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要点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牛喜亮
[导读] 在新模式环境下,水文管理信息系统职能由传统的仅限于满足日常需求

         摘要:在新模式环境下,水文管理信息系统职能由传统的仅限于满足日常需求,提升到需要具备对整个管理体系进行综合决策与支撑的能力,整个管理体系将形成以数据、建设、应用为核心,信息化建设体系为承载实体的新型水文管理综合管理体系。水文管理信息化在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新型管理体系过渡的过程中,存在前期投入成本过高,后期运维难度大,信息资源浪费,安全保障成本高,孤岛现象普遍等传统软件系统应用模式存在的通病,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水文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整体架构;推广意义;管理规范
1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建设
         根据全面贯彻落实水文管理发展战略及智慧城建设的总体要求,开发了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作为水文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实际落地建设项目,针对具体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开展应用和数据支撑体系的构建,目的是对现有建设体系进行内容扩充,提升云建设的层次和类型,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更加具体的共享环境组件和数据资源支撑。
2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的整体架构
2.1应用云
         应用云是为业务系统研发、汇聚开发环境和供应接口的体系,主要包括消息接口、数据建设、底层支撑和标准的配置组件,使得业务应用的开发能够依托于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应用系统可以更加规范、标准且敏捷。
2.2数据云
         提供全共享共有的分布式数据库体系,采用与外数据中心的交换共享模式,例如和城运行管理云建设体系(以下简称城运云体系)的数据中台进行数据交换和归集。构建完整的水文管理业务建设的数据湖,形成分布而链条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支撑体系,形成水文管理的大数据模式。基础设施云。充分依托城运云体系,形成水文管理特色的中台枢纽,建立健全区街镇的一体化网络和基础资源环境,为信息环境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2.3资源管理体系
         是指对基础设施云、数据云、应用云的云化资源管理系统,为各级各类用户提供资源建设目录清单的层面统一和规范要求,即覆盖基础环境资源、业务数据、应用的资源可视化目录。实现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视化调度管理,对资源自身及其关联业务应用提供准实时的监控,并且提供统计和分析的功能。
3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全面推广应用的意义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和全面推广是在水文管理领域中对信息资源体系的归纳、处理、实施,在不同领域中具有较广的同质性,是加快推进体系信息化中系统基础架构建设进程的主要步骤,也是政府行业的积极尝试。
3.1管理层面的成果
         1)推进水文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管理模式革新,将全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汇聚整合、统一管理、存储共享,管理超过600GB的结构化和超过73TB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实现与事中事后综合监管、信用体系、法人库等级体系数据的统一无缝对接。强化容灾、数据保护、故障恢复等安全管控,保证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基础的安全和稳定,成功实现水文管理体系信息化的智能化运维的精细化管理阶段目标,也为电子城运云环境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3.2经济层面的意义
         1)成本投入。基于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体系的新建项目的成本投入会相应减少,并且会降低数据中心的硬件压力,减少重复采购和维护成本。
         2)资源优化和配置。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体系能够对资源及相关应用,进行实时地监管和控制分析,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调度。
         3)运营管理。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信息化的建设,是基于新的基础设施、数据和应用等各类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可以大大降低行业运营管理成本,提高现有业务的执行效率。
3.3社会层面的意义
         1)以基础设施、数据、应用等各类资源建设为核心,提供精准的资源建设,加快资源建设交互和上线速度,建设于民生。
         2)有助于探索电子政务公共的及公共数据开放的体系的建立。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化建设模式,电子政务在提升政府公共建设均等化水平,提升公共部门的效率和效能、建设质量,推进建设型政府转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水文水资源为水文管理在体系管理和建设层面提供了新理念引领,在统筹推进、顶层设计、惠及民生、创新驱动、合作共赢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长足跨越。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与全法人信息库和政府信息资源目录对接,可向社会公众及时公开水文公共数据,强化社会公众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意识,增强社会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让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共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对促进共同保护水资源具有深远意义。
         3)为其他行业的体系建设和管理规范提供示范带头作用。在水文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上,编制适合水文管理行业特点的总体的、应用分类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的、网络与通信类的、信息安全类技术与管理的、数据目录的云建设标准,并完善标准执行的相关规范。可为摸索建设类别行业的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国内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观念和意识,促进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4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管理规范的探索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的资源管理,包含对基础设施、数据、应用等层面的所有内容,也包括体系各个层面的管理模式和组件。所以,体系的环境管理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而是若干个系统的汇聚和协同,并且是根据相关规定、流程及行业标准进行统一建设和资源共享的。水文水资源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为:建成为全局信息化提供建设的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的开放体系,并对各类资源(包括基础设施、数据、应用)进行统一的资源监控、管理、建设。体系对外提供统一建设门户,不同用户拥有不同的资源建设权限和目录。
为加强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合理分配和管理体系上各种资源,确保各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结合当前体系实际,水文管理信息中心也有相应的管理规范,如《水文水资源体系运行建设管理规范》及《水文水资源体系设施设备及网络安全管理规范》等。这些管理规范从不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明确了各层面使用者的责任及管理和使用规范。在安全问题上,水文水资源资源管理体系规范要求中也制定了详尽的系统安全应急处理预案,整个流程严谨而有序。管理体系规范对当前水文水资源资源管理体系上项目实施的突发风险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可以针对各类突发事件,设计对应的预防与解决措施,提供完整的应急处理流程。
4结语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建已经通过云模式纳管物理和虚拟资源运行稳定且状态正常。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体系已经初具成效,发挥集聚作用,通过优化信息系统基础架构,可推动资源融合共享,完善业务数据管理和资源建设模式,初步具备基础资源集约整合,共性业务建设封装,数据运营按需存储,智慧流程设计交互,安全及业务健康度管理等特色功能。下一步,将结合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任务,通过城运云技术架构赋能,基本完成政务建设应用从电子政务云到城运云的迁移,实现在城运云体系上进行数据存储、系统开发、场景建设等功能。并且结合“十四五”规划完成水文水资源和城运云的融合,以体系信息化的理念和实践探索并形成级城运云体系信息化的标准及应用示范,以供其他政府办事机关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胡馨滢.时钟同步建设在电子政务中的探索——以水文水资源为例[J].办公自动化,2018(24):40-43.
[2]孙希昀,王静静.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水文信息化建设云体系建设应用之浅析[J].电子世界,2017(2):22-23.
[3]蓝岚,黄士力.“水文水资源”智慧化治水之道[J].信息化,2017(7):57-60.
[4]胡馨滢.“水文水资源”体系新时代治水利器[J].信息化,2019(5):5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