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有效优化,但是对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来说,技术水平还有待优化。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当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积极倡导绿色矿山开采放慢了企业的发展脚步,如果想要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首先根据各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化,从初期阶段的地质勘查方面做合理的规划,其次,升级勘查技术手段,在进行勘测工作之前做好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在最小。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随着当前我国环保政策的逐步完善,关于地质矿产勘查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在具体的地质矿产勘查作业实施中,如何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质量,并且合理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则引起了技术研究人员及环保监管人员的重视。文章针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1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内涵
1.1地质矿产勘查的定义
地质矿产勘查是指通过在野外真实进行不同矿区地质的勘查、分析、整理相关地质勘查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利用相关地质测量、探测等设备,取得较为精准的、科学的矿产资料信息,使用矿产勘查显微镜对矿区地质层土层结构进行取样检测,分析出不同层次土质的成分、集结状态以及结构特征,取得较为准确的矿产信息资料。
1.2生态环境保护概念
生态环境保护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提倡绿色环保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呼吁社会各界力量来协力打击因人为因素造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合理管理控制矿产资源开发过渡、利用率低等问题,避免加重生态环境的恶化速度,通过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努力实现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目标。
2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勘查人员意识问题
勘查人员意识存在问题,造成的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开展效果不合格,是当前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勘查人员的意识问题主要表现:地质矿产勘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造成在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中存在执行不到位、执行不准确的现象,影响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并且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现象,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协调发展。另外,因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作业经验不合格,不具备相关专业技能,造成的人员环境保护意识不足,产生的后续环保协调工作出现问题,也为常见的一类不良现象。
2.2技术应用问题
地质矿产勘查中勘查技术的应用,对于最终的勘查结果、生态环境保护结果产生的影响差异性较大。基于当前的地质矿产勘查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技术应用存在问题,造成的勘查进度缓慢、勘查成本高以及勘查数据误差大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另外,技术应用出现问题,造成在相关勘查工作的实施中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造成了一定的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的现象,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地质矿产开发的和谐发展。
2.3质量控制问题
质量控制问题的出现,也会造成相关勘查技术的应用、人员的配备、勘查设备的应用以及监督流程的设计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勘查结果的可参考性。由于质量控制作业执行中质量控制流程不完善,无第三方监管,无第三方验收,最终造成在后续工作的执行中由于勘查数据质量问题造成了较多的作业冲突、作业安全性问题以及环境破坏问题。
3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发展中的改善策略
3.1合理规划勘查路线,强化环保工作
由于勘查设备大部分体积较大,另外铺路不仅会破坏地表,也会增加施工后期塌方率,所以,尽量依托原有道路,强化环保、降低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率。如果一定要进行道路建设,那么也要做好施工后的修复及处理好勘查工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同时在勘查工作中还要做好污水处理,避免重金属污染。
3.2强化地质矿产勘查相关企业培训
国家负责环境保护相关政府机关,应该强化对地质矿产勘查单位的培训,积极做好环境保护意识的宣讲,与此同时与相对应的监督和管理制度相结合,强化监管力度。矿产勘查单位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工作,依照国家所提出的标准以及要求,对原有的施工计划进行优化,落实环保方针政策,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实现经济效益以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矿产资源勘查单位依照现如今的环境保护政策内容,建立完善的环保标准体制,并以此为基础,对资源的运用进行有效规划,列支环境保护经费明细,保障环境保护经费专款专用,提高地质矿产勘查的环保水平。
3.3提高勘查技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是依托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以地质科学及地质工作为基础,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合理运用勘查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通过地质勘查填图相关工作,解决边远地区地质资料不足的问题,这些资料还可以用于日后国家的规划。最后,我国地质矿产勘查系统开展了水质型缺水区洁净地下水勘查工程、矿产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工程等重大项目工程,积极响应了我国绿色矿山开采,建设生态文明国家的重要指示。
3.4构建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我国政府必须要对建立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策划和实施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要求各方必须明确管理职责和任务范畴,各方协同强化监督和检查效果。地质勘查开发企业必须要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作为企业中心思想,将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尽可能避免引发重大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迫害问题。
3.5完善监管政策,提升监管质量
无规矩不成方圆,监管政策出现问题,造成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发展质量不合格现象较为多见。因此从具体的监管工作执行现状分析,完善环保监管政策,对于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的作业质量提升意义重大。区域政府机构应基于地质矿产类型、重点环保区域、基层机构设置以及监督举报平台建设,实施奖惩措施的方面进行落实,以此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全面推进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
3.6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环境保护和防治措施
首先,环保组应当对勘查企业全部工作人员环境保护技术和知识的培训,要整体提升地质勘查开发企业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手段,同时必须要和勘查企业形成生态环境防治机动小组,协同将相关保护和治理措施做到位,主动担任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使命。其次,地质勘查开发企业必须在环保组织的帮助下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环保标准体系,要清楚明细的列出各项用于生态保护和治理的专项经费,将绿色环保经费落实到实处。
4结语
总而言之,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企业应该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对环保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通过提高勘查技术水平、提升资源利用率、建立健全相关体制、强化企业培训等多种方式,真正促进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积极与国内外成熟的工作经验学习,促进地质矿产勘查行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性发展,为建立更加美丽的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财.简析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18(20):138-139.
[2]张彦英,樊笑英.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28(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