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王金花
[导读]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使用效果。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信息化管理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
         现在已经进入21 世纪20 年代,中国的信息技术一直在进步,以后只会更加发达,绝不会退步。21 世纪,最缺的是人才,在人才中,最稀缺也是最珍贵的就是懂得信息技术的人才。信息技术已经贯穿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建筑领域也毫不例外。有了信息技术,使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变得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变得更加精准。
         1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1.1 建筑工程管理的业务十分多样复杂
         建筑工程管理的一大突出特征就是管理的对象十分广泛,因此有着十分多样的管理业务。比如说,经营业务方面,可以细分为预算业务、市场营销业务、财务会计业务等等;生产业务方面,可以细分为投标管理业务、招标管理业务、成本管理业务、质量管理业务,等等。其中,建筑成本管理业务最为复杂,因为建筑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两类,这两类均有很多明细科目;而且,建筑合同的管理也有许多复杂的流程,如报价管理、签订管理、执行管理、归档管理,等等。举例来说,在句容碧桂园凤凰城地块九的建筑工程管理中,交楼节点不一,工程跨度较长,而且涉及室外市政供水、供电的难题。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1.2 信息技术有助于解决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孤岛现象
         建筑工程管理一般由建筑公司来开展,而建筑公司一般都规模较大,部门较多,而且与公司外部的企业有着复杂的联系。然而,建筑公司内的部门之间往往难以共享信息,更不用说与公司外部的企业共享信息了,这种现象就叫做“信息孤岛”,会导致建筑工程难以顺利开展,给建筑公司带来损失。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够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并且提高共享信息的质量。
         1.3 信息技术有助于实现工程管理目标
         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实现工程管理的实时目标、全方位目标。所谓实时目标,是指建筑工程细分为若干小工程后,各个小工程的目标。信息技术在此可以制定这些小工程目标,并实时监控完成的数量、质量,从而控制建筑工程的进度,并且节省了工程管理人员的沟通时间等资源。全方位目标包括人力、材料、设备、环境、进度等多个方面的管理目标,而信息技术能够比较方便地管理。从整个建筑公司的高度来看,信息技术还能用在制定预算、监控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等战略数据规划。
         2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2.1 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有限
         将信息技术融入建筑工程管理层面固然能够改善传统管理上的弊端,但是建筑工程的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和混乱,管理模式也比较单一,使得管理人员在没有对信息技术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展开工作,认为管理工作无非就是收发邮件和上网,缺乏将全部的调度资源和工作流程正和岛一起的工作能力,这使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2.2 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薄弱
         从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应用程度来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不足之处,如相关制度设计不完善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网络资源共享和传递机制无法实现配合,依靠互联网能够实现的工作却成了单机操作。而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或是计算机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的应用上受到了限制,并没有使信息技术发挥出其实际作用,如工作人员利用信息技术知识网络材料或是发布信息,仍然是以人工开展为主,无法使企业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也无法展现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使企业发展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3 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3.1 大力引进高素质网络信息技术专业人才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大批的新型人才的引进,人才是实施此项工程的基础。企业若想实现信息技术型人才的大批引进,可以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让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在结束学业后直接来本企业上班,既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还能让企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对于新入职的网络信息技术工作人员要开展就业岗前培训,重视员工的绩效考评,采取奖励或惩罚机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企业的老员工,企业要随着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工作开展的深入,不断更新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强化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更新传统的管理观念,使老员工尽快掌握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3.2 完善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信息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要使所有的工作人员有一个确切的了解,然后再制定出相应的工作管理方案,促进信息技术的优点最大化。例如,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实时保存工程的数据信息,有效避免数据信息外泄。其次,在实现网络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和平台多层化的工作层面上,也要重新制定相关标准,保证信息技术运用的系统性与规则性。
         3.3 强化工程管理的适应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涉及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也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施工难度增加。如环境因素对建筑材料的运输,施工中建筑材料不到位会直接耽误工程进度,扩大企业的成本投入,类似这样的客观因素我们无法避免,但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变动参数实行合理化设计,做好数据分析,强化数据分析的正确率,避免由于客观情况出现变动的问题。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4 统一建筑公司的各种数据信息
         为了避免信息孤岛带来的各种问题,建筑公司的数据信息应当统一。比如说,建筑公司所用的许多设备有不只一种名称,这会造成管理中的小小混乱。因此,建筑公司应当在建筑工程管理软件中统一同一设备的不同名称,以便管理。此外,建筑公司中,所有使用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的人员在上传、查看数据时,也要使用统一的基础数据、编码,比如客户编码、供应商编码、分包商编码、物料编码、组织编码,等等。只有这些数据编码都统一了,建筑公司内部才能建立数据中心,从而共享信息。
         3.5 增强建筑公司员工的信息化意识
         建筑公司的信息化,归根结底,要依靠建筑公司的员工来实施,因此,为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建筑公司需要增强公司员工的信息化意识。首先,建筑公司的领导人员要带头增强信息化工程管理的意识,进而向整个建筑公司的员工来宣传,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比如说,句容碧桂园凤凰城地块八二标段的工程管理中,各个工序需要穿插施工、协调管理,那么各个工序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就都要通过信息技术工程管理软件来协调各项工作,比如编写施工方案、一起审核图纸、技术交底、竣工验收,等等。
         结语
         随着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都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了。不过,要想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曾锦源.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02):186.
         [2]韩宇.现代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11):229-230.
         [3]王建国.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J].科技资讯,2019,17(32):88+90.
         [4]王晨光.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0):17-18+20.
         [5]吴菜芳.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居业,2019(10):87+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