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张永波 姜仁红 吴进 吴珍丰 赵全胜 李彩
[导读]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园林工程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打造更加优质的园林工程,提高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和园林植被的养护过程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养护技术。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植物养护技术
         引言
         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传统的园林施工和植物养护工作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工程质量,阻碍了城市建设的发展。面对当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结合时代发展要求,采取合理措施,促进园林行业发展。
         1 园林工程施工控制策略
         1.1质量管理
         对园林绿化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绿化施工质量管理,结合实际的工程管理经验可知,在进行绿化施工质量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管理内容,具体应对施工前期进行场地处理管理,包括土壤处理管理、种植槽与种植穴的挖掘管理、苗木质量控制以及定点放线处理施工质量管理等,此外最关键的质量控制要点则为苗木栽植时的质量控制。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对土壤进行详细的检测,以得出精准的关于土壤透气性、酸碱度、营养成分等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成分进行改良处理,进行针对性的施肥和消毒处理。根据园林绿化施工现场条件的不同,在必要时也需要进行客土处理。针对种植槽和种植穴的挖掘而言,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要以苗木的根系特点和土球直径大小为依据,做好种植槽与种植穴的距离控制与深度控制。在栽植前需要对苗木质量进行检查,并结合苗木的实际种植方案进行定点放线处理,确保做好明显标识,加强对点、线位置的合理调整与控制。在进行到苗木的栽植环节时,管理人员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要对苗木的胸径、柱形、高度、土球直径等进行复核,根据现场施工要求采用丛植、片植等栽植方式,并且对做好浇水养护。
         1.2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在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其包含的独立工程非常多,而要想对这些独立工程进行统一协调,就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合理的做好施工部署,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且要全面了解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另外,在工程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要与设计单位进行协商交底,以确保施工单位对工程的设计意图和要求有明确的了解,进而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来进行工程施工建设。在进行技术交底时,设计单位的相关人员也要细心地听取施工单位的建议,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工程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相应的修改,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1.3栽植
         (1)栽植乔木时讲究多人配合作业,强调成立栽植作业小组,既可以保证栽植质量,又可以提高栽植效率,达到科学化栽植的目标。例如,苗木置入坑穴后,可以由一人扶直树干,另一人填土,填入泥土后轻提苗木,确保交接处和地面能够保持在平行的状态,确保树根更加舒展,并与土壤紧密融合。然后踩实土壤,继续填土,一直到与地面保持平行为止。(2)栽植灌木时,着重关注起苗的苗床是否湿润,如果比较干燥,要对其进行浇水,起苗时用工具连土掘取。注意用小花撬刨土,栽植后立即浇水或施用薄肥。(3)栽植草坪时,清除地表杂物,使施工工序能有序推进。结合设计图纸堆造地形,边铺边镇压,确保草块和土壤能够紧密结合。
         1.4优化当前监管制度
         在考量成本、施工单位和施工现场的前提下,建立监管制度。在成本方面,对园林建设所需的资金编制具体预算,确保施工质量,降低成本,准确记录资金流向,结合施工计划控制资金投入。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量化考核,选取信用度高、人员配备齐全的队伍,防止出现闲散人员扰乱施工秩序的情况。要保证施工现场人员配置完整,除了操作人员外,还应要求设计人员及时到岗。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沟通,统筹规划园林建设,达到设计目标。


         2 植物养护技术
         2.1除草、修剪养护
         除草、修剪养护工作是园林工程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是及时除草,既能给绿化植物松土,又能保持土壤通风透气,还能促进绿植根系的发育;二是除草尽可能的不用化学农药,以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三是定期修剪绿化植物,通常选则在傍晚进行,此样既能有效预防病虫害,又能减少绿植被灼伤的概率,还能在美化绿化植物同时促进绿植的进一步生长发育。
         2.2施肥管理
         对植被进行栽植,施工管理人员也需要对植物施肥进行管理。对植物的施肥状况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栽植地的土壤状况,确保进行科学的施肥养护,一般要按照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的方式进行。施基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苗木能够进入到正常生长期。在进行追肥时,应参照植物的具体种类、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等确定肥料种类,确保为植物的生长期提供充足的肥料。最后是根外追肥,要结合植物的生长状态及时的喷洒所需的肥料,避免出现营养短缺的现象。
         2.3发展适合园林植物养护的创新性技术
         园林植被养护新技术可以从其灌溉技术着手,主要可以通过 4 种灌溉技术进行说明。一是微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实施于花卉以及乔灌木等本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以满足其水分需求。微灌溉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利用较小的滴头或喷头将植物需要的水分进行均匀且充分施灌,让花卉以及乔灌木等植物能够充分吸收水分,有效节省水资源的利用,提高了水资源在园林植物中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微灌溉技术每次施灌的水分都较少,还能有效提升肥料在植物中的使用率。二是现代化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得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越来越向全自动化方向靠近。全自动化灌溉技术利用施灌机器通过事先设定好的流程进行灌溉的启动或是关闭,在满足园林植物养护过程中水分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工使用率,提高了园林植物灌溉的工作效率。三是液压喷播新技术是针对园林植物的播种而提出的,是将植物种子和所需养料按照比例调配好,再通过机器实施压力喷播到所要种植的坡面区域,较快的播种速度和简单的播种手段使其成为许多园林进行植物播种的主要手段,在提升园林工程的实际效率同时,充分保证了园林绿化面积的分布均匀。四是园林工程进行植物的栽种和养护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使得一些可再生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而通过发展雨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雨水收集网将室外的雨水进行收集并且存储,再经过有效的有害物质或是杂质的过滤之后进入到园林植物的灌溉系统中,当作一些容易干旱地区园林植物的应急资源。
         2.4病虫害防治
         植物在生长期很容易出现病虫害,因而在进行对绿化施工进行管理时,应进行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管理。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苗木的生长状态进行定期的观察,并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作为观察对象,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迹象,包括白粉病、炭疽病、介壳虫等可能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病虫害。当发现相应的病虫害迹象时,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清理烂枝,并采用化学药物进行喷洒,并同时进行通风和透光管理。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园林工程建设。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把握施工主要内容,选取更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同时,技术人员应对现场施工进行有效的指导,显著提升施工效率,确保园林工程建设取得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汤文倩.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
         [2]王晨光,刘洞华.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5).
         [3]魏洪涛.浅析园林工程绿化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S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