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办法分析 吴世明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9期   作者:吴世明
[导读] 最近几年国内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提高工程水平的必然条件。但我国目前在施工现场管理上还有多方面的不足。对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何为施工现场管理,指出其现存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办法,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深圳市龙华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最近几年国内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提高工程水平的必然条件。但我国目前在施工现场管理上还有多方面的不足。对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何为施工现场管理,指出其现存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办法,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管理方法
       
        城市的建设对建筑工程项目提出了大量的需求;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又使得市场对建筑工程项目提出了高质的需求。因此,为了保障建筑的数量和质量,施工现场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几年建筑行业的发展,让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依然存在部分不足之处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工序、工期和施工安全,产生或大或小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损失。而如何有针对性地优化这些现存问题,在整体上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施工现场管理简介
        施工现场管理,顾名思义是对施工现场展开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其中保障项目的施工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基本要务。而保障施工质量,则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复杂、工期长、外界影响大,因此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复杂、范围广。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提高管理水平是提高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必然之举。掌握科学的管理办法、清楚认识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改善,是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
        尽管这几年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完善。例如对各个工序的合作和责任没有明确的划分,让实际施工过程混乱,以及国内有关施工现场管理也缺少相应的法规等等,这些问题都导致施工现场管理的实施不够系统、科学,难以真正提高管理质量。
        (二)材料管理的不足
        在建筑材料的管理上,存在以下不足:购置材料时,相应的团队没有严格依照设计需求和监管规定进行购买,导致部分材料存在不符合设计需求、规格不达标等情况,需要重新购入。这些过程浪费了施工现场大量的时间,导致施工周期被延长。或者是已购置好的材料在存放时未进行有效的管理,出现材料用错、放错的情况,浪费人力财力,更有甚者还会对建筑的质量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三)安全管理意识不强
        任何项目的施工都是安全第一,因此安全管理应当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第一任务。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很多建筑单位严重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注重项目的经济收益却轻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这些情况为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除去施工单位之外,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保障意识也不高。由于施工人员通常文化程度较低,未受过系统的安全作业教育,加之企业的不重视,导致施工人身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四)管理人员水平较低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管理质量。而项目的管理质量又决定了施工工期,以及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负责施工现场管理的人员应当拥有相当水平的管理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还要对我国有关的的施工法律法规熟稔于心。但实事上,我国很多的施工现场管理团队都存在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缺乏有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管理意识不强等情况,导致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始终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企业高层忽视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很多企业高层认为施工现场管理无需专业人员来专门进行,依靠自身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展开施工现场管理,导致管理混乱、作用小。还有很多企业高层完全忽视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松散随意,严重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三、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办法分析
        (一)完善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工作内容复杂、管理人员多,因此首先让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所依据,是保障管理能够有效进行的一大前提。企业应当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不断细化大的制度下各个领域的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可实践性和科学性。在完善制度后,管理人员要严格依照管理制度展开工作,保障工序、工艺、人员和设备等方面的有序进行,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不仅如此,对每个制度和施工环节都应当安排专业知识较强的员工,负责对当前工作进行专业的指导,进一步保障管理的有效性。
        (二)加强管理力度
        建筑施工的根本管理目标是保障工程质量。而加强管理力度,是提升管理水平,防止施工中埋下安全隐患、提高建筑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团队要拿出最大的积极性,从而进行最有力的管理工作。
        (三)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应当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第一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危险性较大的作业,例如高空施工。对此,上到管理层,下到施工人员,都应当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建筑企业在提升自己安全管理责任的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展开安全意识教育讲座,提升施工人员对自身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意识,从而全方位保障施工安全。施工作业的时候应当全面贯彻安全第一的观念,施工人员要以安全为前提作业,管理人员要以保障安全为目标进行刮管理。同时还应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减少因错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问题出现。
        (四)提高队伍的管理水平
        对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而言,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准,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建筑企业要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在招聘管理人员的时候优先选择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强的管理者。从而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保障管理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这几年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包括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材料管理不足、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人员水平较低、企业高层忽视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等。而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然条件。对此,需要建筑单位持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力度、强化安全管理意识、提高队伍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整个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耿磊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1:192-193.
        [2]屠砚闻.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J].现代商业,2020,02:135-136.
        [3]梁小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智能城市,2020,601:100-101.
        [4]李海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134.
        [5]王婷.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关键问题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201+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