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覃清琳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9期   作者:覃清琳
[导读] 路基的主要作用是承受路面自身的重量以及行车、行人与非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同时,路基还需要适应不同气候变化以及地下水位变化时所带来的影响。施工人员在进行路基设计工作时,要结合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良好的施工措施,从而才能提高路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
        身份证号:4526011986****0620  湖北省武汉市  430200
        摘要:路基的主要作用是承受路面自身的重量以及行车、行人与非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同时,路基还需要适应不同气候变化以及地下水位变化时所带来的影响。施工人员在进行路基设计工作时,要结合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良好的施工措施,从而才能提高路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受惠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的基础建设力度不断加强,道路桥梁的工程建设质量也随之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道路桥梁过渡段这一高风险路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作出探究讨论,以助力我国道路桥梁施工与投用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易发问题
        路基沉降问题:所谓“路基沉降”,即道路桥梁基础部分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表面下沉问题,以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最为严重。当不均匀沉降发生时,道路桥梁的主体结构会受到异常沉降作用的侵袭,进而将大量应力挤压集中在过渡段处,引发倾斜、开裂甚至塌陷等负面现象,对上方人员、车辆的运行安全构成很大威胁。结合既往经验来看,导致路基沉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道路桥梁下方的软土路基处理缺位,承载力难以满足实际的投用要求;二是回填材料的检验工作不合格、不标准,导致路面受压后易发生沉降塌陷;三是基坑回填后未做好压实处理,使得土基密度存在一定弹性空间,进而形成沉降隐患。跳车隐患问题:道路桥梁过渡段若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沉降或伸缩缝破坏问题,将会导致上方车辆在行驶至异常坡度区域时发生跳跃,即“跳车现象”。当跳车现象发生时,一方面会降低驾驶者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对行车安全与行车速度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在车辆起跳、落地的过程当中,道路桥梁也会受到更大的承载冲击,进而加剧道路主体尤其是过渡段的路基路面病害程度,降低道路桥梁设施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
        2.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改进建议
        2.1加强路基路面的管理和勘测力度
        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质量关系着行驶道路的整体质量,更影响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上其本身的承载力相对偏弱,若施工过程出现错误,长期受压情况下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会不断增加。因此,为确保该路段的质量,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管理和勘测力度,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一方面,应选择专业素质达标的综合型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确保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的材料物料,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工序进行施工,促进各施工环节有序进行,使过渡段路基路面平整度达到标准,从源头上力保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应加大对车辆超载情况的监管力度,对超载现象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超载是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但随着相关部门监管有效性的提高,可直接减少该现象中的安全隐患,并降低对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损害,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可控制一定的维修成本。
        2.2对道路过渡段连接处实施加固处理
        首先,需要重视过渡段的坡度勘测和数据的准确测量。在开始施工时,相关技术人员需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对道路桥梁过渡段的坡度进行仔细勘测,并确认预留反向坡度。随后,对该路段的路基沉降程度进行合理考察,严格把握路基路面的沉降差,再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从而降低过渡段路段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其次,要考量各地区道路桥梁过渡的路基路面强度,再采用合适的填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以增强该路段结构的稳定性。尔后,在实施搭板技术时,需结合路基路面的沉降差和预留的反向坡度,加强搭板的合理设置,搭板和连接处的高度应保持一致,以有效减少路面和桥台两个位置的沉降频率。

操作中,尤其要注意桥头位置的搭板,避免出现的“桥头跳车”等现象。但需注意的是,搭板技术实施比较复杂,还需要选择专业性极高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才能够确保该技术完成的有效性。最后,需对连接处密实性进行多次有效测验,一旦出现缝隙需及时采取加固处理,以免衔接处出现裂缝影响过渡段路基路面的平整度。
        2.3路基分层填筑压实的工艺设计
        施工人员在进行道路路基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填筑和压实这两项施工工序,只有提高这两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才能提高路基整体的质量,如果在这两道工序中出现了质量问题或存在部分安全隐患和风险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就会在道路投入使用之后产生严重的事故,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路基建设而言,施工人员要按照规定的建设强度和厚度来对路基建设进行分层施工。在填筑施工时,施工人员要选用质量和性能较高的材料。在对路面进行压实时,施工人员要在选择合适碾压设备的基础上,确保碾压的次数符合施工的要求。此外,施工人员还要对碾压的速率进行控制,确保其处于平均状态。在完成这项施工后,相关人员还要对道路的路面进行养护,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施工完成之后路面的使用质量。对于填筑压实而言,其是路基施工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道工序,包含了施工材料的摊铺和碾压两个方面。因此,工程的负责人要在施工开展的设计阶段就设计合理明确的填筑压实方案。对于道路的摊铺过程而言,其摊铺的材料一般使用自卸车来将其运输到施工区域,然后再按照路基每层松散度的不同进行卸料,这样才能提高路面路基的平整度。如果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均的材料摊铺,那么就会阻碍后期施工工序和进度的开展。路基的碾压施工也是需要专门的机械设备,其基本步骤如下:首先要使用推土机对路面进行初次的碾压。再次,在形成初步压实情况下再利用压路机进行多次的平均碾压。此外,在路基施工工作开展前,项目的负责人要提出有效的施工方案来开展分层填筑压实阶段的施工,方案的内容不仅要明确规定施工的流程和设备,还要对压路机碾压的次数和速度以及摊铺的厚度等参数都要进行严格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路基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的进度和效率,确保工程能够顺利的竣工以及可以及时投入使用。
        2.4提高路桥工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设计科学性
        道路桥梁项目准备实施时,可以以企业竞标的方式,多方面对比各单位素质情况,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负责项目设计与跟进,从而促使道路桥梁建设项目得到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与设计成果。做好防水路基面设计,充分调查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河流分布、降雨径流、泥沙等水文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路桥设计,充分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避免不合理的设计施工造成当地水土流失。选择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和采购质量良好的防水材料能够确保道路桥梁施工合理进行,良好的防水路基面设计对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社会中,车辆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为保证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质量,降低其损害程度和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和人员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该路段施工过程的重视与技术提升,并做好该路段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等,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康全.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5(10):244-245.
        [2]彭佑永.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20,(03):119-121.
        [3]崔鹏.解析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7(05):240-241.
        [4]陈忠良,王方斌.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7(03):252-253.
        主要从事高速公路的施工,把城市道路删掉,另外文章中不写一点摊铺碾压控制重点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