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严中强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9期   作者:严中强 范辉
[导读] 主要介绍在某城市桥梁综合改造工程中,大跨度、预应力、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的裂缝预防控制措施,并详细分析了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计算、生产配料与计量、运输与泵送、施工浇筑、成型养护等各方面采取的有效控制裂缝的措施。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摘要:主要介绍在某城市桥梁综合改造工程中,大跨度、预应力、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的裂缝预防控制措施,并详细分析了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计算、生产配料与计量、运输与泵送、施工浇筑、成型养护等各方面采取的有效控制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措施
       
        1原材料
        (1)水泥:考虑本工程实际结构特点,水泥供应紧张,防止水泥温度过高,应在混凝土公司料仓储存稳定期不少于3天,才可用于该工程混凝土的生产。必要时测定水泥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使用时,水泥温度不宜大于55℃。尽量采用低水化热或低热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铝酸三钙C3A含量不宜超过8%,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宜超过1.0%,硅酸三钙C3S含量不宜过高。水泥细度不宜太细,比表面积宜小于360m2/kg。水泥细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水化热越大,需水量也越大,收缩性越大;水泥细度越细,混凝土早期强度越高,但后期强度低,有的甚至后期强度不增长,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预防早期开裂非常不利。水泥在不影响活性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尽量选择比表面积适中的水泥。本工程选用安徽宁国海螺生产的P·Ⅱ52.5R硅酸盐水泥,除其它各项指标满足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要求外,28d强度在56MPa以上、碱含量较低、标准稠度需水量小、水泥稳定性好、水化热低、与外加剂适应性良好、氯离子含量低的水泥。
        (2)矿物掺合料:可以选用材料稳定、活性指数高、需水量小、吸水量低的矿粉,适宜的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减少单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降低用水量,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本工程选用湖州高强S95级矿粉,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用量的20%,除活性指标满足要求外,烧失量、三氧化硫、氯离子含量低,其他指标均符合现行标准规范GB/T18046—2017《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规定。
        (3)外加剂:要求氯盐含量低、减水率高,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要好。采用浙江华力外加剂厂生产的缓凝高效高浓泵送减水外加剂,能够推迟混凝土放热峰值的时间,减小早期裂缝出现的机率,提高抗裂性能。混凝土减水率在22.5%左右,减少用水量,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坍落度损失,混凝土1小时坍落度损失在30mm左右。对进厂的外加剂,除按常规试验项目外,同时核对质保书等资料。
        (4)细骨料:选用颗粒洁净级配良好,且为连续级配的天然河砂。宜用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在2.5以上,孔隙率小,含泥量低,泥块含量≤0.4%,含泥量≤2.5%,氯离子含量≤0.02%,坚固性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6%,其它指标均满足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
        (5)粗骨料:考虑钢筋用量多,钢筋之间间距小,混凝土强度高,采用石灰岩破碎成型的碎石。宜优先选用5~20mm连续级配的碎石,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5mm,岩石压碎指标≤8%,泥块含量≤0.3%,含泥量≤0.8%,坚固性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6%,针片状颗粒含量≤10%,且为非碱活性骨料,其它指标均满足JGJ52—2006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


        (6)水:应满足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混凝土用水质量标准要求,严禁使用氯离子含量超标和其他有害物质超标的废水,当使用回收利用废水时,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3配合比设计与计算
        为满足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减少收缩裂缝,充分考虑工程结构大跨度、预应力、高强度特点,以及混凝土的结构形式、配筋密度间距、所采用振捣的机具,满足混凝土配制的强度、长期性能、耐久性能、拌合物性能和其他力学性能。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掺用粉煤灰,以降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同时为保证良好的流动性、施工的可操作性、良好的可泵性和混凝土的密实度,水胶比宜控制在0.4以内,砂率宜控制在38%左右。出机坍落度不宜大于200mm,现场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宜大于520kg/m3,单方用水量不宜大于180kg,并进行评估计算,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4%,混凝土中碱含量不宜大于3.0㎏/m³。凝结时间:初凝宜控制在5~7小时,终凝宜控制在7~9小时。
        4生产配料计量
        生产前核查确认混凝土配合比、各种原材料品种、规格、数量、储料筒仓是否与配合比一致,生产过程计量是否准确无误。为保证混凝土的匀质性,应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15s,混凝土出厂前增加检测频率,确保每车拌合物的坍落度、和易性、匀质性等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加强出厂检验工作。
        5运输与泵送
        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做好质量验收工作,入泵前核对每车混凝土小票、强度等级、数量、发车时间,以及浇筑时间、浇筑部位、坍落度、施工性能等是否符合要求,准确无误后方可卸料泵送。严格控制质量,发现混凝土离析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禁止卸料,做好交货检验记录,严禁工地随意加水。每车混凝土从加水生产开始至浇筑完毕不超过1.5小时,超过规定时间予以退回。该工程一次浇筑约1150m3,且必须连续不间断浇筑,为保证混凝土的需求不间断供应,合理配备运输车辆和泵送设备,由于运距较近,需配备12辆12m3的搅拌运输车,保证每小时运输80~120m3。预应力桥梁板一次浇筑总跨度150m,最大单跨70m,宽度13m,要求在12小时之内完成浇筑任务。为保证混凝土浇捣的连续性,防止混凝土由于间隔时间过长,产生施工缝或冷缝,配备2台54m汽车泵,现场两台泵车分别布置在桥梁板跨度两端的1/4处,两台泵车之间距离约为80m,中间不用移动泵车,做好应急预案,并备有一台48m的汽车泵备用,保证混凝土供应运输泵送的连续性。
        6结语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比较复杂,涉及面广,尤其是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面板结构的裂缝控制技术,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环境因素、设计要求、有关材料和配合比、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工艺等各个环节,采取综合有效合理的裂缝控制措施,才能预防结构裂缝的产生,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强度、安全性、耐久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浅谈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J].张旗.河南建材.2016(06)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J].刘莉,刘刚.山西建筑.2017(15)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探析[J].许丽丽.中国标准化.20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