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电气安全技术及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李 庆
[导读] 化工企业生产环境融火灾危险性和爆炸危险性为一体

         摘要:化工企业生产环境融火灾危险性和爆炸危险性为一体,而导致形成这种危险环境的原因是化工企业生产原辅料具有特殊性,生成中间体及生产产物具有危害性,同时,化工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也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化工企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首要任务,也是最为艰巨的任务。唯有尽量做好化工企业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安全保障工作,才能保证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安全可靠,促使企业有序进行生产,为化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从而推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化工企业;电气安全;技术;管理
         1化工企业危险区域概述
         在对化工企业进行电气安全工作的排查时,需要建立合理的电气安全工作流程,并且需要对化工企业的相关工作区域进行危险划分和设定,保证化工企业的整体电气安全保障工作。独处不同的危险区域,需要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各种可以预见的危险事故,从而更好的保护化工企业的电气安全,更进一步的使化工企业拥有更加良好的电气运行环境。
         总而言之,化工企业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所以针对化工企业的电气设备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化工企业的电气设备在运行时难免出现线路的问题,所以要针对化工企业电路的问题进行合理的保护,通过对化工行业电路电缆的材料把控,提升化工企业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从根本出发,保护化工企业电气设备的安全。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化工企业的高危区域进行合理的防护,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对化工企业的电气设备防护开展多方面的研究。
         2化工企业常见的电气安全问题分析
         2.1高温的工作环境
         化工企业的生产工作环境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辐射效应,例如,锅炉、干燥炉以及烘箱一同开启时,整个生产车间中的温度有时甚至会超过35℃。
         2.2爆炸性的危险工作环境
         化工企业在生产活动中需要大量的原料,这些原料绝大多数属于可燃性物质,例如,氢气以及煤等原料。在正常的大气环境中,这些可燃性物质和空气中的一些混合物一同点燃后,会立刻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火花会扩散到周围所有未点燃的混合物上面,进而引发更大规模的爆炸,因此,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是非常容易爆炸的高危环境。如若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并未获得及时的维护及安全检查,很容易导致火灾乃至大型爆炸事故的发生。
         2.3导线方面的问题
         化工企业电气工程中有许多的导管和导线,在导线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导管内部空间就较小,会对导线散热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因为一些化工企业没有对电气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有效管理,许多电气工程的实际导线分布情况和预期的设计标准有一定出入。存在的这些问题都会加速导线绝缘层部分老化问题。一旦导线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将降低导线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进而使导线出现破损和漏电等问题。
         2.4导管施工方面的问题
         在进行导管工作过程中,许多工作人员会在没有处理导管管口的情况下进行导管安装工作。没有经过处理的导管管口存在许多毛刺,对导线寿命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导致导线绝缘层划开等。导线一旦出现破损问题,将使得整个电气工程出现短路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明火。
         3化工企业电气的安全技术管理
         3.1设备安全管理
         第一,高温防护的安全管理工作。化工企业在高温环境内的电气设备,均应当提升整体的防护等级,强化高温安全防护力度,加大高温防护的安全管理强度。针对高温环境当中的电气设备,每天进行两次安全检查,以此来保证电气设备具备的散热功能正常运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减少粉尘危害。利用密闭的设备来开展生产活动,如此一来,能够防止粉尘过度地向周围扩散。对那些不能实现全面密闭的车间场所中,在保持正常生产活动的条件下,应最大限度地实施半封闭管理,通过隔离室或是封闭罩等方法,将粉尘和化工电气设备进行充分隔离,防止粉尘的四处飞散。
         第三,对湿度进行有效控制。

在潮湿环境当中的电脑机房和高低压配电室等房间内,必须要安装空调移机温湿度仪器,对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严格而实时的监控,并且,增加安全检查工作的次数与频率,经常使用空调来除去湿气,保持较为合理的湿度。
         第四,防止爆炸事件的出现。在易爆炸危险场所内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选择具有防爆特性的设备。按照环境和介质的差异,防爆电气设备包括I类、II类以及III类;而按照结构型式的差异,则包含了增安型设备以及隔爆型设备等。一旦电气设备内部出现电火花,或者是发生超过正常范围的危险高温,引燃壳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时候,隔爆型所具备的隔爆外壳,可以完全将内部的爆炸压力全部承受住,不会让外壳出现破损;对于增安型设备来讲,是在正常环境下肯定不会发生电火花的一种电气设备,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增加其安全系数,防止设备内发生电火花或者超出正常范围的危险高温等情况,点燃源不复存在,那么爆炸也就随之消失不见。
         3.2安全管理技术
         第一,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结合电气系统的组成,将其分为子系统、元件以及设备等特征,根据实际的需求而对电气系统实施相应的分割,并研究各类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和造成的具体影响,以便实施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升电气系统的整体安全系数。
         第二,事件树分析法。最初是由一个初因事件发展起来的,根据事故的发展历程中,事件是否出现,交替考虑是否成功,之后再将这两种可能性当做另外一个初因事件展开分析,一直到获得最终的分析结果方可停止。
         第三,预先危险分析。这一安全管理技术是在每一项电气操作以前,或是电气设备检修以前,对于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型、发生条件、发生后果等,实施大致的分析,最大限度地发现潜藏的危险。
         第四,安全检查表法。结合具体的检查条款,根据检查的标准及要求,针对已知的危险类型、设计漏洞,和一般电气设施、操作流程、管理工作存在一定关联的潜在危险性及有害性,实施检查与辨别工作。
         3.3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具有最便捷、最基础以及普遍应用的特点。采取检查条款,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就已知的危险种类、设计问题、一般电气设备以及操作和管理等工作中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加以检查甄别。安全检查表可按基本类型、检查内容及适用场所进行分类。当前安全检查表法采用的类型是定性检查表、半定量检查表及否决型检查表这几种。定性安全检查表必须列出检查关键点,并逐一进行检查,检查结果采用“是/否”“有/无”来表示,检查结果不可以量化。半定量检查表是对所有重点赋予分值,检查结果采用总分表示方式,不同检查对象需要加以对比,但问题是检查重点难以获得准确赋值比。否决型检查表是需要对部分尤其关键的检查重点进行标记,如果这些检查重点不满足,检查结果就是不合格的,所以必须突出重点检查。
         3.4预见危险性分析
         预见危险性分析也被称为初始危险性分析,是辨别电气操作和设施维修前系统中存在的危险,简略分析出现条件和事故后果等,尽量评价出其中存在的危险性。
         该方法是一种应用范围相对广泛的定性评价方式。通过预见危险性分析方法,可以尽早发现系统中潜藏的危险因素,明确系统危险等级,提出相关的方法对策,从而避免由于这些危险因素而发生事故,造成较大损失。
         预见危险性分析在找出电气系统操作过程中存在危害和危险影响原因,从而直观地分析出可能出现的事故、危险原因、发生事故的条件、形成的后果、危险程度以及预防对策等,是一种比较直观、清晰、明了的分析评价方法。
         结论
         综上所述,化工企业生产环境无处不存在安全隐患与风险,必须时刻保持最高的警惕性,保证化工企业电气安全。应充分了解化工企业生产环境所有特点,企业生产设备特点及其可能受到的损坏,电气设备特点及其可能受到的损坏,尽量做好化工企业生产电气设施安全保护工作,从而保证化工企业生产全过程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此推进化工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松.石油化工企业电气安全设计分析[J].化工管理,2019(30):138.
         [2]葛安卡.石油化工企业电气安全[J].现代职业安全,2019(6):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