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视角浅析《沁园春·雪》的思想内涵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0期   作者:夏煜栋
[导读] 《沁园春·雪》是一代伟人毛主席所作,可谓家喻户晓

         摘要:《沁园春·雪》是一代伟人毛主席所作,可谓家喻户晓,当代很多知名文学家,心怀崇敬、深刻揣摩“诗言志,词缘情”字字珠玑的《沁园春·雪》,称之为千古绝唱,这首词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其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气势、意境和胸怀,堪称咏雪诗词中的巅峰之作。本文从审美视角浅析《沁园春·雪》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沁园春·雪;审美;壮景;豪情;精神力量
        
         那天天空突然飘起鹅毛大雪,毛主席登高远望,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欣然提笔写下了《沁园春·雪》。这首词上阕描写祖国壮美景色,下阕抒发内心无限感慨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底气十足,字里行间,有深不可测之威。诚如郑兴所言,乃是其帝王胸襟自然宣泄,气魄之大,绝非刀笔小吏所能企及。上阕写景,千里之外山川冰雪封冻,万里山上雪花纷飘,同时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阕由上阕之景而生情,从祖国山河的壮丽,想到无数为之倾倒的英雄,纵论秦皇汉武等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及胸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高峰,尽显一代伟人担当历史重任的豪情壮志。
        
         一、视苍茫大地,秀壮丽江山
         上阕起篇“千里”“万里”,尽幅员辽阔;“冰封”“雪飘”,穷天地苍茫。天地被千年风雪侵蚀,改变了它的面貌,万里长城内外苍茫,没有什么生气。连黄河也因一场大雪而被封冻再也不能漂流了。神州北国一片寂静。刹那,群山奔腾飞舞,灵魂激动如无数条银蛇;高原奔驰,威猛彪悍如燃遍山野的火蜡。全世界又从死寂转变成欢乐,天地之间依然充盈着勃勃生机。此中壮美,岂长天可缚?故道“欲与天公试比高”,实则豪情已破天际。忽归于平静,待红日初起,映茫茫雪野,可谓分外妖娆。“北国风光”既说明这些地区有着相似的气候特点,也写出了我国疆土的辽阔,让人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用夸张手法,渲染了当时的冬天白茫一片,雪花遍地纷飞。“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绵延万里之辽阔。“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在句子结构上不是井然有序的记叙,而通过处理上阕引出下阕,就像缓慢的呼吁。词的末句,“须晴日”突出主题,作者发出感慨,词的整体抒情性得到加强,显露出毛主席不信天命、奋发向上的力量。
        
         二、坚信革命必胜,未来直挂云帆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不能只看作是单纯的风景描写,而从侧面映衬出祖国未来的大好前景,表现了毛主席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青年毛主席就笃信“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他所描写的这片山水和辽阔大地正是他这种奋斗精神的形象写照。这首词写于红军长征胜利在望的1936年2月,表达了毛主席对当时蒋介石集团的由衷蔑视。蒋介石集团虽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中国实际的政权统治者。但毛主席就是从心底里鄙视它,因为蒋介石政权代表的只是少数人的利益,而站在了全国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对立面。

在毛主席看来,只要你背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无论你的权力多么强大,资本多么雄厚,最终都会被人民群众所唾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持久的支持与拥护,这就是推动毛主席坚定革命必胜信念的最根本的精神动力。
         三、雄视千古风流人物,彰显一代伟人豪情
         下阕承妖娆之语,感江山多娇。后述历代英雄,似有婉叹之意,兼书批判之语。头两句承上启下,承上写景总结,引出下文抒情。先是对彪炳青史的历史人物进行评论,既惋惜这些英雄人物没能守住江山,又总结了他们失败的原因。一个“惜”字,说他们只有武功而没有文治。由此引出点题之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些古时的英雄都已经成为往事,毛主席认为在他所处的时代,会有更多的建功立业者,同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人物相比,毛主席用诗的语言,形象地评判了封建阶级的典型代表,表达了当代人民革命领袖雄视千古的豪迈气概。真正文武俱佳,智勇双全,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还在当今,充分表达出自己的雄心壮志:要建立超越前人的丰功伟业。
        
         结语
         《沁园春·雪》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绘壮阔之景,书豪迈之语。上阕绘塬上雪景,妖娆多娇;下阕抒心中议论,恢宏之势。无怪人皆语云:“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我们不仅感受到气势磅礴、壮美无限的北国风光,更是要从中用心去领悟一代伟人毛主席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学习毛主席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局势,坚定必胜的信念,调动所有一切可以帮助我们的力量,战胜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艰苦拼搏和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努力奋斗下,我们迎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读完《沁园春·雪》,随着吾辈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再次被激发,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吾辈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吾辈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曹映辉.《沁园春·雪》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9): 21-21.
         [2]刘健.《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探析[J].成才之路,2015(11):83.
         [3]刘春森.从《沁园春·雪》简析毛泽东的强大自信[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7,34(04):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