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习,是实现以学定教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手段。我们致力于探索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探索,从课堂实际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生成效果来看,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遵循“以学定教”的理念,从“课前预习的意义”、“课前预习的设计原则”、“课前预习如何实践”三方面进行阐述,浅谈课前预习对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阅读策略、情感态度等问题的作用以及在教学实际中如何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以学定教;课前预习;有效教学
近年来笔者参加的一些有关教学研讨活动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以学定教”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和趋势。根据日常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和课前预习情况抽样调查,笔者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一节课只能把知识目标教授完;词汇教学花很少的时间去教授新单词;学生缺少朗读能力的锻炼机会。课前预习是顺利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预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预习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备环节。
下面笔者就结合预习设计实例与大家一起探讨“以学定教”理念下课前预习的意义、课前预习设计原则和课前预习如何实践的问题。
一、“以学定教”理念下,课前预习对于打造高效英语课堂的重要意义
1.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是实现“以学定教,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方式。它让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对课堂教学内容预先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师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2.课前预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课前预习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3.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学定教”指的是,课堂教学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习准备,从而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促进学生进步。学生未知则教,学生已学则不教。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老师上课有的放矢,而学生学到所需要的。
二、“以学定教”理念下,课前预习设计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节新课上完,笔者会习惯性布置温习性和巩固性的作业,基本要求学生自行预习。那么在英语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呢?经过思考和实践,笔者认为课前预习的设计应该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明确针对性
在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时,应针对该课的话题是什么来设计,准确把握要求的知识和语言点,思考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什么。例如,新版《课程标准》在五级知识目标里,将原来的“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改为“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这一修订明确了音标教学在初中教学的定位,所以在设计中应考虑到根据音标拼读单词的内容。
2.注重有效性
课前预习作业要避免布置看似对新课教学有帮助实则无效的作业。例如,笔者布置的预习作业中,就曾出现过“预习Unit1”这种情况。教师应将重要知识点分解为若干具体小点,明确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又该怎么做。课前预习作业还要避免设计可以直接从参考书上找到答案的题目。要尽可能多地设计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相联系的题目。
3.关注差异性
遵循新课标的“尊重个体差异”原则,碰到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的班级,预习作业的布置就可有弹性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作要求,但一部分后进生也许就只能完成某一个方面的任务。学生可选择性地做一些题目。而这些题目与重难知识点相结合,紧扣教学内容,成为新课的铺垫。
4.追求多样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校要积极引导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避免使英语课外活动变成课业补习活动。例如,学习资源包里的英语歌曲、基本语法、词汇积累、知识积累等是个很好的预习材料。同是阅读材料也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八年级下册Unit3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中,让学生了解新闻时事,对学生自身素质发展也有帮助。
三、“以学定教”理念下,课前预习的实践与落实
我们把学生课前借助预学稿进行预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难点进行收集、归类,设计成教学问题,从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那么在“以学定教”理念指导下,如何在平时课堂教学实际中更好地实践与落实课前预习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同步进行:
1.有效的课前预习需要教师精心备课
备课首先要备教材,即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不是老师想“教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然后再商定“如何教”,即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有效呈现教学内容。学材需要明确的主题,以学生为出发点,注重把握学生的需求点,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有效的课前预习需要评价同步进行
以前课堂教学的一般顺序都是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评价(五环节),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顺序发生了两个重大的转变,一是课堂教学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学准备,二是评价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以前,评价总是最后一个考试评价环节,现在,很多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其评价始终都与整个教学过程平行展开(要评价学生的预学情况,要评价老师的引导过程,要评价学生课堂上出现疑问老师怎样处理)。
如表所示。
笔者在实践课前预习过程中觉得很困惑:如何真正实践新课改下“以学定教”这一变“填鸭式教学”为“自主性学习”,把“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学理念?
四、结语
以学定教,是课堂改革的未来方向,课前预习,是实现以学定教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力求以学生为本,遵循“以学定教”这一教学理念,力求通过实践课前预习,从而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修订稿)[M].2011年版
[2]叶圣陶,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