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以人工为主的运维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运维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运维管理技术,结合当前信息技术,才能够有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变电站运维管理的效率,促进变电站工作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应用
1变电站的自动化设备的概述
变电站的自动化的设备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实现的。智能变电站是以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等现代化的技术为一定的基础,所有的设备都不再是单纯的依靠人工来进行机械的操作,而是采用的集成的智能的设备来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的操作。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之中的一个关键性质的设备,它的自动化的系统会实际的运用于变电站的升压站、降压站、开关站之中的。
变电站的自动化的程度决定了当前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发展的方向,自动化也是智能时代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变电站是输电线路和电力用户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枢纽所以它是非常的关键的。它涉及的范围也是比较大的,不论是系统枢纽变电站还是地区中间变电站或者是地区终端变电站,都需要实现自动化设备的普及。只有实现自动化才能实现变电站的一个智能化的变革。
2现场集中运维管理
现场集中运维模式由于助战以及变电站联合完成,在这种模式之中,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中的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等主要的功能都需要在变电站现场完成,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参数配置工作在变电站端的运维配置中断进行,主要有具备权限的工作人员进站,登录运维配置终端,调用统一化配置工具召唤目标设备参数,并进行修改下发,这样才能够实现变电站的有效配置。
在当前的变电站中,运维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面:第一,PMIS/ONS将细化作业表单传输到IPD以及运维主站作业管理模块,运维主站作业管理模块将归档XML参数表传输到运维主站参数管理模块,随后运维主站参数管理模块将明确作业对象以及目标值,将其传输到运维主站作业管理模块,将安装措施以及关键节点校核对象分别传输到运维总站作业环境监控模块、运维终端作业过程监控模块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产生问题,将其反馈到运维主站告警输出,或者本地告警输出中。而IPAD可以将信息分别传输到值班人员安全措施以及运维人员操作上,随后二者分别将信息传递到站内网上送辅助型号以及统一化配置工具之中,随后将信息传递到运维终端环境监测模块以及运维终端作业过程监督模块之中,以此达成整个循环,对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监测,从而保证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确保整个运维过程能够得到保证,促进运维工作的推进。集中运维模式的流程能够让变电站现场完成运维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作业的主要任务,通弄湿包括运维终端作业环境监控,运维终端作业过程监控以及运维终端作业归档管理等任务,在这样的系统加持下,主站完成运维主站作业管理和运维主站参数管理等辅助向的功能,保证集中运维模式能够更好进行。
3远程运维管理
3.1技术方案
随着当前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在当前,设备智能化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热门且逐渐成熟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远程运维管理模式逐渐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产生了。在当前运维管理之中,远程运维管理工作可以在运维管理的主站处进行部署、配置。通过变电站内的运维配置终端与站内自动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完成参数的配置工作。在这种模式之下,可以在管理主站的端口就部署变电站内运维配置终端所具备的沟通能力。
随着当前技术的逐渐成熟,电网也进入了智能建设的时代,在这个的时代中,随着智能变电站的逐渐推广,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也越发成熟,这样的改变尽管给当前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做出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随着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运维管理模式诞生,在主站便可以实现运维管理的大部分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维护人员到现场进行操作,并且有着更加可靠的方式对当前运维进行管控,并且忠实记录远程操作的过程,这样就能够增强维护安全方面的保证,在远程运维管理工作之中,主要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集约化运行维护管理,随着当前电网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变电站无人值班的推广,运维人员管辖的变电站数量剧增,责任也更大,因此需要统一的远程维护管理系统作为工具,一旦出现设备运转的问题,运维人员只能够到现场进行处理。第二,运维过程可以达到全程监管,在变电站运维的过程中,监控中心以及调度中心需要了解并且及时掌握变电站保护动作信息,现有的手段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远程运维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满足当前的监管需要。
3.2运维配置终端
在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远程运维管理中,运维配置终端作为其核心的元件,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独立硬件的设计方式,在运维配置终端中,存在着对上以及对下两种交通路径,并且对下通信交互内容为I区数据,对上通信交互内容为II区内容,实现的功能较为复杂。另一种是硬件融合的设计方式,考虑到电网当前在推进二次设备运维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因此在变电站内部部署相应的硬件终端设备,可以考虑借用硬件平台,这样能够避免专门的硬件终端设备,大大节约了硬件方面的投入。(2)软件方面,首先,软件方面应该与主站通信软件模块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响应远程运维的命令,并且能够调用本地统一化配置工具完成后续变电操作,并且将本地文件推送到远端管理主站,随后因本地分析得出相关信号推送到远端管理主站之中。其次,站内配置作业监管软件模块设计,站内的配置作业监管功能是运维配置终端的核心,主要的功能有权限校核功能,对远程或者本地登录操作进行统一验证。同时具备统一管控功能,对部署在其上的统一化配置工具进行集中管控,划分固定的存储区用以存储配置工具生成的资料。再者,软件还需要具备文件更新自动扫描功能,信息分解功能以及综合分析功能,系统日志记录功能等。(3)接入方案,在接入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接入方案,分别是独立硬件方式下的接入方案,以及其他硬件融合方式下的接入方案。首先是独立硬件方式下的接入方案,运维配置终端作为客户端,与间隔层,站控层设备进行通信,由自动化设备将这些信息传送给配置终端,在这样的方案下,运维配置终端设备和交互的信息流不仅仅为配置参数,同时还包括运行数据。其次与其他硬件融合方式下的接入方案,运维配置终端与站内二次运维管控平台进行信息交换,从该平台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在这样的方案下,运维配置终端与设备交互的信息仅有配置参数,没有其他信息流,如果采用硬件融合方案,配置终端与二次运维管控平台信息交互进而软件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无需硬件通信。
结束语
随着当前智能电网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可靠性极强,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设备运行维护的工作量,能够提升电网工作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在此过程之中,基建工程不断扩大,业务报装、设备预试以及计划检修工作量也在不断增长,这就给当前的电网工作正常运行带来了非常大的考验,同时也降低了当前电网供电的可靠率。
参考文献
[1]孟荣,范晓丹.关于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几点建议[J].电气技术,2019,20(09):123-125.
[2]曹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4):116-117.
[3]余平.面向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集中运维系统与关键技术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9(0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