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陈胜
[导读] 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刷新,

         摘要: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刷新,建筑高度较高的楼层均会因建筑功能或结构功能要求设置地下室,地下室的设置也可为整个建筑物提供嵌固端以确保建筑物结构整体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由于建筑物的地下室与地下水接触较多,因此在地下水压力的影响下建筑物地下室容易出现渗漏水现象。一旦建筑物的地下室出现渗漏水现象,那么整个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势必受到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
         1 工况概述
         某项目,地下一二层的总建筑面积96290m2,该项目紧邻海边,高程5.2m,其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实测水位高程为0.57~2.79m,建筑基础底板绝对标高是-6.2m,底板上有多个深度不同的集水坑,最深槽底的绝对标高为-10.15m。在对本工程施工前应当做好准备工作,加强整体规划设计以及地质勘查,对地下水标高进行准确定位,根据勘查所得的数据信息对渗漏水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确定防渗漏施工方案。
         2 建筑工程项目地下渗水的原因分析
         2.1 地下水位的预估和测量有误差
         在进行房屋建筑地下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前期必须要注意对地基和地质条件的调研和勘察,也就是要合理化房屋建筑地下工程的埋深工作处理。而且对于不同区域的建筑施工而言,外部环境因素和地形因素的不同,使得其地下水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如果在进行房屋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前期阶段,并没有精确测量地下水位,或者测量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造成严重的误差, 就会影响对房屋建筑地下工程地基的建设,从而增加了地下空间出现渗水和漏水现象的可能性。
         2.2 施工材料问题
         在采购防水材料前,材料采购人员和技术人员要认真考察防水材料的质量问题,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防水材料。在防水材料进场过程中,严格检查材料质量问题,核对材基本料资料信息和质保资料信息,并及时送检,保证材料的质量,没有残次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旦发现材料出现问题,就应当及时更换,因为地下防水施工完工后,材料难以更换,会给建筑物留下永久性的安全隐患。
         2.3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接缝技术未按照规范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接缝技术是应用于地下室防水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加固密封技术,其可以抵挡0.3Mpa 大的净水压力,换算成水压大概有30m 的深度。但是若卷材接缝在粘结过程中出现了密封不严等问题,便会失去其特定的作用,使得SBS 防水层失去了保护能力,从而导致了水体流入。
         3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策略
         3.1 地下工程顶板的防水处理
         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施工前,为保证施工质量首先应进行基层找平处理,防止顶板上出现鼓包或者是石子松动影响到后续施工。基层处理好以后应进行淋水实验,找到渗水的地方后进行重点处理。当防水基层完成后便可进行防水施工,防水卷材的铺贴方法应根据顶板基层的结构类型、干湿程度等实际情况确定。开始铺贴后应先进行细部构造处理,对容易渗漏的薄弱部位用密封材料或附加卷材做增强处理,大面铺设时卷材应展平压实,与下层黏结紧密,确保卷材的铺贴顺序和搭接宽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并做好防水层末端的收头处理。另外顶板的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间宜设隔离层,机械回填时保护层的厚度宜大于70mm,人工回填时保护层的厚度宜大于50mm。为保证防水保护层的整体性,应在混凝土中加设钢(丝)筋网片。
         3.2 地下底板的防水施工
         地下底板的防水施工也是地下结构防水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 应当结合地下结构的基本特点,有效保障防水施工的基本质量:
         (1)防水保护墙:地下底板的防水保护墙具有永久性,其位于地下底板的垫层之上,由衬砌作业完成;为了确保其整体结构的稳定,应当在进行保护墙施工的过程中提前预留出防水层与找平层的厚度,同时,也需要进行回填工作。


         (2)清理基面表层:与地下顶板的基层处理一样,这一过程也需要借助于铲刀、扫把等工具,以提高基层表面的清洁度,并将其控制在平整的状态,为后续的施工作业提供便利。
         (3)附加层施工:附加层施工的主要区域位于地下底板的阴角、阳角等细节位置,旨在提升这些部分的稳定程度。在确定卷材应用及正式施工之前,需要找准这些细节部位的位置,之后在确定最终的卷材类型及具体用量,通常转角两侧长度要被控制在250mm 之上,而相对脆弱的甩茬位置应当多铺设一层卷材。
         (4)弹线: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卷材宽度对搭接的尺寸缝进行预留,进入铺贴卷材基准线弹线环节后将卷材搭接边的长度控制在100mm 以上,并根据基准线培养铺贴卷材。
         (5)为了提升建筑地下防水处理的效果,可以选择厚8mm 的SBS Ⅱ型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材料进行辅助施工,通常情况下铺设的厚度以两层最佳。首层铺贴一般采用湿铺法,该层铺贴卷材和第二层的卷材之间可选择热熔法铺设。
         (6)保护层:最后在底板上铺上一层保护层,这样能够基础建筑物的防水效果。保护层选用的材料是细石混凝土,在铺设保护层的时候,一定要把建筑物的底板铺满,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接口。在铺好细石混凝土之后也需要用砖块压实并封闭,这样可以达到加固防水效果的功能。
         3.3 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处理
         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处理主要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进行防水基层的处理,在施工之前要确保防水基层的完好,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防水基层出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确保外墙结构的光滑完整;其次要对底板防水的甩茬位置进行处理,在一般的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将各个连接位置的卷材揭开,然后对揭开位置进行清理以及修补。对于底板防水的甩茬位置处理好以后要及时的刷涂基层处理剂,并弹线留出搭接长度;再次就是进行附加层的处理,一般情况下附加层的宽度控制在500 毫米,附加层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大面积的防水施工;后进行保护层的施工,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将建筑物外墙的分段水流展开保护层的施工,然后进行总体的保护层施工。
         3.4 地下卫浴防水技术应用
         ①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把关,一方面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材料供应商要提供材料的合格证明和质检报告,保证材料的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相关的标准,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要进行清退。在给排水管材的规格型号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的确定,无论是主材还是配件都要符合施工设计要求。②在施工中卫生间的高度要低于其他内部空间高度,通常都在5cm 左右,切忌将卫生间与其他内部空间高度做成一致。③卫生间分隔墙底部的混凝土导墙要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采用水泥睡着石棉进行封闭作业,确保卫生间管道与预埋套管空隙被填充密实。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地下室建设质量,并会对地下基础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产生莫大的影响,甚至还会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直接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出台的《地下防水施工技术规程》中已经明确规定了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应该采用的材料标准和具体的施工流程。为了全面确保建筑工程地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要求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环节中始终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建筑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不断更新自身的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军位置。
         参考文献
         [1]张为政.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3):29-30.
         [2]韩志贤.试论建筑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2):110.
         [3]徐煜.地下建筑工程密封防水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8(34):111-112.
         [4]麻黎.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92.
         [5]吴磊.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策略研究[J].居舍,2018(3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