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王媛
[导读]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摘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的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玉米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较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进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病虫害防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山区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更好的进行玉米高产栽培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山区 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新时期农作物种植技术不断发展,玉米种植与栽培技术成为现代农业重点项目。从长远角度考虑,搞好玉米种植产业具有战略性意义,对区域经济效益增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要加快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为山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玉米种植技术革新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玉米种植产业一直处于发展阶段,不仅是因为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由于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传统种植模式中,玉米生长质量不够理想,各种因素对玉米种植造成了风险隐思,导致整个区域产出量偏低,阻碍了高产玉米研发与推广。为了更好地带动地区种植发展,需要引导农户掌握科学的技术方案,从多个角度进行优化调整,按照高产、优质、安全等原则,全面推广新型玉米种植技术方案,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种植效益的最大化。基于高产技术快速发展趋势下,正确处理新技术与传统种植体系的冲突,才能用更好地融入到规模化种植中。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增加农户的专项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更多的农业种植技术,让高产技术在作物种植中发挥理想作用。
二、我国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田间管理不完善。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乡村的劳动力大量减少。劳动力的减少使得在山区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田间管理只能由劳动力较低的人群来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田间管理的效果。另外,由于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使得目前山区田间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足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使其在管理过程中难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和采取科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况经常会引起玉米产量难以提升、品质也得不到保障。
         2.病虫害防治困难。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对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在我国山区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很多农户对于玉米病虫害防治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使得病虫害难以得到科学有效的控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平时较少接触科学的种植技术,也没有形成病虫害防治意识。另外,由于我国山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农户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资金限制而无法进行充分的病虫害防治,更多情况下只能根据经验来使用一些农药,不仅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同时也难以保证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3.施肥问题。肥料的应用使得农作物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化肥的应用越来越多,土壤受到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作物增产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机肥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在土壤中施入有机肥料,不但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可以不断改善土质,为玉米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但是目前在我国山区的玉米种植过程中,由于农户的认识不足,使得施肥的过程中,有机肥很少被使用,而化肥的过量投入会使得土壤的酸碱性失衡,影响玉米的生长,同时过量的使用化肥还会导致玉米产量难以提高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是影响山区玉米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玉米品种的正确选择。玉米品种的选择应遵循多样性、适应性、合法性的原则,首先多样性主要是指在玉米选种时应尽可能不要大面积选用单一的玉米品种,尽可能选用正规农科部或机构推荐的多个品种,以防止病害的大面积爆发。适应性原则主要是指,在玉米选种时,应首先对所在山区气候、地质、土壤等条件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确保所选用的玉米品种与实际条件相适应,这也是实现玉米高产目标的必要条件。

合法性主要是指在选择玉米种的时候应注意了解玉米生产厂家合法资质,应选用正规合法厂家出售的玉米品种,以避免购入劣质玉米种造成损失。结束选种工作后,应该将种子浸泡于不同的药剂中,随后捞出来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进行晒种,将种子自身带有的病虫害首先消灭掉。在进行播种之前,还需要把个小或者干瘪的种子剔除,确保种子的优良性。播种玉米幼苗期务必做好前期的处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幼苗的成活率,使玉米产量得到提高,还能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2.田间管理。山区玉米栽培的田间管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应在出苗后做好查苗补苗工作,确保合理密度与株数。其次,要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定期做好间苗及定苗工作,最好选取晴朗的下午进行间苗定苗,保留壮苗。再次,要适时进行中耕除草,减少田间病虫害的发生率,通常中耕工作在定苗前以及拔节期进行。最后,在玉米拔节期应做好灌溉和追肥:工作,根据实际需求补充土壤中的氮、磷、钾元素。清理杂草,大体上来说,山地土壤营养相对较差,玉米生长中也会伴随着杂草生长,会进一步剥夺?玉米的养分,导致玉米生长所需营养不足。对于除草来说,可以采用物理、化学两种手段,物理除草就是对土地进行翻耕,化学除草是采用除草剂等化学物品,建议采用物理除草法。水肥供应。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土壤当中的养分,特别是玉米苗期和结果期,更加需要充足的养料供给,这就需要做好水肥供给工作。根据山地肥力条件、栽培技术合理采用施肥方法,做到有机肥、农家肥、微量元素肥的合理使用。水分供给,在水分供给时需要重点考虑时间段,在玉米苗生长阶段要确保土壤水分充足,同时也要考虑自然天气的因素,在雨季不宜给水,避免造成玉米倒伏问题。
         3.施肥。高产栽培技术是现代果蔬种植的新方式,利用山区高产区域的特殊环境,为不同类型玉米提供优越的生长环境。为了更好地提升玉米种植效益,栽培中要坚持高产栽培项目的建设与改良。同时,种植期间要严格控制玉米的温度、湿度、光照、病虫害等才能构建更加高效.高产、优质的高产玉米种植环境,为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玉米种植阶段,施肥处理也是非常关键的,这对玉米苗期生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是决定后期玉米产量大小的一个关键因素。按照现有种植体系来说,高产玉米需要提供的肥料元素包括:氮、磷、钾等,这些都是施肥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施肥时间方面,主要从苗期、拔节期、开花期等进行处理,不断提高肥料使用量,为种植效益提供综合性保障。
四、病虫害防治
         高产玉米栽培期间,要做好定期虫害处理工作,通过加强栽培管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高产玉米种植缺少技术支撑,玉米病虫防治要建立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玉米种植区域的环境。山区玉米病虫害发生严重且频繁,许多病虫害容易发生爆发危害,造成严重损失。玉米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病害有:大斑病、纹枯病、霜霉病等。防疫措施:选用抗病性较强或感病轻的品种,实行轮作换茬,增施钾肥等可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消灭玉米植株残体,杀灭越冬幼虫、拔除枯心苗等可减少虫害。针对玉米种植期间的虫病害风险,转变早期玉米虫病害防治模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改良决策。要熟悉玉米种植期间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避免对有苗期间生长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在对玉米品种进行选择期间,要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种子,自身质量佳以及抵抗病毒能力强的种子,保证能够降低病害危害玉米的程度。在对玉米进行种植前期,还需要实施药剂把拌种工作,提高玉米抗病虫害能力。在对玉米进行施肥过程中,要对钾肥进行合理使用,促进其抗病害能力得以增强。对于玉米植株,要对枯心苗、残体进行清理,以病虫害的传播。当发现玉米植株中产生病变现象的时候,要将其铲除,对其进行合理处理,这样在根本上才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同时,加强田间作物管理力度,发挥农业部门在技术推广与使用中的调度作用,全面提升玉米种植效率。
五、总结
         近些年玉米种植产业发展尤为迅速,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玉米种植收人,需要不断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采用适合山区玉米种植的品种和管理方法,为玉米高产奠定技术。同时也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科学施肥、精细播种,从而实现玉米高产目标。





参考文献:
[1]程远星.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J].新农业,2020(11):15-16.
[2]潘文波.优质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5):163-164.
[2]修春霞.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05):90-91.
[4]胡兰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初探[J].农村实用技术,2020(0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