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中的小学数学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10期   作者:蒋娅睿
[导读] 数学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小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运用到的

         摘要:数学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小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运用到的。现在课本上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源自于生活中的事例,在学习完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后反作用于生活,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打造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带领学生分析问题后,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成就感。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拥有数学思维。
         关键词: 生活  数学  思维  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选择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会让学生觉得数学的学习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不再是枯燥的数学运算。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从教材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知识点,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数学高效高率。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把数学和生活中的事例联合起来,找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那么学生再学习数学就不会显得过于抽象和枯燥,所以在生活中找数学答案就非常重要。在应试教育的时候,老师给公式,学生背公式,背好了之后就死套用公式,根本就不知道公式怎么来的,背会公式就是“法宝”。如在学习面积单位换算的时候非常难理解,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先画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剪下来,图上喜欢的颜色,再画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图上喜欢的颜色剪下来,剪下来后请同学们用我们学过的数格子法把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此同时我在黑板上画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用数格子法把1平方米的正方形画出许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画完后请同学们用左手拿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右手拿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提出问题,1平方分米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请同学们数一数算一算,得出100个1平方厘米,得出第一个换算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请同学给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给老师,老师拿着同学们自己画的1平方分米与黑板上的1平方米作比较,老师只比划,让学生自己思考,学生就很容易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拿在自己生活中创造的教具来学习数学会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简单而深刻。
         2、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数学拥有数学思维。如在估算问题上,如果是简单的计算估大估小都没有问题,在12×38的估算中可以把12估算成10把38估算成40得出的估算是400,但是解决问题中就要估大,如:班级有38名同学,唐老师要买文具盒奖励给班里面的每一个同学,一个文具盒12元,请估算一下唐老师带多少钱才够?这个解决问题的题目如果还把12估算成10把38估算成40就不对,因为买东西不够钱,问题是多少钱才够,所以估数要估大,把38估算成40,12不变,得出480元才够钱买东西。拥有数学思维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关键所在。
         3、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数学解决问题。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材的学习再结合教材设置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数学真好玩的时候,绕校园一周有多长,我利用学校准备开校运会的契机,让同学们分小组测量我们的跑道有多长便于校运会的老师画起跑线,每一个小组一条跑道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上报老师。很好地用数学知识帮老师甚至帮学校解决了一个现实存在的大问题。在开校运会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非常有成就感。这样一来学生看生活中的问题就会想到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教师根据教材实际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多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并且用数学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由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享受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思维,根据设置的数学生活情境,在数学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数学生活实践中理解、掌握知识,进一步地运用知识。创设数学生活情境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活力。如:在教学重量单位的《克和千克》时,拿出花生米、鸡蛋、盐、若干苹果等实物,先让同学们用手掂量一下大概是多重,然后实际称出来各个物品的实际重量。花生米1克、一个鸡蛋60克、一袋盐500克、一个苹果250克。设置生活中的问题,一个苹果是250克,我们去买苹果的时候会不会只买一个苹果呢?那我们买四个苹果多重呢?得出1000克,以此可以推出1千克=1000克。以开学学生体检为契机,问同学们体检的时候测量自己的体重是多重,大多数同学在25千克。在比较物体的重量填写克与千克的时候就可以比较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花生米1克,自己是25千克,在遇到填写克与 千克的重量单位的时候就有生活中的实例做比较。
         2、在多媒体上添加活力。在我们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数学几何图形,奥运五环、奔驰车牌、脸谱、中国剪纸艺术等等,这些图形都蕴含着我们对称的知识。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加直观,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激发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的乐趣。在认识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后,给每位同学发一面小镜子,引导同学们如何在我们生活中找轴对称图形,学生可以在有趣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最后再给出结论:把图形对折后,两边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最后给出结论知识为了用文字形式总结知识点,其实同学们已经在时间中和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中很清楚明白的了解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什么样的。
         3、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综上所述,数学走进生活,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注重实践第一,对于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培养创新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通过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了对数学的认识,同时学生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等良好品质得到了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