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水利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郭庆军
[导读] 本文对水利经济的发展意义简要介绍,并分析新形势下我国水利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摘要:本文对水利经济的发展意义简要介绍,并分析新形势下我国水利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对之策。以实际水利项目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并对水利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详细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水利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言:新形势下,我国的水利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还存在各类问题,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和持续性。对此,需要业界人士高度关注,从实际出发,找出限制水利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制定出发展规划,为水利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一、水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水利事业和国计民生相关,国家高度重视水利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水利项目主要功能为资源探测、资源保护、资源开发、资源管理和洪涝、干旱灾害防治等。推动水利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创造利润,并增加财政税收。因此,水利经济和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有密切影响。完善水利经济管理,可确保工、农业生产、生活等对水资源高效利用。
二、水利经济发展现状
         新形势,我国的水利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下述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和时代发展步调不一致。使用以往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方式难以和新时期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创新力度不够,对水利经济发展造成限制。水利改革过程过度依赖政府,经费来源也完全依赖财政拨款,未能发挥主动性,拓宽经费来源。
         第二,经营理念方面,我国水利企业数量较多,但是大多规模较小,经营方式处于传统阶段,对于水利资源仅作为供水和排水之用,对旅游、水产等项目开发力度较小,资源利用率不高。水利设施的建设方面缺乏长远规划,导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1]。
         第三,管理机制方面,部分水利企业,管理方面权责界限不明,导致实际管理过程出现权力滥用的问题,利益方面的分配也含糊不清,管理体制灵活性不足,水价制定不合理,对于排水抗洪、防洪保险等缺乏成本补偿相关机制,打击了水利部工作积极性。
         第四,经费缺乏,大部分水电企业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难以发挥水利企业资源优势发展水利经济,导致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影响项目的开发与建设进程。水利企业的收支发展不均衡,难以维持企业长期发展。
         第五,政策滞后,政府政策的出台速度和水利经济的发展需求不协调,制度呈现出滞后性。比如:水价制定、水利旅游开发等相关政策不全面等。部分政策理论性较强,执行可行性不高,导致水利部执行过程面临困境,难以符合水利经济发展需求。
三、水利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
         为解决水利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重点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从政府角度出发,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水利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支持,并为水利部执行政策提供保护。比如:在水利建设项目方面,可由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为高效利用水利资源,可开辟出绿色通道,由各级部门共同联手,营造优良氛围,高度重视水利经济,将其发展纳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当中。
         第二,完善管理制度,引进人才。发展水利经济需依赖科学的管理,人才为管理的执行者。因此,水利部需要结合水利项目建设要求,不断向内部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制定完善管理制度,为水利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第三,制定发展规划,从长远角度出发,保证水利建设的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与其他项目规划共同开展。政府方面也应开辟专门通道,使水利经济能够和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并为其提供发展空间。
         第四,高效利用资金,资金问题为制约水利企业发展主要问题。因此,对有限资金的高效利用,为发展水利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对政府财政拨款制定使用计划,保证资金的利用合理。

另一方面,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经营模式,拓宽资金来源,还可吸引社会投资,为水利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经费支持[2]。
         第五,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水利经济的发展环境,需要政府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分别给予水利建设政策、资金各方面支持。同时,水利部门、水利企业等也须结合水利经济的发展需求,创新观念,完善管理,以全新的经营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水利项目的管理水平。从多个方向入手,为水利经济的发展打造良好环境。
三、案例介绍
(一)项目背景
         某水库管辖省域内最大灌溉区,属于跨流域引水工程,主要以灌溉和防洪为主,还具备城镇供水、发电、航运、旅游等多项功能。该水利项目不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益也相对较高。在管理方面始终秉承“以水为主导、综合开发、多样化经营、全方位发展”系列经营方针,依托水资源,助力水利经济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1.支柱产业少
         该水利项目在生产和经营过程,支柱产业相对缺乏,导致项目的总体竞争力弱,对于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不足。水产行业受到水库渔业的发展限制,并且林果的产量不高,由于该项目区域范围特产市场的发展前景良好,但是对于大批量的销售市场,拓展难度相对较高。
         2.资金政策支持不足
         水利经济项目资金和政策方面缺乏,主要是资源经济方面表现明显,地方政策以及财政资金方面支持、获取困难。同时,水利部门对于水利经济的发展重视度不足,支持力度小。
(三)发展策略
         1.发展主导经济类型
         为确保水利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着重发展供水经济、水电经济等,抓住区域发展机遇,不断将供水市场加以扩大。持续完善水价改革、农业供水、生活供水等方面水价调增,核定生态水价,对于非农供水采取定额管理措施。同时,还需强化监测系统的升级与改造,对供水进行精准计量。积极升级和改造水厂设备,确保饮水安全。
         在水电经济的发展方面,还需统筹规划,成立单独水电站运维机构、设备检修部门、售电公司等,为区域提供直接供电服务。此外,还可承接电力安装、承试和检修等业务,不断向区域内部引入用电大客户,实现供需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打造区域示范项目,促进新能源的运用。
         积极整合各类资源,重点发展施工服务类型经济,推动区域企业经济升级,将施工服务企业加以整合,汇集技术、资源和管理多种力量。承接建设项目时使用DB模式或者EPC模式,使水利经济不断提高。
         此外,还需培育新经济,加速水务科技全面发展。重点打造专业技术,拓展市场,建立产品开发、管理团队,推动产品研发进程,提高水利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向其他行业当中不断延伸和发展。
         2.争取政策经营项目
         水利部门需高度重视水利经济的持续发展,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保证“一业一策”,支持经营类项目。比如:利用区域省级林场、农业示范区等,重点打造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度假公园,实现区域林业产品的良性发展。对区域水产品结构不断调整,落实新产品的研发以及筹备工作,向市场销售附加值高的水产品。加大力度发展水库渔业,重点打造清水渔业品牌,以此为核心,推动水产行业发展。将该水库打造成具备休闲功能和水产品生产于一体的旅游景区[3]。
结束语:总之,作为我国经济主要部分之一,水利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同时,其发展关乎人们需求以及社会发展。水利相关部门,需要依托国家政策、政府支持,分析水利经济在发展阶段面临的各项问题,并且积极探索应对之策,争取政策支持、完善管理制度、高效利用资金,为水利经济良性发展营造优良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建华.全面贯彻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水利支撑保障[J].长江技术经济,2019,(1):1-4.
[2]郭红伟.新形势下我国水利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8):204-205.
[3]徐鸿燕.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水利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6,(10):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