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手机非常普及的今天,手机已不仅局限于通话功能,手机媒体的娱乐功能易发凸显出来,娱乐化趋势更加明显,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的管理中如何促进手机媒体的娱乐功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对农村寄宿制中学生留守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手机娱乐化 农村中学生 留守青少年 影响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针对学生使用手机,班主任不能只堵而不疏,要疏堵结合。手机娱乐化是以手机为载体,听歌、看电视、看小说、玩游戏、上网、等娱乐方式的总称,娱乐功能便是将这些功能集合在一起。手机媒体娱乐化不仅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界限,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和朋友进行娱乐互动。手机娱乐化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引起了市场的巨大震撼和社会的深刻变革。
一、我校寄宿制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在保山市实验中学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18年,保山市实验中学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全寄宿制学校,95%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据学籍调查发现2016年9月高中生寄宿生人数达2369人.留守人数达247人,留守比列达10.43%。初中生寄宿生人数2209人,留守人数239人,留守比例10.82人。18岁以下“留守儿童”数量是4078人,14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是3378人,近34%的青少年儿童家长进城务工年限长达5年以上,外出务工达一年以上的家长占57%。问卷调查发现,父母在省外的达44%、省内56%家长和留守儿童沟通交流明显不足,有的家长几乎没有和孩子有任何联系。因此寄宿制中学留守儿童多少身上都存在着缺少父母陪伴后的性格的缺陷和沟通不畅等问题。大多数父母思想观念落后,都存在着一种思想----想打工挣钱养家养孩子、盖房子,他们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如果孩子最基本的教育都没有了挣再多的钱又有何用。有的父母为了方便和孩子沟通直接买手机给孩子。有的父母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遗憾,每月的生活费按大城市的生活标准给,孩子有多余的钱了就自己买手机,还有的同学每月省下一点生活费攒一个学期就为了买个手机,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许下承诺考试进步多少名就买一个手机给孩子,手机对孩子的诱惑力及其强大。因为手机是一个通讯工具和玩具的结合体,留守中学青少年更注重的是娱乐工具这个功能。,我校学生周末回家玩手机的达到53.5%,学生拥有手机占87.7%,带手机到校的占95%。本人从管理学生18年来的经验、从手机使用的学生身上出发,分析手机娱乐化对我校寄宿制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影响。
二、在我所管理的6届学生中,手机娱乐化带来的影响
(一)手机的普及逐渐深入到了农村中学生群体,合理的使用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1、农村学生的最大特点是勤奋,我校的作息时间早上6:30起床,7:00开始学习到12:00,中午文化学生睡午觉,特长学生开始专业辅导一直到2:30和普通学生开始学习下午的课程到18:00结束,晚上19:00晚自习到23:00结束一天的课程。大部分学生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娱乐时间严重不足,一些相对不集中的、零碎时间,不能完成重要的事情,可以用来休闲和放松精神,听听音乐、看看小说、或者玩会游戏,就可以将零碎的时间用起来,不仅可以让精神生活更丰富一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发无聊的时间。而且使得零碎的时间变得更有意义。农村寄宿制中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单调、枯燥。手机娱乐化可以给学生带来调节和润滑。
2、手机购物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打开手机客户端,教室里边需要的学习用具、卫生用品等可谓玲琅满目,应有尽有,选中加入购物车,支付宝付款就等送货上门了。
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购买方式,学生请假到集镇上去挑选、甚至到更远的城区购买所隐含的安全事故等。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班费开支,还保证了学生的人生安全。对于我校这种地处于偏远农村的班主任来说既省心又省事可谓一举多得。我们班的书架、数学教学用具、卫生工具、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等都是学生自己上网购买的。学生在双11、双12上就把一学年中要用到的东西都提前准备好。既提高了学生的规划能力又节省了班费。
3、农村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的综合性整体不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不到老师、问其他同学也不会,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导致问题的积累,形成雪球效应导致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学成绩是我校教育教学提升的瓶颈。而手机搜题软件就会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甚至一些视频的讲解让学生会更加透彻明白。
(二)农村寄宿制中学生通过手机获取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使用不合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1、农村寄宿制学生常年缺少父母的陪伴,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缺少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思想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主动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手机上的不良信息会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手机上一些缺乏行为规范而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危害最大的是黄色信息漫天飞。青少年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不健康。我班的一位同学开学报到的时,脸色比较苍白,我把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通过明察暗访后我发现,她晚上睡觉躲在被子里通过手机视频和一个外地的人搞异地恋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
2、农村寄宿制学生在缺少父母陪伴的同时,更多的是缺少了思想观念的指引和行为规范的指导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最终导致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自我控制能力、选择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都比较弱,中学生沉迷一些不良信息而无法自拔。最终道德沦丧、放纵自己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每年我校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发现个别学生用手机作弊,高三学生月考成绩和高考成绩差距悬殊较大。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教师监考松散督促不到位,导致学生有机会用手机作弊,另外学生的诚信问题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消除手机娱乐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的策略
1、严格管理,向城区学校学习。比如保山一中严禁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宿管老师和全校教职工只要发现手机立即没收,而且带手机进校是被严厉禁止视为严重违纪将停课到德育处进行半天反思。如果第二次带手机进入学校,将处于留校察看处分。学校严厉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入学教育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只要把头开好,就会形成先入为主的良好行为习惯。我校和保山一中同样是寄宿制学校,完全可以借鉴其对手机的管理模式。
2、对家长进行学习教育,一部分农村家长还处在奔生活的阶段、另一部分家长受自身文化知识、见识、修养等方面的限制,没有意识到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思想引导,不注重孩子的教育,而是将精力放在苦钱盖房子上,忽视了教育的投资。因此,学校应该多开设家长会请专家培训家长增强家长的育儿意识、丰富育儿的手段、提高育儿的质量。
3、区别对待。向北京101中学学习,对于实验班或者重点班的学生,自律性较强的班级可以带手机进入学校,他们带手机进入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搞学习,上课记不下的内容可以用手机的拍摄功能将老师的讲课录成视频,下课后慢慢消化吸收;老师讲PPT课件速度快的可以手机拍摄保留慢慢回味。手机在手就需要学生有极强自觉性。
4、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建立适合中学生的绿色网站,坚决取缔不良网站。同时加大研究的力度,有条件的可以建立校园绿色网络。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绿色网站和健康安全的上网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只要处理好手机与学习的关系,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是可以的,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全文字数:300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