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建设内容。同时在进行混凝土项目建设时,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浇筑作业的质量,会对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也会对工程的建设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施工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时,必须做好混凝土浇筑环节的管理,并且选用正确的施工技术,才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性能,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顺利开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概况
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是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混凝土开裂主要原因是降温收缩及干燥收缩时,由于约束条件的存在导致了拉应力的出现,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出现裂缝了。当混凝土处在无约束状态下时没有拉应力,即使再大的收缩也不会出现裂缝。
混凝土浇筑凝结后有一个升温和降温的过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小,抗拉强度低而抗压强度高。混凝土升温时体积膨胀, 形成压应力,不会对混凝土造成有害的影响;降温时,混凝土收缩形成拉应力,常常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形成裂缝,破坏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由于混凝土松弛可以抵消应力,在混凝土硬化初期应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减慢降温的速度。
2、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合理,容易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竖向的、水平的、表面的、深进的和贯穿的各种裂缝,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这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这么几种:(1)混凝土保护层过厚,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加厚,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2)混凝土浇筑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3)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使得在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4) 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使得混凝土与大气接触的表面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5)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水和水泥用量,或因其它原因加大了水灰比,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使得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裂缝。(6)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接头部位处理不好,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7)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 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8)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9)施工前对支架压实不足或支架刚度不足,浇筑混凝土后支架不均匀下沉,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3、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3.1 进场原料的检查
混凝土的质量取决于原料的质量,只有从源头上把关,才能够为后续工程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要对混凝土原料进行质量控制。组成混凝土的原料主要有水泥、砂子、钢筋以及石子等,对这些原料的生产厂家、批号、包装的质量等等都要严格控制,选择符合施工标准的原料。在做施工图纸的时候,应该将施工中所要用到的材料规格、型号以及数量等标识清楚,这样在采购的时候就可以有参照的依据。在原料进场之前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对于原料中应该具有的相关质量指标都要全面的核实,经确准合格后才准许进场。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原料,一律不得进场。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记录工作,建立表单,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只有从源头上控制住质量,才能够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的质量保障。
3.2 混凝土搅拌
在混凝土搅拌之前,应该严格掌控混凝土中各种原料的配合比,合理控制各种原料所占的比例。在配比的过程中,对于各个原料的性能都要了解清楚,然后根据其性能和所应用的部位进行不同的调配,以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发挥。
如果是在雨天进行的话, 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含水率的变化,加大对含水率的检测力度,确保其符合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对于混凝土中外加剂的填入,要谨慎行事,严格控制误差。这些工作都是在混凝土搅拌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够为搅拌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搅拌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均匀,注意时间的掌控。
3.3 输送混凝土
混凝土的输送是确保工程能够顺利不间断施工的保证,只有保证混凝土的输送质量和效率,才能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保障。在施工现场,应该配备至少拖泵和移动泵。混凝土拌合地的选择应该尽量的靠近浇筑地,降低输送途中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在混凝土输送的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保持其流动性。在安装泵管时,应该对泵管的清洁度进行检查, 尤其是在泵管的转弯处更要认真,检查是否有混凝土的残留,如果有,一定要清除干净,防止在泵送的过程中发生堵塞。检查管道的接口是否密实,防止在泵送的过程中发生漏浆和跑浆等现象。在泵送的过程中,要有专人看管,防止在输送中有大块的石头堵塞管道。在泵送之前,对于泵送过程中易损耗的零部件要多准备一些,为泵送时出现故障可以及时更换,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如果在泵送时,需要停止运转,要采用倒泵的方式,以保持混凝土的输送不会产生故障。如果因为机器发生故障,要及时启动备用机器,保证混凝土的供应。
3.4 振捣要求
混凝土从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能超过两米,若浇筑高度超过三米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比如用溜管或串通的方式,在浇筑混凝土时分段分层持续振捣,而浇筑高度主要取决于结构特点和钢筋的疏密程度。通常是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一点二五倍,但最大不得超过五十公分。若采用插入式的振捣器, 则应快插慢拔,并均匀排列插点,逐点移动顺序振捣,不仅不能遗漏,还应均匀振实,移动间距小于等于振捣作用半径的一点五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五公分,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 以确保振动器的平板已经将振实部分覆盖完整。也就是说,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与质量标准相一致;在混凝土入仓过程中,应避免对混凝土的粘聚性造成破坏,均匀地完成混凝土入仓过程, 煤层厚度约20-30 公分;振动棒应快速进入到混凝土的内部,然后缓缓提出,以确保混凝土中的气泡均匀返出,而混凝土表面则不会产生气泡。
3.5 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工作。养护工作是混凝土施工技术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我国通常采用的养护方式有两种:自然养护和标准养护。在养护时间段,保证混凝土处于饱水状态,在饱水状态下,水泥水化速度可以达到最大值。对于保温材料,在夜晚时要保证覆盖的严密性,避免混凝土出现暴露情况。对于该地块Ⅱ标1# 楼建设项目,必须做好混凝土养护的工作安排,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4、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利益,更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通过关键技术的合理把握,从而确保建筑施工中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更好地为国家基础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霍启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16):43.
[2]李微.基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3):168.
[3]赵俊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48-49.
[4]胡灿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4):44-46.
[5]王娇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