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相关技术的管理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全面的管理、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一些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等等,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策略探究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加强内部调整,引进相关的科学设备和技术等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建筑企业的有效发展[1]。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些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等等,并且无法正确使用先进的科学设备,以至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并且建筑企业在相关技术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全面的管理,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施工技术的水平和效率。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复杂,相关建筑技术的难度也在不断上升,很多建筑工程施工越来越注重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等,并且在许多施工环节中需要进行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并根据管理制度的实际情况完成建筑工作,从而有效保证建筑施工的适量,更好地促进建筑企业的有效发展。其次,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因为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进行质量管理,很容易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建筑企业和相关施工人员应该加强保证施工质量。
2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没有严格把控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在当前激烈市场竞争背景下,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减少成本投入, 经常会存在使用不合格材料,或者施工中偷工减料的行为,这导致工程项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可能会由于工程验收不合格而返工,反而增加了成本投入。企业材料采购人员还与供应商之间存在不良交易行为,没有在材料质量上严格把关,导致假冒伪劣材料进入了施工现场。
2.2 施工管理方式落后
很多建筑企业都缺少良好的施工管理方式,在施工现场没有形成科学的制度方案,施工管理方式落后,没有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也缺少对施工项目的严格监督审核,导致建筑施工中出现了各种乱象。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施工进度,也对施工质量缺少足够的重视,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流程规范的操作,容易出现偷工减料问题,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3 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多数企业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一般都是私人个体企业,管理比较松散,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直接导致管理效率严重降低。由于缺少科学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导致施工中存在各种不合理的行为,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从而对整个施工产生不良影响[2]。
2.4 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会对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现在多数一线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低, 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缺少专业的施工技能,在实际施工中也经常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对于施工图纸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建筑企业也缺少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3 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途径
3.1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有效开展。
所以,建筑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且加强对施工技术工作的管理,根据实际的情况将科学生产技术有效应用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3.2 加强施工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务,只要保证安全施工,才能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相关安全意识,建筑企业也应该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进行相关的安全管理,科学设置安全管理防护措施,并且在一些比较危险的施工区域贴上安全标识,从而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尽量减少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积极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使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明确安全的重要性, 进一步避免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应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对脚手架等等施工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从而更好地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加强对施工技术水平的管理,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从而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3.3 加大对施工材料监管的力度
针对相关企业,其应当不断积累经验与教训,在充分结合技术应用特征以及相关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各样的管理工作, 令所有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在对原材料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对材料采购环节以及应用环节做好严格的把关,在实际选购期间一定要对原材料质量做好全面、细致的检查,倘若发现其中有问题, 一定要重新检查,避免影响材料的使用质量。在应用原材料期间, 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质量做好全面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两种手段开展相关工作:一种是动态化的质量检测手段;另一种是监督方式,目的是充分保障原材料满足既定标准,为日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4 加强施工后的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应该加强相关技术管理,从而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结束之后应该利用科学手段对各项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将得出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如果存在不符合要求的质量问题应该进行及时的解决。
3.5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相关技术的管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因此,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该更进一步了解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对先进的工程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应用。其次,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应该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因为在信息时代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加快速[3]。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施工技术进行充分的管理,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企业对施工技术的科学全面管理,进一步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施工管理对工程建筑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应从施工管理这方面入手,使人员分配更加明确、施工技术更加专业。借鉴成熟的经验,发现传统管理的不足,打破传统管理的局限性,不断创新与完善,从而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新刚.论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居业,2019(09):176+179.
[2]张云景,孙献闯,周丙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研究[J].居舍,2019(25):187.
[3]纪鸣翠.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26):155-156.
[4]陈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之道研究[J].科技风,2019(24):121.
[5]朱海军.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分析[J].门窗,2019(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