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10期   作者:殷信红
[导读] 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给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给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的基础知识以外,各项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其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文就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改革中被不断强调与强化,但是应试考试制度还是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压力。作为小学的重要基础科目,语文课程除了提升学生对母语的听、说、写、认等技能外,更多的现实作用是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学生们的知识积累。要实现后面的现实作用,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需要老师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究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瓶颈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长久以来的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由于小学阅读教学具有一些固有的瓶颈。
         第一,学生年龄小,对于阅读学习缺乏兴趣。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阅读部分的学习相对而言较为枯燥。小学生的年龄小,课堂集中力有限,这样的情况下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本来就极具挑战性。此外,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阅读方法的掌握也还较为浅显,因此在阅读学习过程只能怪常常只围绕着老师的思路,而缺乏自己主动的思考和见解,更加认识不到阅读学习的意义和乐趣所在。长此以往,学生更愿意将阅读的学习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这也就导致了阅读课堂学生开小差的现象严重。
         第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小学教学仍然处于启蒙教学的范畴,在这一阶段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应该是调动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虽然教学改革创新在不断推进,但是在实际课堂当中的实践应用还比较有限。一些老师还常常采用黑板加课本的组合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很难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一些超纲的内容,这样会打击的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另外,一些老师虽然也引入了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但是使用方法不够得当,过于分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本身的关注,使得教学有效性不升反降。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为了突破上述瓶颈,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创新实践,先对具体的策略加以总结。
         1.创造阅读环境,调动阅读气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课堂教学气氛较为沉闷,对于正处在活泼好动年龄段的小学生而言,缺乏活力的课堂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减弱。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最重要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充分调动阅读气氛。除了在班级内设置阅读角之外,笔者还对阅读的场所进行了转换。不再只局限于教室内进行阅读,常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在学校的阅览室、实验室、学生机房、音乐教室等环境中让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时,笔者将阅读的教学场所选在了音乐教室,让学生们可以一边阅读内容一边欣赏音乐,从而更投入到阅读状态当中。
         2.给阅读设置任务,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任务教学法对于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烈的小学生来说效果显著,可以借此改善学生课堂注意力不稳定的情况。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设置一些“任务阅读”环节,能够让学生由被动支配到主动探索,以更积极的心态进行有效的阅读。这些“阅读任务”可以是搜集词、句,也可以是解答问题,或者是读后的感受。这些任务不仅能够让学生更集中的进行阅读活动,还可以加强学生在阅读课上的交流互动,让学生的阅读体验更丰富。
         3.分配阅读小组,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除了设置任务让学生进行主动阅读之外,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需要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强化学生的阅读课堂主体地位。老师根据学生的成绩、表现、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将学生合理的进行小学划分,让学生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阅读活动。这样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自主的经验分享和感受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这样学生掌握的阅读活动,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4.加强学科融合,增添阅读趣味。
         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根据阅读素材内容,进行阅读场所转换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加强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这样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明显提升阅读教学的而有效性,还可以让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具趣味性。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先画出枫叶、梅花等喻体,然后在画出本体的小动物的脚。既能发展学生的会话阅读能力,还可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力的提升。
三、总结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发展和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真正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从而让阅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其有效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雒玉龙.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7年第10期.
[2]李莉.基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2017年第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