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王宝强
[导读]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运用于电力系统中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运用于电力系统中,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初步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本文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别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及实践发展两个角度入手,完成对本题目的深入探究,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电力系统;实践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得以迅猛发展,各种电力自动化技术被实践于电力系统中,不断提升现代社会电力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在电力系统中引进智能保护技术、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调度自动化技术等多种不同的电力自动化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供电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进程,为供电企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
(一)智能保护技术实践
         在电力系统中引进电力自动化技术,工作人员要考虑到电力系统运行发展的实际需求,已经数据收集技术、遥感遥测技术、动态分析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等,以此形成智能保护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在实际过程中,工作热源可以结合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将二者有机结合,全面收集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自动化分析数据,同时结合提前设置好的数据标准、程度反应指标等进行分析与归纳,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能够启动应急机制,一方面通过远程系统将问题传输给控制中心,另一方面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避免其恶化成为系统故障,以此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强化电力系统的自我保护机制,凸显智能保护技术的应用价值[1]。
(二)电力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实践
         在电力系统中引进电力自动化技术,工作人员可以从配电网环节入手,引进自动化技术,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运营与管理。随着我国近两年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纷纷开展配电网建设工程,大大提升了各地区配电网的建设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配电网建设的经济效益,建议工作人员在配电网建设或者改造工程中融入电力自动化技术,优化设计低压网络数据分析功能、配网模型构建系统等,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发展,时刻监测配电网的运行情况,以此为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在配电网中引入电力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系统设备自动化管理、配电网络运行数据自动化分析,依靠丰富的软件系统、数据资料,实现线上的自动保护、监测与运行,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引发的不确定风险,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运行效益[2]。
(三)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实践
         在电力系统中引进电力自动化技术,建议工作人员关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功能。科学的电网调度是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维护我国电力系统良性发展的重要工作环节,也是保障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因此,工作人员要将自动化技术引入电网调度系统中,及时获取电力系统运行的信息,实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电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故障问题,自动定期核查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自动化系统设定核查与调度指标,引进3D建模技术,促使调度系统能够遵循设定好的程度运行,若发现不符合设定指标的情况,则及时进行核查;同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与清理,留下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将其作为工作人员进一步开展调度工作的重要依据,以此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调度管理水平,帮助工作人员精准掌握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科学调度电网,促进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3]。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发展
         结合上述提到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要想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工作人员还要精准把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关注新技术与电力系统之间的适应性与协调性,要引进能够满足电力系统运行需求、符合其运行特征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控功能设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可以分别从实时监控、分段监控、定点监控等不同的角度入手,以此保障运行数据的全面性、时效性与可靠性。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引进一下技术,以此丰富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块的功能:
         第一,引进dfacts技术。工作人员要认识到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电力系统——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较高要求,将dfacts技术作为配电系统中的重要交流技术之一,及时发现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配电质量问题,结合相关数据提出可靠的解决建议,促使工作人员能够高效解决配电问题,提高配电质量与效果,为人们提供良好的配电服务。此外,工作人员可以同时融入facts技术,将其运用于具有综合功能的电子装置中,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电压的控制,有效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实现一定的环保、节能效果[4]。
         第二,引进光电互感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将这一技术融入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设置中,结合规定参数设置标准数值比例,以此降低输电线路系统中的大电流与高压电参数,为进一步测量输电线路参数提供便利[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引进电力自动化技术,是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分别从电力系统保护、配电网、电网调度角度入手,引进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配电网、电网调度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以此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先进技术出现在电力领域中,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适当引进dfacts技术、facts技术、光电互感技术与动态监控技术等,从而强化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为人们的提供良好的用电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爽.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2):153-154.
[2]刘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实践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231.
[3]韩菁.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3):5-6.
[4]宋英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102.
[5]徐义刚.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7):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