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吴庆生
[导读]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主要危险源分析与其现场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摘要: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主要危险源分析与其现场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从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起重机械、吊装过程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来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对管理策略与措施,使其更利于安全施工。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尽管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进度较快,受气候制约小,劳动力需求少,建筑质量较高”等优点,但目前其施工还是参照传统现浇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规范,存在一定的缺陷。适合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管控规范尚不完善,工程技术人员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研究管控还不足,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仍然比较突出。本文通过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与传统现浇建筑施工方式的对比,浅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及安全隐患防控,提出安全管理对策建议,为保障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1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不足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有些项目存在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没按照分层或分构件来进行交底,甚至出现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缺失等情况;有些项目存在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内容很多,对于安全部分针对性部分却很少,造成不能很好地指导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安全施工。
         1.2起重机选择不恰当
         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体积大、质量大,必然需要大型起重机吊装施工,因此在塔式起重机选型时应着重考虑。如若工地塔式起重机选型未进行吊装能力核算,仅凭经验选择型号,致使选型缺乏依据、不科学不合理。在构件吊装时,塔式起重机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极易出现折臂倾覆的严重后果,安全风险隐患增大;构件吊装对塔式起重机的附墙装置牢固要求较高,若附墙设置位置不合理、附着不牢固、受力不符合要求,混凝土结构就会撕裂,安全风险变大;目前建筑工地大部分采用的塔式起重机都是采用点动式控制变幅,不能匹配毫米级精确吊装,特别是吊装大构件时机器启动和停止时动能、惯性、晃动较大,威胁现场人员安全。
         1.3预制构件吊装作业安全问题
         吊装作业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核心环节。在构件吊装前应对吊装设备的型号、数量、平面布置等进行复核。其安全问题主要为:预制构件连接部位失效,如预制构件内预埋的吊环不合格或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导致的脱钩;起重吊装设备故障,如吊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载导致折臂或倒塌,或吊装设备附着措施不牢固导致起重机械倾斜或坍塌;起重吊装设备操作不当,如吊装设备的操作人员与信号指挥人员配合不熟练导致预制件与周围建筑物的剐蹭等。
         1.4施工用电安全问题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工种多,而施工方往往管理不到位,因此,容易造成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和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如施工方未按规定编制临时用电方案或方案执行不到位、用电人员未持证上岗或未经培训等;未采用多等级保护措施,如未按照“一台机械、一块控制阀、一块漏电保护”的原则而引发的安全问题;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如电线私拉乱接、未做保护措施、敷设不合理等;配电器具线路损坏老化,如配电箱电缆老化等。


         2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面向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分别邀请业内相关专家讲授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管理知识;推广交流,组织观摩示范性工地,学习同行的管理经验;对工人组织理论与实操考试,对考试合格的工人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对未通过考试的工人坚决不予录用;充分运用BIM+VR技术进行可视化安全教育,突破传统枯燥的教说模式,通过实景演示及模拟操作,利用视觉等感官冲击,让工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2.2加强吊装过程安全控制
         (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人员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疲劳工作产生的操作失误比现浇式混凝土建筑更加严重,因此需要工人具有良好身体状况,并设立合理的轮班工作制度。另外,施工单位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树立安全意识。制定实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惩罚措施,责任落实到人,规范工人的操作,使吊装过程处于安全状态。(2)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控制要点。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施工人员吊装前应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上标出吊点位置,并严格按照起吊要求和安排需要各工种人员进行吊装作业。并按规定定期检查吊具、吊索的质量情况与及时更换。还可用专用吊架来防止预制混凝土构件脱落。(3)高处作业临边围护。据调查,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临边坠落事故有25%~30%的可能发生。因此,为防止临边坠落,可采用外挂脚手架的措施来防止。外挂脚手架前,提前在预制混凝土外墙上安装挂点,并防止挂架脱落采取防脱落措施。在施工中,可用起重机械将外挂脚手架逐步向上提升。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员临边作业的危险程度。
         2.3做好吊装防护,加固临时支撑
         在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关注吊装防护等安全措施,还要对临时支撑进行实时加固,做到随吊随支撑。加固完毕后还要特别对触电隐患进行防控。(1)制定并落实吊装方案。吊装前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构件的部位尺寸重量,制定相应的安全吊装方案。方案中需进行起重能力验算,明确塔式起重机的型号及布置位置。(2)定位预留钢筋。吊装对孔就位时,为了使墙板底孔与楼面预留钢筋顺利套接,避免工人不断摇晃墙板,匍匐在地面用手伸入墙板与楼面的缝隙中进行调整钢筋位置,可以考虑发明一种新型的钢制模具,在下层墙板浇筑时,根据设计钢筋位置,定位预留钢筋,便于预留钢筋与上层墙板的套接。(3)进行安全操作人员需密切观测风力风向,必要时设置缆绳控制构件摆动;超过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严禁起吊作业。吊装时需加强地面与操作室的沟通联系。
         2.4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1)在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工。(2)电工须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由于施工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工作接电电阻应小于4Ω,供电线始末端应重复接地。(3)架空线路应架设在专用电杆上,线路间最小安全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横穿路面时应做暗埋处理。(4)按规定设置用电警示牌、标志牌,维修和搬迁时应切断电源。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也逐渐开始在我国普及,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多不规范、不注重细节的地方,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形势依旧严峻。希望未来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明确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工艺所需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后,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为装配式建筑施工量身定做的、系统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辅助设备,如吊装设备、临时支架等,并且需要加强对进场构件的材料进行检验;建设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预制构配件及材料进行跟踪管理;在进行吊装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倪传仁.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监督管理办法探讨[J].住宅科技,2014(4):59-62.
         [2]雷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标准体系适用性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3).
         [3]吴凤平,徐辉英,卢佳宇,等.PC住宅楼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J].建筑安全,2016(4):1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