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业洪检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01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逐步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各种施工技术等越发先进,满足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桩基础技术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发挥了建筑工程最大的功能效益,使得建筑工程具有耐久性、抗震性。因此,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是提升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文章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1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逐步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各种施工技术等越发先进,满足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桩基础技术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基础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发挥了建筑工程最大的功能效益,使得建筑工程具有耐久性、抗震性。因此,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是提升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
2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
在开展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时,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关键,做好充分准备有利于后续桩基础施工技术顺利的开采,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对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的准备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1)土建工程地基土质的勘查工作。为了更好的选择和应用桩基础技术,发挥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果,首先应该对地基的土壤环境和土质进行全面的勘查,并获取详细的资料,充分了解周边的建筑分布,并勘查地下水的深度情况,形成良好的施工方案,为后续的桩基础技术选择工作打下基础;(2)制定施工规划。在对土质勘查完成后,需要选择适合的桩基础技术进行施工,做好前期的施工规划,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防范措施;(3)完善桩基础技术的基础需求,做好桩基础技术的设备检查,加强前期的排查和管理工作,确保设备都可以正常运行。
3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要点
3.1成孔
在钻孔施工期间,为了有效地控制钻孔开挖的垂直性,要注意在施工中时刻保持天车、桩位与钻孔中心三者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确保钻孔深度与位置等不存在过大的误差。在钻机钻进期间,每钻进2m深度要进行一次钻机卡盘测量操作,看其是否依旧保持良好的水平状态,这样可以时刻确保钻孔钻进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垂直度,否则需要及时纠正存在的施工误差情况。此外,可以采取绳子测量法等传统测量法测量钻孔的深度,且一般钻孔的控制深度一般主要以桩边的深度为依据。如果采取桩心测量为依据,对钻进深度进行测量期间,要注意考虑钻机钻头直径给钻进深度测量带来的干扰。在施工现场如果分布有岩层的时候,那么要注意综合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测单位等相关单位分析现场钻进施工实际情况。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钻孔施工质量,还要对钻孔机机架的枕木基础进行仔细地检查,确保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避免因为钻孔钻机不稳定问题而影响钻孔钻进施工的质量。
3.2清孔
清孔是清除灌注桩孔位中的杂质或沉淀物,降低孔底淤泥堆积厚度,提高灌注桩端头的承载力。清孔工作应在冲孔结束后立即进行,以免杂质堆积增加清孔难度,甚至塌孔。当冲锤达到设计深度并进入持力层时,进行第一次清孔。向冲孔内注入高粘度泥浆,通过泥浆的粘结和流速将孔底砂石带出。必要时,可将松散的粘土投入孔内,以冲锤反复冲击,将底部泥浆打散。清孔后用手摸带出的泥浆,感觉是否有粗粒感。
当完成钢筋笼或导管安装后,要实施第二次清孔,其重点是清除孔底沉淀泥浆或因钢筋笼撞击孔壁而形成的泥浆。清孔后,要实施成孔检验,并满足施工偏差要求:孔的中心位置偏差,群桩应小于10cm,单排桩应小于5cm;孔位倾斜度应小于0.01;孔深应超过设计深度5cm,孔径应大于设计孔径0.5~3.0cm;孔内沉渣厚度小于5cm。
3.3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制作是冲孔灌注桩施工的核心步骤,关系到冲孔灌注桩的结构强度。主要质量控制措施有:(1)确保笼的质量满足技术标准要求。严格审查钢笼施工中的焊条、钢筋等材料的质量状况及相关参数,如钢筋数量、钢筋规格、钢筋长度及钢筋直径等,不满足建筑冲孔灌注桩施工要求的不予入场。(2)在钢笼生产及安装环节,要遵循相应规范,尽量选取硬化部位加以操作。钢筋笼以4节为一组进行制作。钢筋笼保护层厚度为50mm,当桩径D大于等于1200mm时,设置三角形加固撑,间距直径同加劲筋箍。钢筋笼外部应每隔2m设置一道砼垫块,每道4个,中间使用箍筋贯通,焊接在主筋上。(3)严控钢笼焊接质量,对焊接接头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无漏焊,无裂纹。
3.4混凝土灌注
(1)钢筋笼运输与吊装。保证钢筋笼骨架形状不变是运输和吊装钢筋笼的关键,放置钢筋笼时每隔4米应设置一处支点,保证钢筋笼整体悬空。钢筋笼吊装前应对孔径、孔深、倾斜度、孔底残渣等进行全面处理。吊装着力点应设置在靠近端头的1/4~1/5处。钢筋笼起吊后,应对准孔径中心,逐段缓慢放置,直至到达孔底。钢筋笼放置应避免碰撞孔壁,保持孔洞内水位,若遇放置困难,应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或清理残渣后再放入。钢筋笼放置深度误差应控制在5cm以内。
(2)在钢筋笼下放操作完毕后即可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在这个施工工序中,需要对砂石、水泥等混凝土原材料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有效控制,尤其是要确保其满足水下混凝土浇筑的要求,以确保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针对混凝土水下灌注的稳定性而言,其主要受到硅这种材料的影响,所以在检测混凝土施工质量期间要重点做好硅这种材料的检查,坚决不可采取不合格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在钻孔中灌注混凝土期间,要高度重视首批混凝土灌注量的控制,避免灌注混凝土期间出现离析问题,同时要注重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80~220mm),避免混凝土灌注施工期间出现堵管或断桩等施工问题。再次,在混凝土灌注施工期间,要对钻孔内部的混凝土灌注用导管的长度及其距离钻孔底部之间的距离进行仔细地检查,并配合压力平衡法的灵活运用对混凝土灌注量进行准确计算,以便及时补充钻孔中灌注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混凝土。为了避免出现导管拔空问题,一般需要在浇筑混凝土期间将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m,以全面确保混凝土灌注施工的质量。此外,在施工现场中要储备充足的施工用混凝土,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避免因为间隔过长时间而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否则就需要重新清理和检测钻孔,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和工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领域中,桩基础技术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工作人员需根据地基的土质和环境,合理的选择桩基础技术。进而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不会出现沉降和倾斜的现象,提升建筑本身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鹏鲲.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41-142.
[2]樊庆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222.
[3]李林清.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9(12):37.
[4]李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及作用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2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