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化前桥涂装线规划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韩博学 蔡晓宇
[导读] 本文结合笔者在沈阳瑞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工作经验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在沈阳瑞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工作经验,选取前桥涂装线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性化前桥涂装线的优化设计方案。从工艺流程、平面布设两方面入手,阐述了柔性化前桥涂装线的总体设计,并对主体非标设备、工装以及喷涂方式的优化设计展开具体说明,为零件涂装工艺的提升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柔性化设计;前桥涂装线;单线生产

         引言: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多种机械设备的涂装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包括设备整体涂装以及单个零部件涂装。其中,零部件涂装是涂装行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其质量、工艺要求呈现出更为严格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展开对零部件涂装生产线技术的探究极为必要,能够推动涂装行业技术水平以及质量的增强。
一、前桥涂装线设计输入
(一)概况简述
         某装备制造生产基地中包含机械整体冲焊涂总四大车间、装配以及涂装车间、前桥装配以及涂装车间。选取其中前桥涂装线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柔性化前桥涂装线的优化设计。
         在该前桥涂装线中,主要完成176种前桥的涂装(包含重卡与轻卡),其中,轻卡产品尺寸最大达到2200×500×500毫米,重卡产品尺寸最大达到2490×600×600毫米;轻卡产品质量最大达到430千克,重卡产品质量最大达到460千克。
(二)产品质量
         涂膜品质合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具体如下:耐腐蚀盐雾不低于168小时;膜厚不低于40微米;耐冲击性不低于40厘米;附着力为0-1级[1]。在未进行涂装线优化前,产品质量要求如下:耐腐蚀盐雾不低于120小时;膜厚不低于40微米;耐冲击性不低于30厘米;附着力为1级。而在进行柔性化前桥涂装线更新设计后,产品质量要求如下:耐腐蚀盐雾不低于250小时;膜厚不低于55微米;耐冲击性不低于40厘米;附着力为0级。对比结果显示,柔性化前桥涂装生产线更新设计后,涂膜品质合格的产品质量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三)节能环保
         在柔性化前桥涂装线中,选用的喷漆为水性漆,不仅可以进一步简化涂装工艺流程,还能够达到提升产品质量的效果。同时,处于对环保要求的考量,应当在涂装线内引入废气治理操作,此时需要处理的废气包括补漆室废气、烘干室废气等等。
二、柔性化前桥涂装线的总体设计
(一)工艺流程设计
         前桥涂装工艺流程主要如下:上线后实施脱脂操作;进行两次水洗,并进行防锈防腐蚀处理;引入自动化吹水,辅助进行人工吹水;落实水分烘干、水分强冷;上遮蔽,并进行喷涂操作;展开面漆烘干处理;进行面漆强冷;剔除遮蔽物,并引入补漆操作;下线。
(二)平面布设
         1.生产线数量
         在进行前桥平面布置时,必须要提前完成生产线数量的确定,判断使用单线或双线。其中,对于单线来说,其产能为33万件,节拍为每秒92件,生产线占地面积较小,设备投资较低,生产耗能较小且物流成本更低,但是生产的灵活性不高。对于双线来说,其产能为33万件,节拍在每秒32.5-50件之间,生产的灵活性较高,但是其生产线占地面积、设备投资、生产耗能、物流成本均相对较高。对比发现,在产能相同的条件下,单线有着更高的应用优势,因此选用单线。
         2.输送方式
         平面图的布置、最终生产方式与输送方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出于对柔性生产的考量,在本次前桥涂装线设计中引入了“积放链+吊具”的运输方式。具体有:输送链总计设置3条;其中1条输送链为慢链,实现对喷漆室与前处理室的连接;剩余2条输送链为快链,分别贯穿于水分烘干室以及面漆烘干室。
         3.补漆
         对于前桥产品来说,其结构具有加高的不规则性,存在大量拐角、缝隙,因此在喷涂的过程中难以保证所有区域均完成喷漆。

