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阚 超
[导读] 中国依靠大量进口原油发展炼油业务是不可持续的

         摘要:中国依靠大量进口原油发展炼油业务是不可持续的,也是极其危险的。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采取措施稳定和增加原油产量,确立了国内勘探开发业务“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加快了油气储量和产量的增长步伐。国内原油产量的下降受到了抑制。然而,2018年,国内原油产量连续三年下降,达到1.89亿吨,同比下降1.2%,但降幅比上年缩小了2.8个百分点。本文基于中国炼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思考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国炼油行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与思考
引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炼油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持续提升,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是,随着原油供应结构、成品油消费结构、市场供需的变化及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炼油行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应当在产业布局、价格管理、监管政策以及炼厂的产品结构、管理升级上做适当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经济运行的特点和需要。
         1全球炼油和石化行业情况供需
         国际能源机构(能源机构)预计,到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量将平均每天增加120万桶,届时将增至每天1.404亿桶。IEA仍然认为电动汽车无法满足石油需求,因为化石产品和燃料油需求的增加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汽油消耗量较低和电动汽车的影响。从供应方面来看,IEA预计美国将在今后五年内每天增加400万桶的石油产量,进而刺激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预计美国石油产量将从2018年的1.55亿桶/天增至2024年的1.96亿桶/天。美国的石油出口将翻一番,预计到2024年,美国的石油出口将超过俄罗斯——靠近沙特阿拉伯,从而使世界石油产量进一步多样化。根据2019年AFPM报告,2050年75%的美国新车将作为内燃机出售。2018年美国运输部门使用90%的石油产品,预计到21世纪中期仍将保持90%。
2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的挑战
         2.1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炼油厂生产成本的前70%对国家能源安全构成威胁,石油储备是炼油厂生产的主要原料,占炼油厂生产成本的8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石油进口也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18年,石油进口量为422亿t,相比之下增长了10.1%,对外依存度从2.5%上升到70.9%,2017年以来世界石油进口量的前70%连续两年超过美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利用大宗原油进口来开采炼油厂是不可持续的,也是有风险的。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中国化石、中国石油公司和中国企业采取步骤稳定原材料生产,建立原材料开发战略地位,加快温室气体生产,遏制国内生产下降。但是,2018年产量连续三年下降到1.89亿t,比上年下降1.2%,比上年缩小。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生产预计将达到2亿t,石油进口预计将增加到4.7亿t左右,对外依存度控制在70%左右。但是,在目前和今后的发展情况下,很难保持对外部依赖性的控制约70%,为此需要社会和企业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措施和共同努力。
         2.2炼厂规模化发展有成效,但与世界水平有差距
         截至2019年末,世界炼厂总数减少到617座,炼厂平均规模约为823万吨/年(2010年全球炼厂总数662座,平均规模约为666万吨/年)。

近十多年来,中国着眼于炼厂规模化,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具有世界规模的炼厂,淘汰关闭了一些规模小、效率低的炼厂,尤其是几大国有石油公司的单厂规模已今非昔比,规模效率显著增强,但民营炼厂的规模仍然落后。2015年中国炼厂平均规模约为323万吨/年,2019年末上升到423万吨/年,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仍然明显。
3炼油行业继续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炼油厂的经济性直接决定了产量、资源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炼油厂生产降低成本,改进工程、设备和施工技术的开发,推动炼油企业的发展和设备优化。近年来,我国新的生产开发项目炼油厂呈现出明显的格鲁吉亚和大规模趋势。容量超过1000万。这些项目每年可提供世界领先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技术。同时,民营企业也成为中国炼油厂的动力。
4坚持总量控制
         宏观经济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维持总需求与总需求之间的基本平衡。考虑到当前产能过剩、适应性产品短缺和结构复杂,需要有效的宏观审慎控制手段,准确控制炼油厂的总产能,以避免与前一阶段钢铁和煤炭类似的过热应力。没有“一触”门,也没有无条件开口。鉴于目前廉联运动产能过剩不成比例,必须维持提高工业标准的门槛,严格控制新的炼油厂:规划、石油的存在、运输条件、配额标准和市场准入。在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坚持认为石油工业的总能力动态地在合理的范围内。
5一体化发展是炼化行业广泛采用
         实践证明,有效的发展战略集成开发可以节约投资、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强适应性、提高经济效益。目前,与炼油化工企业密切相关的一体化发展主要有三种形式或几种形式的组合:一是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二是油田与炼化企业的整合(如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三是炼化一体化生产和热电联产(如福建炼化有限公司)。其中,炼油与化工一体化模式应用最为广泛,油用油、化工用油、石化用油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石油资源,实现企业效益的最优化。炼油和化工一体化有五个特点:一是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二是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拓宽石化原料来源,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四是提高生产灵活性,应对石油石化产品市场的变化;第五,实现产品多样化,延伸价值链,提高经济效益。坚持炼化一体化是未来炼化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炼化行业取长补短的有效途径。炼油行业应大力提升创新能力,突破化工发展的技术瓶颈,在不断提高原油产量和成品油质量的前提下,努力优化炼油产量、结构和效益。鼓励炼化企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t.产业链上下游的合理延伸和高端差异化发展,开创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坚持优化布局。根据油气资源和市场的合理布局,在国务院规划的七大炼油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建设长江三角洲、珠江胶州、渤海大湾区三大世界级炼油化工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升级产品。按照世界级目标的要求,打造三大大湾区重点炼化企业的技术和结构,充分发挥产业链集聚优势,使炼化产业成为三大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纽带,加快推进
结束语
         国家有必要全面梳理我国的宏观能源政策,准确定位能源安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各部门的政策协调,放宽原油、成品油进出口限制,加快成品油消费税政策改革,加大安全、环保、税收监管执法,定价政策应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鼓励炼油企业自由参与国际竞争,用市场的力量倒逼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邱坤.我国炼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对策与措施[J].现代企业,2019(03):8-9.
[2].大炼油时代的困惑与迷惘[J].中国石油企业,2019(03):40-41.
[3]李倩.俄罗斯石油税改给炼油行业画问号[N].中国石化报,2019-01-04(005).
[4]张伟清.需求指引改变——炼油行业关注原油制化学品[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8,49(12):75.
[5]朱和.深化改革,促进炼油行业由大做强[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8(1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