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重庆市 400016
摘要:对于工程建设而言,监理属于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监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水平,保证工程投资的合理性,缩短工程工期等。本篇文章主要以工程监理人员管理的相关问题入手,进行重点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此保证监理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展开。
关键词: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监理工作;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引言
对于工程建设监理而言,其实质上是监理单位作为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之一,受到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的委托,根据国家工程建设相关规定,签订监理合同,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和管理。现如今,对于我国而言,工程建设已经逐渐走向合理化,变得更加专业与规范,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这种条件的推动下,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同时工程投资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只要有发展就会存在问题,工程建设监理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监理人员收入较低,流动性大、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都是较为关键的问题,对于监理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以监理企业人员管理为中心,展开相关的分析。
1、建筑工程监理企业监理人员管理的现状
1.1、监理人员收入偏低,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现如今,分析我国的建筑行业,其构成主要包括开发企业、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对于这些单位而言,进行比较后了解到,同资历的从业人员中监理人员的收入较低,监理人员与开发、设计等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比较,其收入明显偏低。
与此同时,对监理工作展开的过程进行分析,了解到,一些监理人员对待工作的认真度仍需提高,部分监理人员,只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通常会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缺乏一定的责任心,迟到早退等问题屡见不鲜,这对于工程建设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现象,影响了工作效率以及最终的工程质量。对于一些建筑工程而言,通过其监理企业管理人员的反应,了解到,在对一些员工进行工作安排时,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安排过后员工无法落实工作,经常导致业主方投诉等现象,甚至有一些业主会对监理人员失去信心,以偏概全认为监理根本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
1.2、监理人员流动性大,高素质人才缺乏
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后了解到,对于建筑工程行业而言,设计人员的流动率保持在5%左右,开发人员的流动率保持在20%左右,而监理人员的流动率却高达30%以上。通过实际的数据不难发现,监理企业监理人员的流动率是极高的,对于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对于监理队伍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威胁,无法树立良好的监理服务形象。
除此之外,对监理企业现如今工作团队进行分析,了解到,监理人员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都在三年左右,有些甚至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这对于监理工作的展开,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等多个方面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充足的专业知识以及现场管理能力,工作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不高,都会影响最终工作完成的效果。
2、建筑工程监理企业监理人员管理的措施
对于监理人员而言,要想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应当确定专业的管理体系,其中直线型职能制管理属于一个典型的代表。
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其实质为,监理企业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对所有监理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与技术部、人力资源部等多个部门进行合作,以便进行工作上的协调与互相帮助。对于总监而言,其主要职责为监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其应当密切地与人力资源部进行合作,紧跟人员招聘的各个步骤,对每一个环节都应当细心推敲,下面将对监理人员的管理对策进行分析。
2.1、管理层监理人员的管理措施
对于管理层的监理人员而言,其人数相对较少,技术水平较高,因此对这些监理人员进行管理时,应当选择一些现场经验丰富、职业素养高,同时,管理能力较强的管理者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以来,不仅能够有效地推动监理企业的发展,同时还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对于这一类型的监理人员而言,企业应当本着珍惜人才,重视人才的角度,为其配备符合行业水平的薪酬。在人力管理方面也应当高度重视。首先,应当根据每个员工特点,以及未来发展,与员工一起制定与其相适应的个人职业规划,同时将这些规划交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全权负责监督。其次,人力资源部应当密切的关心这些监理人员的心理情况,定期地进行访谈,了解管理层的需求以及想法,并对那些能够帮助公司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要求予以支持。除此之外,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确保管理层监理人员可以持续的进步。
2.2、普通岗位监理人员的管理措施
对于普通岗位的监理人员而言,通常具有整体年龄偏小、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经验不够等特点,但其工作积极性较强,流动性较大。这些监理人员属于企业的新鲜血液,是企业发展的必备元素,对于企业是否能够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于监理企业而言,在对普通岗位的监理人员进行招聘时,应当明确其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待遇,首先能够给予应聘的人员一定的思想准备,同时还能够为企业选拔一些可以吃苦耐劳,有长期从事监理工作愿望的求职者。其次,企业可以尽可能地为这些监理人员创造学习成长的机会,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同时可以让一些经验丰富的监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使新招聘的工作人员可以迅速地投入角色,投入到工作中。更加需要重视的是,对于上岗前的培训,严格的进行把关,培训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以及实用性,同时对于培训结束的员工应进行考核,保证真正留下的员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2.3、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员工是企业的根本,如何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稳定发展尤为重要。监理企业的监理人员构成,从总监到专监到监理员,应为金字塔型,各自的岗位责任、资历各不相同,因此,应对监理人员进行分级考核。考核可以主要分工作纪律、工作靓点、考试成绩、检查情况、项目监理效果等方面来进行,实行100分制,各项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比重。一年可以分季度、半年、年度等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排名前10%的人员,给与职务升迁、奖金奖励;对于考核成绩排名后10%的人员,执行罚金、降薪以及末位淘汰制。以此让监理人员既充满希望又有危机感,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监理队伍,且发现并培养人才。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发展至今,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建筑工程领域,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依据,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方面仍需深入研究,人员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于现如今的监理企业而言,其监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对于人才梯队的稳定性影响是非常不利的,需要进行合理化的建设,监理企业人员管理,这对于监理企业以及监理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戴馨莹.浅谈监理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J].四川建材,2010,(02).
[2]华铭德我国建筑监理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