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18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电力系统成为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能源。当下,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用电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那么电力系统在运行的时候要不管改进相关技术,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更好地实现持续供电,并且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有序。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有助于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提升运行效率,减轻运行压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运用
引言
为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供电企业对电力系统的建设水平提出高要求,相关的电力部门要加强电力建设,进而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面对社会的巨大用电压力,保证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正常用电,是电力建设单位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对于当前的电力建设问题,技术人员可以考虑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建设二者相结合,可为电力建设带来明显效果,文章对本提议进行陈述。
1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17世纪初,人类开始对静电相关的现象进行初步研究,1600年威廉·吉尔伯特(英国)在其著作《论磁》中对“电”的概念给出了初具系统化的说明。同一时间斯蒂芬·格雷(英国)发现了绝缘体以及导体。杜菲(法国)是首个对静电相关的现象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学者。174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进行了经典的风筝实验,证明了电是一种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物理现象。19世纪,关于“电”的物理实验与定论层出不穷,愈加完善,电磁理论等重要理论为电学的知识体系搭建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很多国家都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专门培养电气自动化的人才。中国对电气理论与电气自动化的研发也给予了充分支持。1908年,南洋大学堂率先开设了电机专科,其下包含电气工程专业,第一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电气理论研究初次打下了基础。1930年,清华大学首次开设了电机系。新中国成立以后,工科性以及综合性大学不断创办,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等教育力量持续加码。1958年,北京电力学院成立,这是国内第一所专门针对机电专业开展教学与研究的学院,学院内开设了包括电力系统、电力自动化等众多专业。20世纪60年代期间,我国计划专门教育电气专业的学术性研究生与博士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多名电力专业的研究生到北京电力学院进修更高学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提升,我国对电气工程学科以及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建设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同时规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正式成为博士学位学科。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2.1监控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监控技术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能够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实时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监控检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倘若在系统中出现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监控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线路问题进行分析,会根据分析结果传递信息,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对系统进行维修,降低系统故障率。监控技术还拥有一项强大的维修功能,原理是在监控技术发现系统问题后,对故障处的问题进行简单维修与原件配换,在短时间内继续维持线路系统正常运行,为工作人员的维修工作争取时间,达到此效果的技术即为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发挥的监控作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力与物力,摆脱了传统的人力检查,实现了无人看守的效果,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2.2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此技术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的效率与质量,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故障情况,面对故障问题,如果采用人力日常检查,会增加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系统的故障检修效率也是非常低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能够有效的解决人力成本与系统复杂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辅助,能够快速辨别的检测电路系统的故障,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3相应的输电支撑
能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网的支撑,一个先进的电网能够促进电子产业的发展,而适当的电网输电支撑尤为重要。为了了解自动能源引擎对电网失活的影响,能源网络的配电中心需要一台充当“总指挥”的计算机,它可以连接所有电气自动化设备、连接网络,让它看得见。同时,电脑应有大屏幕,可以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电网角落的动态运行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建立高效的工作站。与传统的人工监控和转诊方式相比,电网自动化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电厂等调度中心可以不出家门进行实时监控,并利用计算机计算出最合理的措施。电子自动化的发展将促进电网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和电网自动化的发展,使人们对能源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电网自动化提高了电网系统的管理水平,各方面的传输过程都可以在检测过程中实时识别、排序、上报、分析和总结,过程的状态通过反馈数据库中的数据来确定传输过程中故障的位置和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
2.4在生产型工厂中的应用
现代高容量的发电厂已经规定,发电厂的生产过程要自动化,并且采用智能系统控制进行监控,而其中绝大多数发电厂的机器都使用电机驱动,因此,智能自动化电气系统成为了这些电机、监控感应装置的监督和控制的头脑。所以,智能自动化电气系统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对于发电厂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工厂用电的本身特点,如工作量大,安置稀疏等实际情况,这种情况所造成的隐患在发电厂所有的隐患中是有非常主要的诱因。另外,工厂所铺排的电路的连接和机器的缺陷常常发生突变,在很多情况下也往往会引起危险的发生。因为智能自动化电气系统的增多,尤其是监控模块的不断升级,大型生产工厂的电路可靠性提高,并完成相关的电气联锁目的渐渐成为生产中的常态。
2.5电网技术的运用
现在,我们国家的电网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电网覆盖面积更加广泛,电网技术的改善也说明电网调度越来越规范化,电力工程需要全力满足人们的用电需要。我们国家土地面积比较广,电网工程要不断地强化建设力度,由于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不一样,所以电力工程要根据所在地区的电网运输情况,强化电网管理力度,更好地做好电力调度工作。使用电网技术可以恰当地调度不同地区的电力,确保不同地区的电力功率达到相关要求。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系统的质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高质量的电力系统对生活与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关技术人员要注意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将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相应技术条件下,扩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为电力系统的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继烨,柴得斌,闫东林,李雪康,马满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9(21):250.
[2]李长山.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242,244.
[3]陆骊臣.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1):106.
[4]田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