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浅述 崔海鼎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9期   作者:崔海鼎 于文科
[导读] 混凝土施工工作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工程建设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土木工程质量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但是仍然会出现各种情况的裂缝问题,给土木工程施工带来影响。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各种有效的裂缝处理方法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安全,进而提高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
        山东聊城市邦成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工作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工程建设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土木工程质量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但是仍然会出现各种情况的裂缝问题,给土木工程施工带来影响。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各种有效的裂缝处理方法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安全,进而提高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土木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1土木工程施工中处理裂缝的重要性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对于物质的需求不断地提高,也就是对自身所居住和工作的环境在质量及安全方面的要求提升。在城市的发展中,建筑物呈现出多样化模式,所以,就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若产生裂缝,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相应的安全事故产生,这对于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有着严重影响。所以,对土木工程施工裂缝问题加强合理处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常见裂缝类型
        2.1结构性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如下:第一,在设计阶段,混凝土结构不合理的设计导致轴承容量不足。第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裂缝。第三,施工技术因施工技术造成的裂缝,施工过程中过失可能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所以只有严格的控制才能避免裂缝的产生。
        2.2非结构性裂缝
        由于受湿度变化的影响,混凝土的建造发生收缩裂缝。第一,当外部自然环境湿度较高时,混凝土材料在扩展的环境中虽然吸收了部分水分,但一旦发生太阳曝晒的情况,其自身吸收的水分会迅速蒸发,使混凝土受到收缩力,从而生成龟裂的纹路;第二,在水泥建造过程中,水泥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也会产生裂缝。例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昼夜温差较大或天气发生急剧变化,外部温度的差异就会增大,从而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施工时,由于地基下沉,造成混凝土构造错位,这时,由于压力过大,混凝土结构会出现一些裂缝。
        3预防和处理土木工程裂缝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水平
        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土木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阶段结构验算,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并提前进行相应的混凝土试验工作,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此外还应该根据结构类型确定合理的配筋率和配筋方式,一般来说,建筑构件的配筋率应该适当提高来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但是可能会导致裂缝数量增多。在配筋率相同的情况下,钢筋的直径和分布间距应该适当减少。应力集中的区域还应该避免钢筋的直接使用,最好利用分布钢筋和钢筋网片来减少裂缝的产生。
        3.2控制原材料质量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不能单纯为了企业的利润而选择质量低劣的材料。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于原材料的选购和管理工作,购买原材料时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原材料。对于施工的重要部位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水泥的强度等级一定要满足相关标准,砂石也要进行严格控制,从根本上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在实际施工中还要合理进行外加剂的使用,在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前提下按照施工要求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施工成本,有效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3.3优化混凝土配比
        若是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当中,其所采用的骨料自身的吸收力比较大且含泥量比较高,这样就会使得混凝土的干缩性增大。

若是采用的骨料直径比较大,其对应的级配量也很大,可以对水泥浆减少的方式来对混凝土自身的干缩性降低。可以按照有关要求和标准对粉煤灰掺入,可以将混凝土当中的水泥用量降低,并且这样也就可以对水化热强敌,以此来对混凝土的收缩力实现改善。其次,为了能够将混凝土的泵送性以及和易性提高,在混凝土当中可以对高效减水剂的放置,并且在减水剂的实际意义当中避免出现泌水状况。在对配合比的设计当中,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了解,在对土木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了解的基础上,对混凝土坍落度合理选取,同时和实际的施工要求结合起来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合理调整。
        3.4加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温度应力是产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土木工程在季节变化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裂缝,降低其使用寿命。为了有效降低温度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规范操作,注意温度的实时监控,每一阶段的施工完成后都要测试其温度,必须控制施工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也要对材料温度进行检测,只有当温度达到施工的标准时,才能继续生产混凝土。在气温炎热的施工环境下,还可以通过利用低温水冷却砂石原料来达到降低浇筑温度的目的,但是必需注意散热操作,避免在温度降低时产生湿气。施工工作结束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裂缝的产生。首先,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工作后,应由专人进行混凝土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差,让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后自身温度得到降低,减少混凝土约束应力,提升工程的质量。
        3.5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
        使用大量混凝土时,一般要求分层浇筑检查高度,上层混凝土浇筑必须在下层混凝土进行过混凝之前完成。这样就有可能减少冷缝的形成,提高浇筑的质量水平。浇筑的时候,为了避免造成混凝土的分离,要以均匀的速度倒。如果在浇筑的途中需要一次停顿,则在已浇筑部分的初凝前连续进行浇筑,以达到一次性完成的效果。结束时做好保温措施,在适当的环境温度下施工时,能够减少或者避免温度的影响。天气炎热时,做好防晒和降温措施,并进行喷水。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减少裂缝产生的现象。
        3.6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是有效防止混凝土破碎的重要部分。首先,混凝土施工后的及时的调理是可以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使混凝土浇筑后温度下降速度变得缓慢,减少混凝土自身的约束应力的现象,提高混凝土的抗粒性,有效减少了温度裂缝的发生。其次,进行适当的保温处理,能够缓解混凝土的浇筑后温度的下降速度,保持内外的温度差异的平衡,使混凝土表面的应力缓和,防止出现裂纹等引起的收缩裂缝。另外,如果不按照相应的保养要求对混凝土进行保养管理,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会导致混凝土硬化时水分的迅速流失,产生严重的裂缝。
        3.7如何控制混凝土结构物强度质量
        在土木工程施工当中,对于水泥品种的选取,通常需按照工程性质和设计要求来有效选取,例如,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自身的干缩性比较大,以及耐久性较差等特征,因此,在一些干燥和高寒区域这两种材料就不适用。但是一些区域需要应用高强度混凝土,然而相对于这2种材料来讲,其早期强度比较低,因此也不适合应用。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水泥,在对材料供应商的选取当中,需要对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加强了解,对其所生产的商品需能通过相关部门的认证。在对其入库验收当中,不但需对其生产合格证书进行检查,还需做好抽样检查,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相对于砂石料等材料也需合理控制,确保其配合比和含泥量都符合要求。
        结论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结构如果出现裂缝问题会对建筑结构的美观性和安全性产生直观影响,针对此就需要进行建筑强度优化工作,有效控制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白香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浅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4).
        [2]高铜传.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解析[J].四川水泥,2019(7).
        [3]李雄.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9(10):255-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