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含义是建筑工程中核心的质量指标的其中的一个,也具有防破坏坍塌,所以得到是开发者、设计师和拥有者的普遍重视。它的安全保障不仅关乎到建筑物它本身能不能正常的使用安全,还关呼到国家的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质量保障与社会主义经济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那么我们怎样加强它的安全类问题也是我们更加进步深入的很重要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性;思考
引言
在工程建设中,应该重视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优化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环节,提高土木结构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实力的提升。
1 加强建筑结构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类型的多样化是建筑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油然而生的产物。这种建筑结构类型的不断变化使得其在真正使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使用的安全性。众所周知,建筑结构是整个建筑项目的框架,其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加强建筑结构安全设计,对保障建筑质量的安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1)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框架的承载能力,还决定着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程度。因此,保障其安全性则需要对安全工作予以重视,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以全面分析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全面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2)保障建筑结构的设计安全性能够减少建筑工程所发生的一些风险事故,例如:由于结构不稳定而发生倒塌的现象,直接影响施工人员或者住户的人身安全。因此,保障建筑结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达到住户的要求。另外,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遵守相应的规范要求和标准等,这样才能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有章可循,提高建筑工程的可靠性。
2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2.1 建筑平面、竖向的规则性
建筑设计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职业,它牵扯到建筑结构水暖电各个专业。所以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各个专业的要求,特别是建筑专业。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审美和实用的要求,现在很多方案设计都比较的前卫,而且为了最大化的利用空间形成了很多的大跨结构,转换结构,造成了凹凸尺寸过大,楼板的大开洞,竖向的承重构件的不连续等等的不规则,往往同一栋建筑里面有好几项不规则,现在的项目多多少少都存在平面和竖向的不规则的问题,结构设计时迫于外界压力,都是徘徊在规范的边缘设计,为结构的安全埋下隐患。
2.2 抗震等级的确定
抗震作为设计之本是重中之重。抗震烈度的确定决定着建筑物抵抗地震的能力,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抗震措施包括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设计时往往因没有正确地确定本地基本烈度或虽然正确地确定了本地基本烈度却没有考虑到规范要求需提高烈抗震度确定抗震等级而导致抗震等级不正确。抗震等级不仅与建筑物类别有关还与建筑总高度,场地类别有关系,而且好多情况下,需提高烈度一度或两度来确定抗震等级,所以抗震等级的判定是一项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重要主要是因为抗震等级决定了建筑的结构设计计算,抗震等级直接影响构件内力调整,使结构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要求。抗震构造措施是根据概念设计,对一些不同的抗震等级的结构或非结构部分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比如截面尺寸,配筋率等。抗震等级和抗震措施对结构的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设计人员自身的能力
经济的突飞猛进,带动了设计行业的发展,设计行业成为了一个紧俏的行业,好多设计院面临人员不足的情况,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好多毕业生经过短暂的培训或不培训作为一线设计人员,像许多有经验的设计师一样开始加班加点地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之间必定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由于新人缺少安全意识或概念设计不强,往往在设计中会存在一些疏漏,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设计软件也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手算,一些设计师就疏于理论的学习盲目相信软件,只要参数满足规范要求就万事大吉,也不考虑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对于一些特殊的项目或特殊部位完全相信软件的计算结果,不比较不分析,也为安全埋下了隐患。
3 提高建筑工程土木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策略
3.1 完善各种标准和体制
为了提高我国建筑工程土木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首先应该完善土木工程技术标准。政府要重视建筑标准和规范的完善工作,提高建筑行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建筑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在实际施工中发现不合理、不完善的现象应该及时进行规范和改善。
3.2 建筑设计人员抗震意识的提高
维护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前提就是能够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自主抗震意识。如果建筑设计人员有较强的到抗震意识,将会在设计过程中采取多种抗震构造措施,使设计的结果更加全面和系统。一方面,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创新性思维模式,使得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转变传统的思想,提高对抗震性能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使得建筑设计人员发挥主导作用,从而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供重要的保障。
3.3 符合建筑规范设计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已经引起了建筑行业和住户的重视,主要是因为近几年频发房屋倒塌的事件。在这种背景下,想要切实保障人们的利益,促进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就需要对之前的建筑规范设计要求进行不断的创新和调整,以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保障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同时,建筑师还应该在之后的施工阶段,对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阻止,这样才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3.4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监督质量
现阶段,人们都已经开始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则需要加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监督力度,在制定建筑结构设计监督的相关制度和标准后,对安全性内容进行规整和分类,特别是对于一些偷工减料、相互包庇的人员给予严厉的惩罚,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同时,还保障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中,通过日常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展存在的问题。
3.5 提前介入提供有效意见
建筑、方案作为龙头专业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规整简约的建筑布置对结构来说固然重要但往往只有不同寻常的天马行空的方案才会引起甲方的兴趣。为了使方案变成现实结构设计就必须在方案设计阶段介入,给建筑和甲方提供参考意见,提前确定结构构件需要的截面尺寸,让建筑留有足够的高度和宽度,避免施工图阶段影响建筑使用和立面效果,进而不利于结构构件的布置,及时提醒甲方不规则结构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为安全的结构打下基础。
结语
本文在对当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够在保障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基础上能够达到住户对于住房安全提出的需求。因此在之后的建筑结构设计中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设计单位等都需要格外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问题,以期能够为建筑项目的安全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万幸,何顺.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9(10):94-95.
[2]朱慧鹏.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8,44(35):42-43.
[3]周辰圆.浅析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中外企业家,2018(17):86.
[4]程静君.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06):130.
[5]张婷.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