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构成,其教学活动的开展将在直接程度上决定教育质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状态。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最有效开展形式,强调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发生的人及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突破了原有的“单向”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促使教育教学朝着“双向”互动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也将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探析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以求在互动中打开语文教学的新世界,让互动有效支撑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师生互动;方法
语文学科是学生各学段的基础性学习科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言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单向”教学形式让初中语文课堂“死气沉沉”,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并不顺利。为有效解决这一教育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互动式教学这一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与学生有机联系在一起,促使“教”与“学”和谐共生。这是对原有初中语文课堂的突破发展,具有一定的教育积极意义。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呢?
一、运用“多元引导语言”,拉近师生距离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一方面是对教师存在一定的“严肃刻板印象”,导致学生习惯性处于“依附”地位,不愿意和教师互动;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经常将自己的教学角色归位到“知识传授者”上,造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导致互动无效开展。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利用“多元引导语言”,以幽默语言激发学生兴趣、以鼓励语言支撑学生思考、以亲和语言唤醒学生共鸣,从而运用多种多样的语言来化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距离,达到互动目的。
如在开展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课文教学时,作者用优美而又生动的笔墨刻画了一副又一副的自然景图。为了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脚步走入一副又一副的美丽景色之中,品味其自然的语言。教师就可以运用幽默的提问“同学们,你们的语言能表达什么呢?”、“那谁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呢?”,给予学生的回答应用鼓励语言“大家说的太对了,老师十分惊喜!那谁想和老师一起品读大自然究竟有哪些语言呢?”学生们在教师的语言带动下兴趣高涨,自然而然的随着教师的脚步在互动交流中走入了后续的课文深层学习中。
二、创用“多元有效教法”,实现权力下放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实现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就要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运用多种多样的新式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对位,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有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充满期待,自主、自觉、自愿的投入语文学习,互动教学的目的才能够有效达到。
新课改下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都贯彻落实了互动式教学的这一理念概念,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在合理应用中实现“权力下放”,实现双向互动。
如在开展《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进行互动引导式教学。当然,在该阶段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可思考的价值,也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提问“大堰河这样一个美好的梦,为什么不能与人诉说?”、“若大堰河将梦说出去,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大堰河的形象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都满足问题情境创设的要求,具有互动价值;
如在开展《桃花源记》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视觉上看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各种景象。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动态展示文章中的“桃花源记”的盛景,“化静为动”开展课程教学。则要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实现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双向互动,还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从另一角度实现了教师知识的输出,实现了有效互动。
三、加强“鼓励支持认可”,提高学习自信
“皮格马利翁效应”中提到,教师给予孩子的期望值以及认可值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成功。尤其是初中学段的学生,他们渴望被认可、被重视。教师若能够有效把握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要求,通过鼓励、认可、支持,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就能够激发学生前所未有的潜能,让学生们能够在阳光之下和教师进行平等的、面对面的交流。
且教师要注意,鼓励认可支持是面对全体学生的,要善于发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之处以及闪光之处。而不是将关注重点放在“学优生”上,这样反而与互动交流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如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我建立了“学生闪光档案册”,在观察中我将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闪光之处进行记录。如有的学生朗读十分优秀、如有的学生写字十分认真、如有的学生情感十分丰沛···通过记录学生的点点滴滴,给学生表现展示的舞台,对学生进行认可和鼓励。能够明显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语文学习,他们乐于表现,愿意与教师交流。这便是互动教学的重要途径,是以学习自信支撑的学生与教师的有效双向互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师生互动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路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师生互动的教育价值,以互动做支撑,托起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亲近教师、深入语文世界,教师才能够走近学生、有效落实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应科: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才智;2019年24期.
2.张雪梅: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索[J];才智;2019年22期.
3.李斌: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34期.
4.黄大前:刍议初中语文与历史内容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