一般来说,前桥产品的喷涂覆盖率稳定在97%左右。相对应的,存在3%需要进行补漆的面积,所以在规划设计前桥涂装线的过程中必须要考量补漆工序。
         实践中,主要在下线区域加设补漆室,引入滑橇自循环输送模式、恒温恒湿空调风;为了实现对工作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设置了洗眼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提升补漆效率效果的目标。
三、柔性化前桥涂装线的具体设计
(一)主体非标设备的设计
         在进行主体非标设备的设计中,需要考量的内容相对较多。实践中,应当着重关注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保证工件可以顺利通过。参考工件最大尺寸,各个系统要预留出至少300毫米的通过空间,防止工件在晃动时与设备内壁发生碰撞,最终导致工件损坏或是涂装质量下降。第二,在地面坦克链的支持下,前桥被运输至涂装工位处,并结合升降机、积放链吊具,以吊挂的方式促使前桥移动至涂装线。换言之,要在两个上件点分别引入一条装配线,且保证相应区域的节拍高度匹配[2]。第三,使用喷淋处理的方式进行前处理,将喷淋压力控制在0.1-0.15MPa的范围内。第四,参考前文能够了解到,前桥工件断面尺寸最大达到600×600毫米,而工件所通过的门洞尺寸相对较小,因此引入直通式烘干室,并使用“积放链”完成运输。生产中所产生的烘干废气均实施燃烧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更大威胁。第五,使用水帘式喷漆室展开喷涂操作,即一侧为水幕、一侧为喷涂区。出于对改建成本的考量,直接在地面上进行水帘喷漆室的建设即可,避免进行复杂土建基础建设。第六,依托悬臂吊完成涂装下件,为了确保节拍的匹配性,设置2个下件点以及2个悬臂吊。
(二)工装设计
         1.吊具
         该前桥涂装线需要完成176种桥型的共线生产,因此吊具的设计必须要具有兼容性,体现出柔性生产的特点。在本次前桥涂装线设计中,引入了可以吊挂2个对称前桥骑马螺栓孔,使用的吊具为吊钩形式。同时,在设置吊具数量的过程中,要保证其数量不低于在线最大工件数量,且需要保证拥有一套备用。基于此,在进行吊具清洁时,可以将吊具拆除并转移至清洁区域展开处理,并安装备用吊具,确保可以持续展开正常生产与涂装。
         2.遮蔽件
         在前桥工件中,存在部分区域不进行涂装,如螺栓孔等,以此确保产品后续的使用性能良好。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实施涂装前必须要对相应区域展开遮蔽。目前,常使用的遮蔽方式为在避免涂装区域安装遮蔽装置,避免相应区域在大面积涂装过程中被喷漆。在进行遮蔽件的设计中,应当着重考量其适用性以及安装操作简易性、可清洁性,确保不同桥型的工件均能应用,且后续的遮蔽件清洁操作更加简单,实现多次利用。同时,要保证遮蔽件可以在经过面漆烘干炉后不发生变化,因此要使用能够耐受100℃高温的材料。
         结合上述要求,在本次涂装线设计中,主要选用硅胶作为遮蔽件的制作材料。
(三)喷涂方式的设计
         在本涂装线中,需要完成176中不同桥型的工件喷涂,出于对涂装简便程度、成本的考量,针对每一种桥型的工件设计一种机器人仿形并不可行。基于这样的情况,主要对相似桥型展开合并,最终将机器人仿形的数量缩减至79种。
         在优化设计喷涂方式的过程中,其难点在于枪嘴选型。此时,要参考油漆黏度、供漆压力、喷涂近距离,结合试纸、试板检测的展开,完成喷幅与膜厚的确定,并最终选定枪嘴型号。
总结:综上所述,在明确产品最大尺寸、桥型种类、质量标准、节能环保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单线生产线布置、“积放链+吊具”的运输方式、加设补漆室,并结合主体非标设备、工装以及喷涂方式的优化设计,实现了前桥涂装线的柔性化设计,提升了前桥工件涂装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琳,吴贵生.浅谈柔性化前桥涂装线规划设计[J].现代涂料与涂装,2020,23(04):65-68.
[2]王鹏,祁英,李智昊,等.柔性生产系统与生产物流系统规划建设[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9,24(10):128-130.


作者简介:姓名:韩博学(1993-08);性别:男,民族:汉,籍贯:辽宁省铁岭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初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