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受新型冠状肺炎的影响,现如今我国各级院校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以“在线教学”为主,即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教学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疫情背景下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需要不断提升。本文将简要分析影响线上教学质量的因素,重点从多个方面讨论了疫情背景下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高职院校;积极性;有效策略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现已经对学校正常开学造成明显的影响。二月初,教育部发布相关文件,明确指出疫情背景下应当实现“停课不停学”,要求教师合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展开线上授课,促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但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一背景下的线上教学仍旧存在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则与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有着直接关联。现如今,如何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已然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以下则是笔者就此的分析与论述。
1、学生应该调适心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疫情期间,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可能会因为不能上学而焦虑紧张,也有可能会觉得在家无聊,每天不知道干什么二产生的空洞,学生应该及时的察觉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可以通过写日记、与同学、朋友聊天等一些方式进行抒发,或者是通过听音乐、广播、看电影、做运动等一些方式进行缓解。允许自己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不要一味的自我贬低或者是排斥。之前的计划可能会被打乱,生活方式也会感到一些不适应,还想要像之前一样每天保持乐观平稳的情绪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非常的排斥这种“焦虑”,就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焦虑,从而进入到一个死循环中。
与此同时,可以尝试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即便是不可能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但是可以制定一份全新的计划;虽然疫情会让人感到非常的恐慌,但是要坚信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学生应该肯定自己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付出的努力,要敢于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思维,要看得到自己的能力与力量。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刚步入成年行列,他们的思想逐渐趋于成熟,对问题有着独特的看法,但在学习方面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欠缺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等。而归根结底,造成以上问题的关键因素集中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心理层面来分析,大多数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疫情背景下教学效果必然不如线下教学,部分学生遇到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必然会累积更多问题,长时间下去则会使学生积极性大大降低。从思想层面来分析,高职学生有着极强的独立意识,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线下课堂以外的时间都是自由的,可以隨意支配,因此不愿上网课,以应付差事的态度展开“家庭式”学习,或者对线上教学缺乏积极性。除此以外,相比较而言高职教育教学有着一定的实践性,但在疫情背景下教师只能展开线上理论授课,难以呈现出课堂的实践性,而在多数学生眼里,理论知识用处并不大,故不能认真展开线上学习。
2、疫情背景下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2.1充分利用软件功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从本质上分析,线上教学有着明显的虚拟性,与线下教学不同,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实现面对面的交流,这也成为降低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了打造高效线上教学课堂,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教学软件的各项功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强线上课堂的活跃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若是教师使用腾讯课堂展开线上授课,则鼓励学生主动使用“举手”功能,将个人想法表达出来,全身心融入教学过程。若是教师使用钉钉软件展开线上授课,则利用“连麦”功能,随机提问学生,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力。线上教学课堂上,以这些软件功能来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一方面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还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丰富线上教学形式,诱动学生融入课堂
众所周知,线下教学课堂如果以单一的教学形式为主,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抵触情绪。展开线上教学时也应当注意这一问题,若是教师仍旧“按部就班”,单纯地根据教材讲解理论,则极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想提升线上教学效果,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打造多元化的线上课堂。例如,以动画视频来丰富教学内容、以名师微课示范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在线检测来巩固学生知识积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诱动学生融入课堂,而且能够保障教学质量。
2.3实现多元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调查可发现,展开线上教学初期,大多数学生都有着浓郁的兴趣,但几天过去出现了应付差事、旷课等种种问题,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各类软件,实现多元课堂评价,不断激励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可组建班级群,将优秀作业“晒”到群中,以点带面,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还可在直播授课的过程中,及时表扬主动回答问题、课堂笔记规范的学生,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同时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的是,在多元评价时教师需要将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凸显出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4以温暖的语言关怀,唤醒学生的积极性
“春风话语暖人心”,课堂上教师应以温暖的语言关怀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唤醒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开课第一天,教师以“同学们,寒假在家里过的好吗?老师已经好久没看到你们了,可想死你们了!”此类富有情感的语言调动学生,学生纷纷留言,表达出内心的想法。
此时,教师简单地提醒学生重视疫情期间的防护,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被关爱,达到鼓舞学生的目的。除此以外,在讲解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适当穿插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学生展开相应的讨论,并以语言来引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2.5增强问题的趣味性,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课堂提问都十分重要。尽管线上教学难以实现面对面交流,但教师亦要增强课堂问题的趣味性,以问题来启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展开主动思考。要想增强问题的趣味性,教师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来设计问题,这样则减轻学生课堂思考、回答问题的压力。除此以外,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重问题的拓展性以及开放性,尽可能使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究问题,充分感知学习的乐趣,同时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
3、疫情背景下对高职学生道德行为培养的实践研究
3.1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接受德育知识
德育知识具有较多规范性,加上内容枯燥,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在说,所以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就不利于德育知识的吸收,更不会在行为上产生改变。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应当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点,只有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掌握、必须理解的倾向。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运用幽默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面对生活,学习知识能够有助于其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兴趣,自己也会从学习中对自身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
例如,在学习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生 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结合。很多学生会觉得自己是因为成绩不好、没有特长所以才会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认为在这里品德再好也是没用的,所以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教师可将从就读于本校并且毕业后在工作上取得显著成绩的人作为教授的案例。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一来能够让学生明白这些例子都是真实发生的,是有迹可循的,并非教师编造;二来利用身边的例子能够拉近学生与德育知识之间的距离,利用真实例子对其产生影响,使其认识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只要兢兢业业,一样能够成为社会的高素质顶尖人才,从而接受、认同德育知识并从行动上對自己进行规范。
3.2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教师口头讲授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学生通过教师的口头获取并掌握知识的成效不大,讲从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除了讲授法外,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情境、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参观教学法等。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将自己的主体身份转换为引导者,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只有通过行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才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印象,进而掌握道德知识,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
例如,在学习沟通技巧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运用信息技术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将影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与队长交流沟通是否留下成才在A大队的对话视频剪切下来供学生观看。视频上两人精彩的沟通以及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会让学生感受到良好有效的沟通的魅力。在观看完视频后提问学生:“在许三多与队长的几次沟通中,第几次成功了为什么之前的沟通都失败了,通过观看视频后觉得自己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在课堂上增加音频、视频、图片等元素,在视觉、听觉上给予学生刺激,使其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在增添了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其掌握知识。
3.3结合任课老师,促成学生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除了让学生接受并掌握道德知识外,还要对其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引导其将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形成良好的习惯。若仅靠道德教师的道德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这一目的的,因此,道德教师还需要与其他任课老师结合,潜移默化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地促成学生形成道德行为。
例如,在学习社会公德中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行为,教师可在讲解了相关道德知识后,结合其他任何老师一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培养。结合语文教师时可选择写作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让学生自行写出对保护环境的感受,而对于写作良好的同学给予表扬;结合美术老师时可让学生就“美丽的大自然”为题自由发挥,就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如树叶、废弃吸管、废弃笔芯等物件,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到的废弃物件进行拼接作画,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其明白自然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其利用价值的,从而深刻体会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结合数学老师则可以就目前世界上森林资源减少的情况进行计算,以时间段为单位,将森林面积减少的数据按年度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计算相互之间减少的面积是多少,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森林面积减少会产生哪些危害,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从自身开始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将道德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4、结语
综上所述,疫情背景下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充分把握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了解影响线上教学因素,并从充分利用软件功能、丰富线上教学形式、实现多元课堂评价、以温暖的语言关怀等多个方面做起,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促使学生展开高效的自主学习,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申明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6)
[2]江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高职在线教学实践与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