台,树立农民经济发展认知,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回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挖掘院校学生潜能,全面朝向乡村振兴方针前进。
         【参考文献】
         [1]郭静. 县级职教中心新担当 架起乡村振兴新支点——县级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平度样板"[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 000(001):17-20.
         [2]储海平, 王祖凤. 全域旅游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项目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 000(002):46-50.
         [3]陈伟, 陈宇. 贵州省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 乡村科技, 2019, 000(012):48-49.
         [4]谢元海,杨燕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分析[J].成人教育,2019,(10):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