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会计教育模式改革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0期   作者:文飞人
[导读] 互联网催生了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变革,同时也给高校会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互联网催生了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变革,同时也给高校会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联系实际,对互联网带给高校会计教育的影响做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如何推进会计教育模式变革做重点分析论述。 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教育;教育模式改革

         传统教育模式下,会计教育以教师为主,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主观能动性得不到调动,因此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实际掌握到的会计信息有限,加之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无法掌握基本的技能和专业的技术,影响到会计素养及实践能力的稳步提升。在此情况下,高校有必要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创新会计教育模式,给与学生更良好、优质地会计教育。
1互联网带给高校会计教育的影响探析
1.1实现碎片化学习
         互联网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的传递。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会计类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客户端学习会计知识。基于此,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变得更大且更加灵活,学习方式趋向多元化。因此可以说互联网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冲击【1】。
1.2信息资源共享
         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学生还可在晚上搜索相关教学视频与学习资料做额外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与同学、网友或教师通过网络及时交流信息、探讨问题,不会造成问题的积压,更有利于学生扩充知识,发展思维、锻炼能力。但这种学习方式也存在弊端,如当前网络上各类信息、资源充斥,与会计相关的公开课、网上测试题等种类繁多,而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不足,观看的课程以及资料往往与自身会计基础能力与发展需求不相符,这样不仅会造成时间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会计的信心与兴趣。
1.3促进信息传输
         会计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还需具备主动学习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在会计准则与税务法规不断更新的情况下,更需要学生能自觉、主动、高效地利用各类途径搜集了解与会计相关的最新信息,从而做到与时俱进。而互联网就为会计类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创造了这样的环境。在教师无法面面俱到的情况下,学生可自己上网了解国家会计制度、税务法规的变动情况,及时高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1.4课堂教学模式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材、粉笔、黑板、学生就是一堂课的主要组成元素,但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却让会计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打破了原有的元素限制。如在互联网环境下,会计课堂中教与学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教师可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可利用互联网进行模拟教学【2】。互联网使传统课堂模式发生了大转变、大翻转。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而教师则转变为观察者、引导者。如在会计课堂中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播客、微课、电子书来获取会计知识,并能完成线上测答。这样学生就由被动学习彻底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思维发展的更为活跃,学习效果也更为理想。
2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会计教育模式改革探析
2.1教学理念改革
         意识引领行为,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会计教学首先应转变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带动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变革,促进会计教学质量与效率提高。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们比较重理论教育而轻实践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以直接的传输为主,并不注重启发,不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索。

因此这样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很好地指导当前的会计教育工作。高校应能结合时代发展特征,根据互联网相关特征特点与学生学习发展需求对会计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从根本上带动会计教育模式变革。具体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教育要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为主,要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与核心素养,重视学生自我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启发式、探索式教育,引导学生独立自考、自主探究,主动运用网络搜集知识、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2.2 会计课程变革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可趁势推出网络课程,利用网络课程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给与学生更优质、更良好的会计教育。如学校可结合本校教学特色以及会计教学安排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网络课程,建立校园网站,将课程传输到网站中供学生下载学习【3】。这样可减小学生自己上网搜索、分辨与整合资源的时间,让学生的会计学习更高效。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利用网课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利用传统课堂加网络课堂的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课堂内容同时拓展学生知识视域,传授给学生更科学先进的学习方法,使其具备基本的会计思维。除此之外,高校还可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优势与企业技术优势有机结合,共同开发出师生互动产品,进一步创新会计教育形式,让会计教育更新奇、先进。高校与互联网企业共同开发的师生互动产品不仅可满足师生线上的交流互动,同时也具有模拟功能。教师可利用其为学生模拟出具体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让学生在校体验到企业会计工作模式。这样可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让学生对会计学习有一个更全面与更准确的认识。
2.3课堂教学方式变革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可充分运用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开展会计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习渠道,打破时间、场所对学习活动的限制,让学生可以在寝室、在餐厅等多个场所学习新知识。同时教师也可通过线上学习软件对教学方式、教学软件进行整合、优化,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程度进行巩固。如教师可利用微课进行会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制作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微视频,之后将微视频贯穿应用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总结等多个环节,从而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由于微课短小精悍但画面精美且教学重点突出因此更容易学生消化吸收。同时教师还可将慕课应用于会计教学,利用慕课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为优越的、开放化与自由化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能更加方便、高效的学习会计知识。除此之外高校教师还能灵活运用利用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媒体平台构建起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教师可利用微信增强与学生与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在遇到相关学习问题及时在线请教教师,避免问题积压,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果。高校也可创建专门服务于会计教学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邀请学生关注,定期向学生推送会计行业前沿知识,国家会计政策、财税政策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会计素养、会计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2.4教学评价变革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会计专业可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开展教学诊断、教学评价活动,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弥补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不足,让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指导价值。如高校可基于互联网创设网上互评模式,让师生在网上互评,便于双方更客观、准确地了解自身教学与学习情况,进而调整策略推动教学与学习工作更好地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为高校会计教学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为此高校需立足实际,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互联网优势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会计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耿洪英.“互联网+”时代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4):78-79.
[2]曾婷.基于“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9-10.
[3]代莉娟.大数据时代下的民办高校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0(03):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