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行业的施工中,精度控制一直都是施工单位比较重视的问题。但是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工程测量精度不够准确。因此,对于其中不足的地方,应该从事出发,对其进行改进。精确的工程测量技术能够使建筑工程按照规划方案实施,如果测量不精确,很容易导致工程返工或者出现浪费建筑原材料的问题,对于工程造价成本的支出也会更多。因此,精度控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关键词:精度控制;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
前言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精度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精度的控制,有利于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更加准确,对于工程的质量也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在建筑工程进行精度测量时,精度控制不够准确,就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在施工与图纸的设计存在偏差,如果偏差过大,将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造成影响。因此,在对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实施中,一定要确保精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精确性。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虽然被在建筑工程中一直存在和使用,但是仍然在精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对建筑工程中的精度控制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对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决。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精度控制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能够对建筑工程在精度控制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1精度控制的必要性
1.1工程规划阶段
工程建筑中的规划工作必须要有序的开展,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工作,规划环节如果有问题,会影响后期的施工,准确控制这个阶段是整个工程施工当中的主要环节。在规划阶段,首先需要进行工程测量,要求工作人员对于现场施工情况全方面的进行测量,经过测量所得的数据,对于整个施工规划设计,作为一个主要依据。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整体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依据,一些公共设施规划也是主要依靠它来进行设计,对于后期的建筑工程数据,有着直接关系。测量精度控制对整个建筑物环境是有着非常重要影响意义,如果测量数据出现误差,会让整个后期规划设计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在建筑拆迁过程中出现一定的误差,没有必要进行拆迁的建筑物,而迁进了拆迁范围,造成拆迁范围太大,还会出现一些不需要进行平整的土地,而被平整掉,只要造成了资源浪费,测量精度的过度,而导致了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所以合理控制测量精度,对于整个工程的后期工作,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1.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进行工程测量,它的目的是服务于建筑施工工业,这个阶段对于整个工程的影响占了1/4左右。建筑工程包括有民用和商用等不同的性质,在进行测量时,也有着自己的要求,民用建筑工程测量精度相对要低,工业建筑需要完工后进行一些设备安装等一些工业活动,在测量精度上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建筑施工现场规模都不一样,根据实际要求,也存在着很大差别,所以在施工阶段,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实际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测量精度,还有在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控制点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整,这样可以确保测量误差,是在技术规范的范围之内,确保施工质量和建筑的安全性能。
1.3经营管理阶段
建筑工程进入经营阶段,控制测量精度的目的,是及时寻找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整体工程的检测,保证后期的运行以及正常维修。在这个时期进行精准控制,对于整个施工工程的影响占了一半,这时期主要是对工程进行检测,检测建筑的变形情况,确保变形是在技术规范以及安全的要求范围内,这样才可以保证业主与居民的安全居住以及使用。
2提升测量精度的技术措施
2.1制定完善的测量方案
工程设计阶段的测量是整个测量工作的最先工作,设计单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测量,一定要保证人员的专业性,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测量。测绘人员首先要确定整体的测量方案,同时也要了解施工导线控制网,根据建筑测量标准来进行工作,把测量所得的数据,详细的提供给施工方,让施工单位可以顺利地开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把施工当中的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测量精度,按照一定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测量技术,制定出一个最合理的测量方案。施工过程当中会进行详细制定测量方案,对于施工要不定时的进行测量,认真完成每个环节的测量工作,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并且针对性的进行解决。根据设计方案当中的重点工程,做针对性的全方位测量,对于在测量过程中数据波动相对较大的环节,一定要对数据进行反复校正和复核,这样可以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对整个测量工作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2.2合理利用先进的GPS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我国的建筑施工测量领域上,就采用了这个系统,同时也在GPS系统基础上,而创新出RTK测量技术。GPS定位技术和RTK测量技术,对于测绘范围有扩大效果,对于数据精度有所提升,全方位的进行数据采集,把所得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在建筑测量过程中,使用GPS技术,需要注意施工基准站、建设流动站系统、科学布置测绘点几个点的选择,测绘人员会通过定位系统对整个施工范围内做多次测量,这样所得的数据更加详细。在整个GPS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基准站坐标和坐标参数的转换,这两项会导致测量精度出现误差等。基准站设立位置一定要保持准确,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测量精度。RTK测量技术可以实时的对流动站的坐标做出精准位置,精准度达到了两公分左右,这样就提升了建筑工程测量精度。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是动态性的,测量工作贯穿整个工程,测绘人员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工作态度,有科学务实的意识,充分的运用GPS技术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实时测量,RTK测量技术的使用,建立三维坐标系,来控制整个工程测量工作的精度。
2.3GIS技术的合理应用
简言之, GIS技术通过 RS遥感技术获取空间信息数据,再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专业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将数据转换成三维可视的状态进行显示,再应用于 GIS中。GIS系统可实现一体化测绘,测绘遥感技术可实时采集数据,专业数据分析系统可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可有效提高建筑物测量精度。
GIS系统通过扫描矢量化数据,数字摄影技术分析施工场地,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实现了施工过程的一体化测量,提高了测量的实时性,从而提高了测量工作的精度,从而使测量人员能够根据测量数据,完善测量方案,保证测量精度。
2.4增加控制网点的监测和复测
国内许多工程测量采用的是控制点铺设的形式,为了提高测量工作的精度,应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采用不同的控制点铺设方案,并加强对控制点铺设的复测和审核。如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可铺设三角网。在城市地势平坦,建筑物集中的地区,宜采用建筑方格网。
确定施工测量控制点后,要对原设计控制点进行复核,通常采用坐标校核与方位校核等方法。座标校核方法主要是对原测控测量点进行多次测量,计算 GPS网约束平差,对比前后的测量数据,检查其是否符合建筑物测量所规定的误差范围,采用复测和复核的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
结语
在当今建筑工程施工中,要确保工程测量技术的精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就要通过多种多次测量以及先进测量工具测量的方式来测量。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精度控制方面的问题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企业的精度测量人员来讲,不断充实自己,掌握更多的精度控制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工程施工中将精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李为民.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224-225.
[2]张建媛.浅论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