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丽1 史德丰2
1.身份证号码:3306821981****5944 2.身份证号码:3306221975****3411
摘要:高速公路的维修是非常困难而又繁琐的工作,会被多方面的因素所影响。基于此,文章从一个工程案例入手,分析了高速公路路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路面维修质量控制的方法,以促进质量监理工作可以更好地进行,提高高速公路使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维修;质量控制;监理工作
引言:高速公路路面维修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监理人员要准确把握工作要点,从而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和价值。
一、深度剖析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的成因
1、路面主体结构病害的成因
(1)地基因素
高速公路建设在地势低洼、水系分布数量较多的区域,区域地理位置特殊,降雨持续时间较长且雨量异常充沛。一旦工程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就会导致地基结构承载负荷力匮乏,进而出现路面裂缝等问题。
(2)施工因素
如果在恶劣天气下开展高速公路施工,会使地基处理不当,压实性能不达标,地基结构安全稳定性缺乏。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及交通运载量的增加,将引发路面裂缝问题。
(3)渗透水导致的路面病害
如果路面衔接部位的裂缝处理不得当,自然水淤存会随着裂缝进入地基结构,导致路面出现不规则沉陷,在长期运载过程中,诱发裂缝问题。
2、路面车辙的成因
在高速公路工程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随着车流量及车辆负荷力的加大,会使路面出现车辙,进而诱发
路面结构形变,质量安全系数下降。如果未能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将会使车辙进一步加深,在雨季出现自然水淤存,给交通运输安全带来潜在威胁。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激增,汽车运载负荷加重,使得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进一步恶化,诸多主干道出现严重的车槽问题。
3、路面坑槽的成因
(1)长期水浸泡因素
高速公路路面在使用过程中,自然水会随着路面裂缝渗透到基层结构,加上车辆运载负荷增大,导致地基材料发生本质性变化,诱发裂缝的产生。
(2)机动车油因素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油品会随着路面裂缝渗入基层结构,导致路面结构松散,并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出现大小不一的坑槽。要避免路面坑槽问题,首要前提是选择性能优良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粘连性达到标准要求,并加强对混合料质量的控制,使路面平整度等参数符合标准要求。
二、针对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病害确定修复措施
路面结构破损呈现多样化特征,针对不同病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具体内容为:
(1)结构松散、车辙等病害,先要对混凝土层进行单层刨除,然后重新铺设;
(2)横纵向路面结构裂缝、网状裂缝等病害,需要完全刨除混凝土层,再重新铺装;
(3)针对路基层与路面层的病害,需要挖除该层混凝土铺设材料后,再重新摊铺。
三、高速公路路面维修施工质量控制具体策略
在确定高速公路路面维修施工方案后,工程监理单位需进一步明确各阶段性工程的质量控制任务,从根本上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1、施工建设过程质量控制策略
针对施工建设落实质量管控,工程监督管理人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总体控制的基本要求
1)监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监督管理,尽量保证不脱岗、不漏岗;2)严格履行转序制度条例,检查工序验收许可;3)详细了解工程开工及复工报告的审批程序;4)建立质量监督管理日志,反馈施工运转流程及监督管理工作概况;5)积极组织现场协调会议,定时汇报工程质量动态信息;6)要求施工建设单位针对工程质量缺陷提出整改方案,检验处理结果;7)严抓阶段性工程的重难点。
(2)施工建设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
1)施工放样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施工中采用平衡导梁完成全断面等厚加铺,上层沥青摊铺时应结合材料厚度与坡度控制情况,在摊铺机上设置浮动基准梁,对高程与厚度予以全面控制。浮动基准梁长度为6~12m,将完成铺筑的下承层视为基准面,结合多点均衡原理,有效提高平整度。在此过程中现场的监理人员要做好监督工作,确保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2)沥青混合料摊铺
在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在摊铺机前设置两台运料车,第一台要在摊铺机前20~30cm,保持空档,在摊铺机的协助下保持前行状态。运料车卸料时,要使摊铺、卸料和推进同时进行。完成卸料后,运料车即可驶离,由另外一辆车将混合料卸入摊铺机中。同时应严格控制沥青摊铺温度,让摊铺机匀速行驶。结合沥青混合料生产能力将摊铺机前进速度控制在1.5~3m/min。摊铺时注意严格检查摊铺的宽度、厚度以及平整度,如不满足要求,需及时修正。若在摊铺时无法保证连续性,则应在下一次摊铺前布置沥青黏层。
3)碾压
碾压温度与方法决定了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在实际施工中,压路机应紧随摊铺机进行碾压,清除压痕。碾压完成后,监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停止施工,防止出现过振问题。碾压时可采用双筒钢轮压路机和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并由现场的人员测试温度,确定碾压的时间和位置。
碾压施工中要缩短碾压的距离,振压时按照先起步、后起振的原则进行,相邻碾压带重叠的面积也是控制重点。碾压时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呈梯形碾压,前后间距为50cm。首次碾压的距离较长,其余两次碾压的距离依次缩短。碾压时要做好碾压轮洒水喷嘴的调整工作。在压路机无法碾压的位置,采用振动夯板予以处理。
4)工程监督管理重点工作内容
监理方在确定路槽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后,先要完善试验段施工,综合参考拌合站的生产能力,完善机械设备匹配,确定施工工艺、摊铺机运行速率等基本参数。施工现场控制的基本内容为: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运输车辆数量满足供应需求;沥青混合料材料温度符合要求;摊铺机匀速运行;压路机碾压速率及数量达到标准等。
另外,现场监理应与拌合站监理保持高效的信息沟通,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协商,制定最佳的解决方案。监理人员需巡视检查施工过程,并将问题如实反馈给业主。
5)交付竣工后的质量控制策略
(1)在完成每分部工程后,先要经过施工建设单位质量自检与等级评定,再经由监理工程师复审确认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2)审核竣工资料。在工程交付竣工后,施工建设单位需递交工程质量验收申请、工程技术资料等相关文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组织各方进行初步检验。
(3)在完成初检后,工程监理应协助建设单位落
实竣工质量验收及备案工作。
(4)在承担保修期的监理工作时,监理人员要判断整体工程是否存在质量缺陷,并做好检查记录,针对施工单位提出的修复工程方案进行验收,经反复确认后完成签字。
6)案例工程质量评定结果总结本工程项目的监理抽检频率为45%,合格率为100%,而工程建设单位的评分达到98分。
结语:
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前提是采取现场调查、钻芯取样及总结归纳等方法,确定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及施工工艺,并严格把控路面维修施工前期、中期、后期这三个阶段的工程质量,以此推动工程的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陶俊.高速公路路面维修施工现场管理[J].交通世界,2017(0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