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的安全防控及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穆钰歆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化工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化工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化工生产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从安全生产制度、管理、风险管控、变更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化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提升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安全防控
         引言
         化工生产与其他行业生产活动相比,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和专业性,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直接造成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不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也容易威胁到生产人员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不利于化工生产企业的长远发展。为避免出现化工生产安全事故,需要保持良好的风险防控意识,不断加强化工企业工艺安全技术管理,实现对各种风险的有效控制,使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通过对化工企业安全技术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对这一方面的认识,提出一些可靠的管理措施,使化工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的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1、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1.1设计阶段存在的安全问题
         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直接受到设计方案的支配,作为化工企业参与生产活动的基础保障,提升设计活动的安全系数、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对于维持后续生产活动的稳定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但在当前的化工企业建设活动中,部分设计方案的施行并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其设计方案中依然存在着施工工艺不合理、设计指数不达标等问题。高风险的设计方案将直接对后期的生产活动造成影响,巨大的设计偏差将会严重影响设计质量及施工效率,如果在车间生产、材料运输等环节出现设计问题,将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问题。化工企业应严抓设计安全问题,保障生产设计方案的科学有效,提升设计方案的应用价值。在设计人员给出设计目标之后,应对相关方案进行评估,做好原材料、填充素材、废弃材料的处理工作,通过对方案、施工、环境的严格控制,解决化工企业设计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
         1.2机械设施方面的安全问题
         机械设备是化工企业开展生产活动的硬件保障,积极解决机械设备的应用问题,做好设备调用、维修、更换工作,对于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等活动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但在当前的化工生产活动中,大部分化工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备的机械设备检测制度,机械设备长期施工、高损耗施工等问题依旧存在。部分精密型仪器在失灵、受损之后没有及时更换,声音异常、数据报备错误、基本功能不正常等问题依旧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化工生产建设问题完全依靠工人的生产经验解决,不规范的生产活动将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化工企业没有建立完备的员工技能培训制度,仅仅采取“一带一”、“师带生”的方式开展设备技能教学活动,缺乏管理及维修经验的新工人无法确定机械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对已经出现的故障不能进行排查维修,随着化工生产活动的逐步深入,一旦设备的某个零件“罢工”,势必对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1.3规范操作方面的安全问题
         规范操作是保障化工企业相关员工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但部分员工依然没有牢记“安全”二字,随意施工、胡乱操作、肆意破坏操作顺序等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一些化工企业没有建立完备的安全监管制度,有关员工酒后上岗、药后上岗的现象依然没有杜绝,在无法理清操作顺序的情况下,其对自身、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可能性直线上升。部分化工生产人员没有明确掌握操作流程,填料、出料等活动缺乏规范性,管理意识的淡薄必将使相关生产人员付出沉重的代价,在化工企业生产活动中,因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毁容、肢体伤残等问题无法根除。
         2、化工企业工艺安全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2.1强化相关安全管理生产体系
         要想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那么必须首先从安全基础体系坐做起,首先从安全、环境、消防等方面出发,健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自上而下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在进行体系搭建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建立起相应的安全管理奖惩制度来提升现场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

通过奖惩方式让人员更多地参与到现场的安全管理当中,逐步提升现场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2加强工艺安全技术的分析和利用
         一般在进行化工企业工艺安全技术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能够获取大量的数据信息,但是这些数据信息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好信息处理和筛选工作,将其中有用的数据信息找出来,为工艺安全技术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在化工生产活动中,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对信息进行核查,在更新工艺安全技术信息的同时,要求生产部门对新型的技术进行有效运用。在进行操作规程、设备检修方案、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工艺安全技术信息的利用价值,并做好化工生产安全分析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对于危险性较大的物料运输工作,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防护,还可以将安全标识设置在化学危险品的旁边,避免出现人为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此外,需要对设备检测及维护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对设备管理标准进行完善。
         2.3强化对设备的管理能力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化工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必须重视对这一环节的管控。特别是针对一些高危化学品的设备设施,需要按要求进行维保计划的排定并严格执行。如果在维保过程中发现安全问题,应该积极进行反馈处理,将这些现场安全隐患逐步发现消除。对于采购人员而言,在进行化工生产设备采购时,应该更加注重设备的产品质量,结合实际的生产工艺来选择合适的设备,严禁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将公司的生产安全弃之不顾的行为,一旦发现,必须严惩,从根本上提升设备采购的质量。
         2.4有效提升从业者的综合水平
         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是化工厂安全管理水平的最直接体现,每位员工的专业能力及安全应急处理水平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的质量。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参与到工厂的安全建设当中。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危害岗位的员工,需要提升隐患识别及危险源的辨析能力,通过培训考核,更好地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
         2.5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全方位开展隐患排查
         1)建立各专业“齐抓共管”机制,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化工企业各专业要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的要求,在安全管理上尤其是过程安全管控上进行对标提升,形成安全管理“齐抓共管”的格局。2)要借力第三方安全机构,定期对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深挖问题根源,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3)定期开展《导则》自查,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管理水平。
         2.6加强应急管理,强化实战能力
         1)提高应急预案和岗位处置方案的实效性,增强无预案演练,岗位处置方案要做到全覆盖,岗位职工必须培训到位。2)优化岗位应急物资配备,加强日常检查,做到紧急时刻可用。3)组建企业内部专(兼)消防队伍,定期培训消防应急知识并熟悉企业生产情况。4)强化岗位人员应急救援装备使用的训练与检查,安排专人对各岗位人员的空气呼吸器佩戴情况及岗位应急处置卡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结束语
         化工生产企业要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防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管理制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
         参考文献
         [1]余元忠.石油化工企业风险防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研究[J].化工管理,2020(02):79-80.
         [2]陈松敏.对化工行业企业风险单元监管的几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7,45(12):214-217.
         [3]宋敏.试析如何开展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控制工作[J].当代化工研究,2016(09):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