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疏离感的影响因素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0期   作者:赵雪飞
[导读] 一定的疏离感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是有益处的
         摘要:一定的疏离感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是有益处的,有助于他们在与社会环境中自我探索、自我反思,从而帮助他们不断进步。但强烈的疏离感将影响个体与社会的连接,导致较低的自我实现与人际交往。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疏离感现状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从个体自身方面、环境方面,对大学生疏离感的预防与改善提供依据,更进一步的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疏离感;影响因素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生活的普及、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同时也造就了一类"疏离感人群"。这类人群只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而与身边最亲近的人、丰富多彩的社会日渐疏远,从而使本身产生孤独感、压迫感、束缚感等消极情绪。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影响疏离感的主要途径有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疏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疏离感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同时对解决疏离感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疏离感的现状
         疏离感(alienation)是指人们在社交情境下,无法与社会团体(家庭、学校、同伴等)建立有效、良好、稳定的关系时,所体验到的无助、孤独的负性情绪体验[1]。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成长是个体融入群体,但是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又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个体在与社会产生联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的疏离感。适当的疏离感有利于个体反思与探索自己,发展良好的自我同一性;而较强的疏离感却会导致自我同一性混乱,影响其心理健康[2]。
         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升高,个体疏离感程度也相应地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自我意识的更强,会更多地关注自己;其次,多元的世界包容多样的表达方式,这些原因都可能使个体出现情感冷漠,疏离感增加的情况。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的疏离感要高。可能是因为男大学生往往性格都比较稳重,遇到困难,面对挫折时不会及时解决,长期以来压在心底,就会产生孤独的情绪。而女大学生往往都会与朋友之间建立亲密联系,因此心底的烦闷就不会憋在心里,相对不容易产生孤独感。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疏离感大。由于独生子女习惯了没有同伴陪同,具备了一定的独处时间,独立能力也相对较强[3]。
         良好的家庭环境造就完整人格的个人,每个人受到家庭的影响都不一样。一般来说,家庭氛围、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亲密关系等都会一定程度影响个体的成长。体验到高亲密关系且在好的家庭氛围长大的个体,表现出更少的疏离感。而个人特质也会部分影响疏离感,疏离感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发现:低疏离感个体,较多表现为情绪稳定成熟,自律谨严,沉着自信等; 高疏离感则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等特征[4]。

二、大学生疏离感与家庭因素存在的联系及问题
(一)存在的联系
         家庭教养方式对于个体的成长有重大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的疏离感程度起到了直接决定的作用[5]。学校虽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形成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但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父母教育方法和自身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标杆,对孩子成长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优秀的家庭教育和氛围会有助于子女早期形成优秀的品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良好、温暖的家庭氛围下成长,子女会不自觉地拥有优秀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品性,他们能够与人融洽自然地打交道,能够在面对困难时自主解决。个体渴望与社会、与同学、与家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此在这样家庭环境下长大的人,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过疏离感、孤独感。只有在充满生机、温暖、保护的家庭氛围中,子女会健康快乐的成长,更快地消除疏离感。好的家庭教养方式也最根本地降低疏离感。


(二)存在的问题
         许多家长仍然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误区,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在培养孩子,但应该多关注一下教育方面的内容,帮助子女形成更加完整和健全的人格。大多数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处于冷漠甚至仇视的状态。父母不适当的严厉管教、过分窥探孩子隐私、不信守对孩子的承诺、家庭氛围不活泼等因素都会增强子女的消极情感,产生疏离感,进而影响到在学校的正常学习生活。因此,要着重研究家庭教养与大学生疏离感的联系,提高其教育意识。
三、大学生疏离感与自尊的联系及问题
(一)存在的联系
         大学阶段是培养自尊的关键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由迷茫冲突转向坚定一致,是自我的自尊、品质、定位不断发展完善的时期。有研究发现,自尊与疏离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大学生正是处于思想活跃、情绪不稳定的时期,因此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高低水平的自尊。自尊、自信、自我效能感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低自尊感大学生,多表现出缺乏自信、被动等,觉得学习与生活都毫无意义,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导致了较高的疏离感。反之,高自尊感大学生则表现出更多的快乐、自信、独立。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往往因为缺乏自尊,缺乏自信,不敢面对挑战,而错过了重要机会。且很多大学生大多没意识到自己的疏离感情况,一直沉迷于自己舒适圈,不愿意尝试跳出来,建立更加良好的亲密关系和健全人格。因此,要想摆脱这样的死循环,需要学校、家庭、自身的共同努力,搭建教育平台,挖掘自身自信、独立自主的闪光点,提升自尊感。
四、在家庭教养方式、提升自尊感方面的建议对策
(一)家庭教养方面
         社会和教育平台要引导父母学会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学会尊重、信任子女。不拘泥于子女对父母的单向互动,父母要懂得真正“关注”子女。给予子女充足的安全感和温暖。禁止过分束缚、逼迫子女做不喜欢的事。同时要寻找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子女独立自主的发展优势,予以孩子自由的空间。以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降低大学生的疏离感。
(二)提升自尊感方面
         学校和家庭要学会搭建教育平台,制定鼓励政策,开设关于相关的教育课程,开展提高自尊自信的活动,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评定,学会欣赏自我,尊重自己,挑战自己。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问题的学生分层次展开座谈会,以朋友而不是师长的身份设身处地的劝解学生立足于长远,不要局限于眼前的长短优劣,学会自我接纳,进一步提升自尊感,降低与他人社会间的疏离感。
结语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社会背景等都是产生疏离感问题的根源。要学会从家庭、学校、个人、教育等方面入手,共同建立相应机制,从而提升大学生自尊、自信并培养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等,才能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的疏离感,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 Michael, D, Slater. Alienation, Aggression, and Sensation Seeking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Use of Violent Film, Computer, and Website Content[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3.
[2] Erikson E.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1968.
[3]汤梦婷.大学生疏离感现状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自尊的关系研究[D].2016
[4]杨东, 张进辅, 黄希庭. 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 心理学报, 2002(04):77-83.
[5] 周婉婷, 陆运清, 韩晓楠, et al. 大学生疏离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科教文汇, 2015, 000(008):149-152.
作者信息:赵雪飞,女(1996.04-),土家族,贵州铜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技术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