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鑫圆华坤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成都 610000
摘 要:在工程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显得特别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投资费用、按期或提前交付使用非常重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成为投资者始终如一的追求目标。但是作为一项工程的承包商而言,他所关注的是工程造价中的利润,为此,他追求的是较高的工程价,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期三者的的关系。
关键词:造价;工期;质量;效益;施工企业
一、工程造价、工期、质量三者的辨证关系
(一)缩短建设工期与降低工程造价的关系
在一个项目的建设全过程中,人们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过程中所消耗或占用的资源发生以后就会形成建设成本,这些成本不断地沉淀下来、累积起来,最终就形成了工程造价,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时间与工期是等价的概念,所以工程造价与工期是直接相关的,工程造价是随着工期的变化而变化的。确切来说,造价与工期的关系是由于时间(工期)本身这种特殊的资源所具有的价值造成的。
但就目前而言,在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工期长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常常是因为施工单位对工程的建设特点和它的实现条件估计不足;有时还因为设计单位拖延设计进度;建设单位不能及时作出必要的决策;建设单位的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不可预见的、天灾人祸的事件的发生造成的施工单位顺延工期。
(二)保证工程质量与降低工程造价的关系
保证工程质量是指项目交付后能够满足业主或客户需求的功能特性与指标。项目质量是工程根本,所以建设工程的任何质量变动都会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并造成其变化。一个建设工程的实现过程就是该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达到项目的质量要求,需要进行质量的检验和保障工作,以及项目质量失败的补救工作,这两项工作都要消耗和占用资源,从而都会产生质量成本。工程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降低建设工程造价,必须抓好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
但如今,在工程建设中,现有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却没有全面考虑工程质量与造价联系,是相互独立与相互割裂的。
但如今,在工程建设行业,施工企业多但任务少,因此造成了供需不平衡,这样使业主处于明显的主动支配地位,就出现了一些业主既对工程质量和工期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又对工程盲目的压价,因此施工企业为了保证质量、维护信誉,不得不自身消化由于资金不足而带来的经济负担,使企业背上经济包袱。更有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达到盈利或保本的目的,只能通过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来完成工程,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缩短建设工期与保证工程质量的关系
保证工程质量但不考虑建设工期,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直接浪费,也会造成间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上升,这必然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和时间,对工期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而质量没有保证的工程,建设的再快与慢都没有实际的实用价值,只能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再加上如果弄虚作假,将造成更大的浪费,甚至是人们生命的损失。
因此,缩短建设工期与保证工程质量对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的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辨证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而当前在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为了获取暴利,周转企业资金而不重视工程质量;施工企业为了中标而通过牺牲工程质量来降低工程造价的状况比比皆是。
工程质量、建设工期、工程造价是工程预期目标的具体量化指标,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但三者在管理中又各有侧重,具体实施时又存在矛盾并相互制约,处理不当将会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如何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是保证实现工程社会综合效益的重要环节,也是施工单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必要保证。建设工程的高质量、短工期、低造价是三者关系的最高境界,我们应把处理好三者关系放在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二、处理工程造价、工期、质量三者关系的有效途径
(一)招标投标制是定位三者关系的最佳方式
招标投标制是一种有竞争的全面包干责任制,就是建设单位发布招标,承包单位投标。双方都以平等的法人地位,以各自的利益为基础,按招标文件提出的或商定的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及报酬、责任签定合同,双方按合同承担经济责任。招标的目的就是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方式来选择信誉好、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施工单位,来实现工程高质量、保工期、合理低造价的目标。
在市场经济中业主的期望就是承包商的目标,所以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合理低报价已成为投标单位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合理的施工组织是实现三者定位的重要手段
工程在中标以后,高质量、短工期、低造价的三者关系定位就进入了实施阶段,施工企业通过制定年度施工组织设计、月度计划、调整计划及各项工程的开工报告来对三者定位的安排进一步具体化,如何实现三者的定位成为了施工组织的重点。
在质量成本控制上应建立更为科学的质量管理办法,使工程从每个工序、每个分项工程入手,严格按照规范和操作规程行事,有效地控制了工程质量成本,也为质量与资源合理配置探索了道路,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
在工期成本控制上,应分情重要的和次要的,找出关键路线,使工程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进展顺利,施工企业还应重视合理配备和使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质量水平和设备利用率。
(三)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处好理三者关系的重要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生产技术是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的基础,管理技术是提高生产技术和保证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为了满足业主高质量低工期的期望,施工企业的生产技术必须具有先进性,在加上如果施工企业配备了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专业技工,将会为实现高质量短工期带来良好效果。
施工企业还应加强管理,资源配置和调配均衡合理,从而减少工程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和生产成本,使工程总成本有所下降,因此只有将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处理三者辩证关系的有效手段。
三、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施工工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工程造价是企业生存之本,三者在工程建设中要协调发展,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要做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缩短工程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才能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才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建筑市场中进行竞争,投资者的工程投资才能得到有效的质量保证和回报,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00 -247.
【2】姚谨英.建筑施工技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62 -392.
【3】詹炳根,等.工程建设监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92 -199.
【4】工程建设投资控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