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推动了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实现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让教师培训从形式和内容上更加丰富,对教师培训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课程的实施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培训讲师,要跟随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教师培训专题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实现信息技术的渗透,这样才能实现教师培训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培训;融合
引言
在当今的教师培训领域“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主旋律,以“专业化”为中心的教师培训工作也在不断实现丰富,作为教师培训工作中具有明显潜力的信息技术也在被不断提及。基于信息技术能构建培训自主学习平台,能借助网络实现混合学习;信息技术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能全面提升教师培训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对教师培训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 信息技术在培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1未影响培训品质
从目前就是培训过程中的实际学习环境来看,学习与专业生活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而且针对教师研究的干涉也存在严重滞后性,从教师培训的学习资源角度来看,涉及的实际教学案例相对较少,而且教学形式也相对单一,在开展网络培训的过程中,情景化和多样化设计非常少;对于教师的培训也缺乏引领意识。从教师培训评估角度来看,针对教师培训工作并未开展完善的质量评估。
1.2信息技术迁移范式简单
在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实现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在教师培训工作中信息技术在培训管理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从项目设计、团队沟通、资源共享等各个方面对教师培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但是从本质上讲,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简单的迁移范式,也就是对信息技术的一些通用工具性能进行利用,以此来满足教师培训需求。但是,这种运营层面相对较浅,不能将教师培训工作的根本规律和核心需求真实反映出来,而且针对培训过程中存在问题也不能进行深入挖掘,对培训要不之间以及培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不能进行直观反应,从而使得教师专业化培训的设计和决策得不到有效数据支撑。
1.3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培训组织范式并未产生较大影响
从我国当前教师培训工作整体状况来看,基本形式都是由行政单位统一组织和实施,在这种培训范式下,作为教师个体对学习机会的选择权利受到极大限制,而且在培训需求、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等方面都是通过组织单位直接进行决定[2],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教师仅有的权利是满意度评价权,但是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培训满意度的评价结果,组织单位并未进行深入分析,而且也没有实现对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针对这个问题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构建起以教师自主选学的“学分银行”培训模式,让教师在培训工作中具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仍然没有摆脱行政单位主导组织的本质。
2 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策略
2.1 实现系统管理信息化
通过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构建起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能够让教师培训中的所有要素、培训环节、参与对象实现互相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对培训过程中的资源、信息进行充分利用和挖掘,并实现高校共享,同时还能够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开发、评估、监控及管理等多项工作提供有效支撑,信息管理系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能够实现过去、现在、未来的高度统一和相互参照,对于当前运行项目能够实现全过程管理,同时还可以从教师、合作单位及管理对象等几个层面对过去行为的特征数据开展详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进行预测;从空间角度来看,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整体性和开放性,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对管理对象与相关事物之间的动态化和关联性都能进行深入分析。
2.2 提升培训团队技术素养
从实际的培训实践来看,不管是培训者还是组织者,及本身对于技术的理解和认识都会对技术的最终应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身处信息时代,作为教师培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首先需要对新型技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较强的接纳力;在实际培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以及教学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将各种新型的技术手段进行不断渗透和融合;在培训工作中要对社交媒体、学习系统等相关软件进行灵活应用[3];同时还可以对各种技术工具进行熟练运用来实现个人知识的管理;与此同时需要对数据的价值给予高度关注,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创造出良好的技术氛围。
2.3 从组织层面进一步提升数据应用文化
数据应用文化主要指的是教师培训机构形成数据与内部业务的紧密结合,通过对数据的高效应用对机构运作方式、管理方式、课程教学等形成全方位促进。对于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来说,涉及到了机构管理流程数据以及项目运行交互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利用构建起相应的数据库,能够对教师培训实践形成极大促进。例如,就是培训机构可以利用数据库来实现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并针对教师培训需求进行精准判断,同时能够针对教师的学习过程开展及时干预,并实现对整个培训项目的全方位评估。而对于教师培训机构来说要想在呃,组织内部形成良好数据运营文化,首先要进一步提升信息流的参与程度,在此基础上来为数据的理解提供资源,实现数据应用期望的交流,同时能够为数据应用提供基本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各位培训机构的领导者,要加强对数据应用文化的培育,这样才能从组织层面实现数据应用文化的高效构建。
3 结束语
在信息社会下,教师培训工作实现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不仅充分体现出了教师培训变革的需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对于有效性、个性化的需求在不断提升,经济利用传统培训手段很难实现预期效果,因此要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以此来实现信息的聚合、数据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推动教师培训实现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丽萍,王丽珍,薛莉. TPACK框架下信息技术与区域小学数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基于大同市十所小学数学教师TPMK现状的调查[J]. 基础教育,2016,13(01):80-91.
[2]郭绍青.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J]. 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9):11-15.
[3]李爽,李汉廷,时晓雪,胡敏,耿幸暖. 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