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马成栋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发展从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的限制重重转化为现在市场经济下的大解放、大发展,但是随着这样的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队伍不断增加的同时,建筑工程行业自身发展的不完善导致各种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招投标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及时认清并剖析这些问题,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对策,保证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环节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对策
1 前言
         我国的市场经济在最近几年来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在此基础上,工程招投标工作也愈发重要,它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有效对策进一步探索,从而保证整个招投标过程更加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将诸如相互串通、明招暗订等多种违规操作行为彻底避免。
2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完善的招投标法规支持
         当前国内城市化发展推动了很多建筑企业、承包商的发展,与之对应的是如今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在国内法律环境背景下,很多单位在投标技术能力上暴露出了很大的差距问题,法律法规没有弹性空间,而这势必会影响到最后的评标结果。不论是社会招标还是政府招标其实都需要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行为。当前大部分招标项目都没有明确标准以及规范,如医药购销、产权转让、土地出让等。这些项目需要尽可能地扩大招投标范围与领域。但是因缺少完善的招投标法规,所以最后的招标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出现了很多质量层面的问题。
2.2缺乏健全的招投标运作机制
         建筑工程单位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尤其是对合同和法律都有充分了解和充足知识的人才,而且很多时候,即使有这类的人才,他们对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也缺乏全面的认识,工作时不能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因此很容易造成标底不准确的问题。此外,我国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不乏泄露标底和串标等诸多问题,这些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招投标文件的公正性。而且在我国,很多施工单位会为了达到中标,进而促进自身企业发展的目的,就压低报价或者恶意投标,严重影响了投标文件的合理性和公信力。
2.3未严格监督审查投标单位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很多企业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比较关注工程项目的报价,未实地考察投标单位的投标能力,没有到实地勘察投标单位的技术水平、设备和管理的相关情况,在未仔细考察这些问题的情况下,会对投标建筑企业带来很大影响。同时,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投标单位的标书作为重要依据,在过去很多投标单位编写标书的情况直接关系着投标单位的实际能力,很多能力不足的施工企业会抓住这一漏洞,安排相关人员代写标书,但很多代写标书的人员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能够编写出完整的标书,导致施工企业不具备施工能力,而招标单位单纯地凭借标书确定施工队伍,会留下一系列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隐患,招标单位需要全面考察施工企业的各项情况。
3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对策探讨
3.1规范完善对专家的管理,避免减少出现假招标问题
         在选拔评标专家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经验(工程建设项目技术、经济、相关专业等)丰富、理论水平高,熟悉评标业务。设立专业人才库,并按照各个专业设立不同的专业子库。在具体评标时,如专家发现本人与其他对象(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之间存在利益方面的联系,就需要主动退出评标。

而在评标过程中,应单独展开评审,并评标方法与招投标文件的要求严格落实;诸如倾向性、引导性、诱导性的见解不允许出现在评标过程中,也不能对其他评委的评审意见产生影响,同时协商评标也是一律禁止的。评标应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下进行,如果发现在评标过程中有违法违纪的情况出现,需立即向交易中心举报,或者向有关监督与监察部门报告。投标文件只能在评标会场,不能离开;不论什么时候也不得把评标内容透露给外来人员,当然也不能让他们知晓针对某一标书评标委员会成员给出的具体评审意见;也不能在除评标用纸以外的地方记录、抄写与评标有关的内容,也禁止夹带;结束评标后,不得对评标用纸进行复印,或将其带走。
3.2优化评标的方式方法
         为了更好地降低招投标过程的风险,在实际的评标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项目的类型采用不同的评标方法,例如对于一般的施工项目而言,评价工作主要是针对项目技术内容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是否存在施工实际成本超过招投标文件提供的报价现象,并结合报价资料以及技术方案等判断其合理性。对于技术较为复杂的项目而言,在评标的过程中应当以综合性评估的方式为主。在评估的过程中,评分占比可以是以商务部分60%、技术部分40%的方式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招投标文件当中禁止一切可能呈现“量身定做”的条款,并对一些条款进行评价,将评价的方式以及具体的标准文件采用规范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评标的时间方面,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性、价格、参评企业的情况等作为基础定制评标的时间。普遍评标时间都需要在2个小时以上,假设评标任务较大,则应当适当延长。评标必须采用量化评估的原则,为了确保其规范性,技术性的建设项目需要从项目的成本、规范等方面着手,按照项目实际状况考虑工程的繁琐性,优化评标方法,从而更好地优化投标评分制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暗标法的方式进行评估。暗标法其目的在于强化评估的合理性与竞争性,暗标评估之前,需要对所有文档进行标记,并确保无法通过文档寻找到投标者,这也是确保该评标方式公正、合理的前提,杜绝徇私舞弊的现象。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有监督人员或公证人员参与,在评标完成之后,需要封锁结果,只有在公布中标结果时才能够公布。
3.3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招投标工作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投招标工作中,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招投标工作信息平台的创建,有利于招投标工作的开展朝着更加标准和规范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提高招投标过程中的透明度,节约人工及时间成本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招投标工作的电子化,可以大大减少围标、串标的现象。招投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显示在电子信息系统之中,这就为事后检查提供了证据。
3.4进行严格的监督
         招投标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是监督机构的监督与管理。第一,强化对招投标申请的管理。在组织登记活动的时候,统一进行,并配合相关人员对投标人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另外,工作人员收到投标人的资格证书以后,先要报送到招标中心进行登记,并做好备案要,方便进行有效的监督。第二,现场开标活动的合理监督。在招标办公室合理监督下,对招标文件进行宣读,并现场审核相关资料。另外,现场对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进行严格的审核。如果考察不合格,則要取消投标资格。
4 结语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因为建筑行业过于庞大,某些人思想觉悟不高有以不正当方式追逐利益的心态,再加上监管不到位,导致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不少不良现象。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改善优化,完善监管体制、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评审队伍的综合素质,放弃以“低价”为最终衡量标准,有利于投招标过程的顺利进行,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奕.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若干问题及措施[J].门窗,2018(3):54.
[2]潘红梅.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8):155~156.
[3]廖春花.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9(2):158~159.
[4]李平.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7):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