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随着建筑企业数量的增多,也呈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以建筑材料行业为例,不但要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还需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建筑材料体现出节能、环保的特点。但是,从现状下我国建筑材料检测施工来看,部分建筑材料检测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显然这将不利于建筑材料行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就大数据下建筑材料检测市场拓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建筑材料检测;市场拓展建议
引言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运行过程和最终质量,也切实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对于建筑材料监测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升。科学合理的建筑材料检测程序可以帮助施工项目建设稳步运行,确保项目质量达到要求。
1建筑材料的检测
在建筑材料检测时需针对建筑主体材料与装修材料采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需保证检测是依照国家要求进行操作的,针对建筑材料取样与检测,能判断建筑材料的实际质量,针对主体部位进行强度检测,保证结构质量。施工中对设备及配件需严格检测,保证工程的建设需要。在建筑材料检测上需不断学习更新技术,提高检测的效率与质量,让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2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作用
2.1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
对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有助于维护建材生产和销售市场的秩序,能够更好规范建材生产和销售的行为。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建材市场出现了繁杂多样的建材,这些建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是一般人通过建筑材料的外观是很难分辨建筑材料质量好坏的,只有对建筑材料进行专门的检测,方能知晓建材质量如何。倘若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质量不好的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不说,还会对施工企业的口碑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说,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维护建材市场的正常运行。
2.2为企业节省项目的支出和成本
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是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和建筑材料的使用起到指导性任务的一项程序。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程序可以从源头对材料质量的检测进行把关,进而调控购入的建筑材料价格,引入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这不仅可以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为施工企业节省开支和成本。根据建筑项目工程设计的规定,在使用建筑材料之前,需要对每一项建筑材料进行抗压能力和强度检测,确保选用建筑材料能够承担建筑整体功能。而在这一程序中,可以通过不同种类材料的检测结果,为建筑工程选取合乎建筑标准的低成本功能性材料或新型复合式建筑材料。这样既保障了建筑的整体质量,也兼顾了施工企业的成产效益,对建筑项目的顺利开展与长期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2.3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材料主要就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更是会对施工人员以及住户的健康安全造成影响。所以说,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影响建筑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和完工。一定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这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3.基于大数据的建筑材料检测市场拓展建议探究
3.1合理利用大数据分析,促进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优化
在合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可通过对庞大数据量进行有效抓取,进一步对建筑材料检测的数量及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分析其质量影响因素,使从业人员更为直观地了解建筑材料不合格的情况及原因,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可利用大数据,并遵循“存量挖潜”、“增量优化”的原则,将原有的市场基础牢牢把控,既保持传统检测技术的优势,又注重大数据分析的融入,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全面了解建筑市场材料的基本情况,进而促进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优化。
3.2加强材料质量的管控
针对建筑材料的质量,需要加强管控的方面有:(1)材料入场前的质量把控。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来选择建筑材料,针对供货厂家的材料质量、价格、货期、规格型号、品种及厂家建筑产品与材料的生产许可证与安全认证,全面考虑选取,保证材料的质量。(2)材料进场时的质量控制。在建筑材料运输至建筑工地时,施工单位需对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等严格对比购买合同,防止劣质材料进入现场。对原材料、半成品、配件等需要现场抽样检验,合格才允许进入现场,不合格或者资料不全的要求退换货。(3)材料进场后的质量管控。在材料入库时验收员需要对比资料清单进行登记,所有材料分类保存。一些材料做好防潮防晒防水措施,定期盘点与检查,防止材料变质或丢失。
3.3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检测技术服务及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监控
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了解市场不合格的材料,进一步采取有效改进措施,这样不但体现了检测技术服务的优化,同时也保证了市场建筑材料的质量,为建筑材料市场的良性发展奠定有效基础。另一方面,在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及监督过程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需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而合理科学利用大数据分析,则能够为该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使建筑市场材料的质量监控力度得到有效强化,进一步提升建筑材料市场的稳定。
3.4推进产品和产业化业务的发展
加强信息互通和交流,为生产单位、科研院校提供咨询、技术服务,开拓技术服务合作领域,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条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5借助大数据分析,优化产品改进及实现信息共享
大数据具备大量、高速、多样、价值以及真实性的数据信息,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建筑材料的质量隐患及不足,为科研团队改进建筑材料,优化建筑产品提供帮助,比如研发更加“绿色”、“环保”、“性能质量优良”的建筑材料,进而使建筑行业的发展的大有效革新。与此同时,利用大数据可实现信息共享,使相关行业通过共享信息,了解建筑市场材料实况,为建筑材料市场理论和实践科研项目的顺利、有序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3.6需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缩小检测误差
按照实际情况取舍材料数据,如果误差过大,要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人为与设备影响因素的分析。还需确定正常误差范围,提高检测工作水平,保证误差控制在范围内。对检测工具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记录好数据,如出现差异可进行数据对比。检测样品与资料合格后进行标识,每组样品有独有的标识卡,避免损坏丢失。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在建筑市场中流通的建筑材料类型也呈现了繁多的特点,按化学成分分类包括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等;按使用功能分类,包括了建筑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功能材料以及建筑器材材料等。同时,从现状来看,我国建筑市场材料存在较多不合格的情况,为了维持建筑材料市场的和谐、稳定,便有必要注重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在建筑材料检测市场拓展过程中,充分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优化建筑材料检测,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监控,实现建筑材料信息共享,从使建筑材料市场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东仓.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32-233.
[2]杨勇.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检测[J].居舍,2019(15):30.
[3]荆晶.对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及常见问题的分析[J].居舍,2019(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