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 王玮璇1 李强2
[导读] 财务资金管理是组成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强化财务管理有助于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显著增强。

        
         摘要:财务资金管理是组成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强化财务管理有助于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显著增强。本文针对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深度研究,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与可行性方针,希望能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资金管理。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应用现状;对策思考
         引言
         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根,是保障企业健康经营的血脉;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整体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完整和正常周转,减少并避免损失浪费,切实提升资金效益,是新形势下各企业高度关注并致力于追求实现的重要管理方向之一。内部控制作为现代化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核心手段,对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加强内部控制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是形势所趋,也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
         1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作用
         1.1加强资金管理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途径
         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需要从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高度,结合企业的经营目标,以资金管理为手段,对内外部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流支持,进而达到符合企业发展的资本结构。
         1.2加强资金管理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
         通过与全面预算的结合,建立资金预算体系,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在资金使用上实现预算刚性控制,动态管理,杜绝违规、超预算的资金使用。同时,通过资金调配平衡资源,把握最佳现金持有量,增加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财务成本。
         1.3加强资金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集团公司来说,往往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企业架构层级较多,成员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经营领域众多,各下属公司资金情况及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强化资金管理,尤其是提高资金的集中管控水平,能够盘活存量资金,调节各下属公司资金余缺,避免“存贷双高”,充分发挥资金的规模优势,提高使用效率。
         2内部控制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2.1企业的资金收支流程缺少秩序化、规范化管理,不利于资金良性循环
         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另一不足体现在资金运行阶段,即对资金收支流程缺少严格规范管控。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后进行资金管理,这一模式多侧重于“事后管理”,对资金管理缺少“事前管控”和“事中控制”,也因此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资金的收支流程管控。由于对收支流程缺少秩序化、规范化监管,企业资金收支的两条线频繁发生交叉、归并、中断等现象,导致资金运行的完整性、安全性、合法性以及资金效益均难以保证,进而严重破坏了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
         2.2资金持续紧张或短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资金缺乏是大多数企业都可能面临的问题,中小企业在此方面更为突出。企业遇到的最重要的危机便是现金危机,特别是对于众多的走入困境的中小企业而言,其主要原因来自于资金链断裂。而持续的资金紧张,也会使企业举步维艰,无法实现转型或发展。事实上,90%以上的企业倒闭都是由于现金流断裂导致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往往处于起步或初始阶段,盈利能力也较弱,资金储备有限,无法短期大量积累资金。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当前的融资环境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资信或抵押物往往不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青睐”,融资渠道相当有限,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所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这两个方面造成了企业资金紧张或短缺的情况。而更为严重的是,资金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3对企业资金缺少有力的风险控制,存在资金风险隐患
         现阶段,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控制依然相对薄弱,使得企业面临严峻的资金风险隐患而不自知。目前很多企业的资金风险管理意识已经觉醒,并先后采取各项措施强化企业资金风险管控,但很多企业依然频繁发生资金被盗、诈骗、挪用等违法行为,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风险。目前在我国很多基层企业中,还存在着资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多资金管理工作不规范的问题。高素质的资金管理专业的人才还十分缺乏。很多从事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资金管理工作时都只是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这让财务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大幅提高,使得基层经济建设得不到有效地规划和管控。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单位的资金管理人员工作强度较其他单位来说并不是很大,因此很大一部分资金管理人员长期处在一种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里,导致了他们工作懒散,责任心不强,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单位个别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私设“小金库”、侵占企业资金并通过资金体外循环牟利等。
         3加强内部控制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的对策思考
         3.1加强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
         有效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须在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下,综合考量风险评估、成本和效益这些要素,对灵活和繁杂的资金链进行有序的管理,实现对企业资金流动的合理规划和资产和科学配置,使企业保持持续盈利和偿债能力,实现对经营活动和现金流通的科学管理。
         3.2努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要实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财务精细化已经成为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展改革背景下企业经济发展及企业管理中的主要方法,它在现代信息技术及经济技术的基础上对经济业务及经营效率进行集中高效的管理。就资金管理而言,它要求中小企业在其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各项费用的开支情况,在整个支付流程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控分析制度,将财务资金管理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各环节贯穿起来,从而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应从预算、计划到具体的银行业务、预付款业务、投融资业务等各个方面,所有流程都应严格监督,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例如,在中小型企业成本管理中,管理层要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将成本管理提升到战略管理高度,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使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对企业价值链的优化。成本的降低也意味着资金流出的减少;其次,建立企业财务平台,致力于资金一体化,财务部门要认真对相关部门进行资金管控,降低资金流动成本,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防范各类风险。
         3.3促进企业提升资金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
         企业应通过搭建风险管理平台、优化风险管理指标、创新风险预测预警机制、提升财务人才综合素质等方式助力企业加强资金风险控制与防范。要依托信息系统及时搭建资金管理的风险管控平台,实现对企业资金风险的动态、实时、全面、全过程监测与控制,以期大幅提升资金风险控制效率。
         结语
         很多企业早已开始着手探索应用内部控制强化企业资金管理的可能性与实现途径,但其结果不尽如人意,仍需付诸更多努力。其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控制体系不健全、资金收支管控流程混乱、风险控制薄弱、审计与监督不力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的应用效率,更不利于资金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因此,企业应正视以上问题与不足,思考针对性解决措施及时弥补不足,促进强化资金管理内部控制,以确保企业稳健运营与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娜梅.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不足与对策探究[J].经济师,2019(04).
         [2]彭云.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管理观察,2018(19).
         [3]王云飞.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7).
         [4] 曹晖 . 试析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风险与管控 [J]. 时代金融,2018(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