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是工程整体结构安全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施工时,应提高对梁柱节点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并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能达到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不留安全隐患。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柱;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现代进行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在浇筑养护、拆模后容易发现有明显节点裂缝、施工冷缝问题,由此对于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要求由此提升[1]。为了使梁、柱节点混凝土裂缝问题得到明确,需要在施工中对其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问题后,在具体施工中进行优化。
1 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原因
1)在梁柱节点位置上,混凝土强度等级具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在水灰比、水泥用量、用水量上也不尽相同,这里的等级差异较大是指差距两个等级以上的情况。框架柱在体积上较大,水泥使用量更多,所以水化热反应更剧烈, 具有高低强度等级差异的混凝土,在收缩性上也具有差异,进行交接的位置裂缝情况容易发生;
2)柱子之间的断面相对较大,所以在刚度上更大,梁截面更小, 受到柱体约束相对较大,限制了梁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更容易;
3)配合比之中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水泥用量相对更多,坍落度、含砂率、水灰比也相对更大,从而使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交界的位置容易有裂缝产生;
4)现浇梁板过程中,梁是位于板下的,在上层进行保养的过程中,板容易吸收水分,梁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养护,从而使梁内外部分都发生了不均匀的收缩现象,导致梁结构两个侧面产生裂缝问题;
5)实践中存在梁结构侧面水平方向构造钢筋相对过少,以此使梁的收缩性裂缝产生[2]。
2 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梁柱节点位置与梁板分开进行浇筑过程中,如果现场组织措施并不严格,在结构交接的位置容易有冷缝的出现[3]。为了使梁柱节点位置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在进行设计时就须要对现实中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充分的考量,进而使施工的流程尽可能的得到简化;施工单位在正式施工前,必要对设计意图完全掌握,进而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
2.1 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整体混凝土结构之中,对于水平、竖向的构件需要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合理的进行取值。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竖向构件方面的强度等级应尽量减少类型,和相同类型的构件在截面的变化上要保证同步、错层。水平构件在进行强度等级的确认过程中,要保证与相关的标准及规范相符,与竖向构件之间能够配合,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便利条件,使建筑中梁柱节点区单独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情况减少。
2.2 钢筋施工
在进行梁柱钢筋梁内钢筋搭接的施工中,若是建筑水平、竖向构件浇筑施工时分开进行的,混凝土施工缝在梁底截面进行设置,可以在梁高度范围之中进行梁柱钢筋的搭接。进行搭接的接头段要在梁柱交接区域的外侧以及梁体的顶部进行设置,进行搭接的过程中长度要在1.5LaE 以上,同时外侧柱体纵向钢筋伸入到梁体内部的截面不能较之柱体总体钢筋纵向截面的65% 面积。
而在梁柱钢筋柱顶搭接的过程中,搭接的节点区域中,要基本达成直线段的要求,因为接头面积百分率达到100%,同时位置是在高应力的区段之中,钢筋下伸搭接的过程中,搭接长度要取值为1.7LaE,主体的钢筋在伸到柱顶的后向节点中,要进行弯折后直接切断,水平段在投影的长度上要在12d 以下。
在进行框架结构顶层的节点进行钢筋搭接时,一般选择梁内搭接的方式,若是屋面梁宽度和柱宽度的差距较大时,这一方法则不适用,伸入梁中柱外纵向钢筋截面的面积无法达成要求,在该情况下可以选择柱顶搭接的方式。不过也要注意到在应用柱顶搭接法的过程中,不能适用扁梁结构,该结构的梁宽比柱宽更大, 扁梁钢筋会出现柱内搭接难以实现的情况。选择桩顶搭接的情况下,如果水平与竖向构件的浇筑分开实施,那么混凝土施工缝要在柱上部、梁底截面下处进行设置,由此会导致施工缝周围与柱体中部相对接近,由此便使柱体如进行了两次浇筑,对于柱体之后的力学性能有不利影响,所以在桩顶搭接这一方法的应用中, 要选择水平、竖向构件同时进行浇筑。
2.3 模板施工
高层建筑梁柱节点在进行模板施工的过程中,如果现场进行散拼、散支,会容易大致尺寸偏差问题的出现,也有表面平整度、拼缝难以达成要求等问题,不能够为节点中杂物清理、箍筋调整提供方便。所以在进行模板支设的过程中,要和节点箍筋绑扎顺序相结合,进行梁底模板装设以及梁底筋穿过后,在进行节点箍筋绑扎之后再进行节点模板的安装,梁宽度范围之外节点模板可以选择定制模板的方式进行改善。在进行应用中,要清楚各个节点中的梁柱以及楼板规格、位置关系,对于节点需要分类进行编号;按照编号进行节点模板制作图的制定;由熟练的木工作业人员,根据制作图进行模板预制,同时按照编号进行标注;跟踪施工进度,现场进行节点模板的安装。
2.4 浇筑施工
为使得梁柱两个结构中具有等级差异的混凝土能够在相同浇筑面中得到交接,需要对流水段浇筑组织的过程中,按照浇筑整体的宽度、浇筑的整体速度,对梁柱节点、梁板节点中需要浇筑的混凝土体积进行计算,以此使两个混凝土等级用车量得到合理排布,同时对不同节点浇筑时间进行准确计算,在浇筑中节点处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先进行高等级强度的混凝土浇筑,只有再进行低等级强度混凝土的浇筑,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两种等级强度混凝土交接于两个小时之内实现,进而实现对施工缝、施工冷缝等问题出现的预防。此外,在进行梁柱交接节点的浇筑过程中,要避免低强度混凝土混入高强度混凝土,进而使现代建筑施工效果得到有效把握。
在正式施工前,要先使混凝土配合比得到确认,同时要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根据配合比设计进行施工配料的严格控制,对于现场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测控,强化混凝土养护施工,避免梁端两种等级强度搭接的位置发生收缩裂缝。进行梁柱节点区域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更高强度要求的混凝土尽量选择坍落度较低,同时为非泵送的混凝土。在进行应用中,可选择塔吊运输的方式,以此使水泥的使用量以及拌制中的用水量减少,进而使得砂率降低,最终使混凝土收缩量减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最好可以将施工组分成两个组,一个组使用输送泵进行梁板结构的浇筑施工,另一组选择使用塔吊进行梁柱节点中的柱结构浇筑, 梁板混凝凝土和柱体边缘较为接近之前,先进行梁柱节点区域的柱体的混凝土浇筑。在进行梁柱结构中,柱体的外侧30cm 的位置,同时在梁体的一半或以上高度,自梁体的顶面位置沿着45° 斜面向梁底位置,可以选择快易收网口的设置,以此使梁板结构流动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导致了低等级的混凝土进入到了梁柱的节点位置情况得到避免,使两种不同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有了明确的分界区域。
3 结束语:
实际施工与设计施工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现实条件并非为设计条件所包含,如果在设计中难以完善的考量施工存在的重要因素,就会导致在施工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在进行高层梁柱节点施工中,也要重视整体设计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朱其零,黄深红,孔德辅.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及梁柱节点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9,48(20):87-90.
[2]孙大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节点钢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121-124.
[3]高翊轩,杨振宇.基于BIM对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9):27-28.
[4]杜志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安全稳定性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16(12):93-94.
[5]郭建海.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技术探究[J].四川水泥,2016(1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