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周雪
[导读]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进步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处理。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进步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处理。农村地区由于发展较为落后,在对生活废水的处理中较为随意,导致水体中含有较多的N、P物质,引发了水体变质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采用生态化的处理办法更有利于维护自然环境,是符合振兴乡村发展要求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特征和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处理方法。
         关键词: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
         引言:
         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发展建设的进一步重视,着重关注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作也成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之一。由于农村地区人员居住较为分散,统一建设废水处理装置的投入成本较高、设备维护难度大,污水处理工作开展较为困难。生态化的污水处理方式能够较好适应农村分散式的污水排放特点,才不会对原有的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能够使水体具备一定的自净化能力,是当前开展农村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技术。
         一、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现状
         农村的生活污水主要呈现出分散性强、治污成本高和成分污染低的三大特点。首先,由于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各户之间的积聚性不强,给污水的治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使用管道集中处理的方式需要铺设的管道路径较长,污水在管道内的汇流存储也可能会出现腐蚀管道的情况,不利于长期开展治污工作[1]。其次,在建设分散式的污水处理方式时需要花费的成本较高,需要在每一户内进行污水改造处理。这些污水改造建设工作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养护处理,由于农村地区的环保意识较为缺乏,不利于污水处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最后,农村的污水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水,不含有一些对环境有严重破坏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需要更有针对性。由于农村生活污水中含有的N、P等元素较多,可以进行生化性利用来进行处理,能够兼顾经济性与环保性的需求。
         二、生态处理污水的主要方法
(一)生物滤池技术
         生物滤池的建筑原理主要是指借助农村地区原有的地形环境建设一个池塘,其中有一些生物性薄膜,可以对水体中的一些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处理,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生物膜反应器在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已经有较为成功的应用,目前我国制备不同种类的生物膜技术十分成熟,为其广泛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前提基础。在建设生物滤池时有一定的工序性,即与污水最先接触的是滤床,其主要木器是为了首先吸收污水中一些大分子的颗粒状物质,还有一些淤泥等可以提前进行沉降处理[2]。生物膜是一个生长着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结构,对于污水中的杂质可以实现氧化作用和代谢处理等。由于农村污水的分散性较强,建设生物滤池能够有效避免长输管道等建设,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效率并节约后期维护成本,更适合应用在一些多雨地区。
(二)土地渗滤系统
         土地渗滤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生物滤有一定类似,主要还是通过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和菌落实现污水的净化和处理。土地渗漏系统是一种垂直性的结构,相较于池塘的开挖建设,该系统的设计更适合在一些干旱地区使用,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将生物薄膜建设在土地环境中,并通过多级渗漏处理的方式实现污水中有机物和富营养化物质的处理吸收。由于土地渗滤系统不需要单独开挖建设,其维护更加简单方便,在目前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农村生活污水中含有的大肠杆菌等较多,在MSL的两级土地渗漏系统设计应用中,对污染物的吸收效果能够达到91%,有较高的发展价值。


(三)生物组合工艺
         生物组合工艺是指利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进行综合化的应用,使其能够达到去污净化的效果。在对农村的生活污水成分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含有的有机物成分、N、P元素的成分较多,可以利用厌氧菌和好氧菌综合应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水处理。首先,针对一些水中的有机物可以使用厌氧菌作为前置处理,使用一些厌氧反应器等处理污水,还可以在其中增加一些曝气滤池,二者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污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效果[3]。其次,好氧菌是针对污水中的N、P元素进行处理的一种方式,可以使用制备好的好氧菌薄膜进行滤除处理,能够有效吸收污水中的COD和氨氮含量,吸收率可达90%以上。最后,在使用生物组合工艺进行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持滤池中微生物的反应活性,因此该种工艺更适合应用在北方少雨地区,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
(四)人工湿地建设
         人工湿地的建设方式是指通过人工设计构建一个湿地体系,使其拥有一定的水体自净化能力,当有生活污水流入时也能够完成处理的功能。首先,人工湿地的设计必须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即其中需要包含一定量的微生物、植物和生物等,在不受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可以完成自净化。当水生植物在正常生长的过程中,靠近植物的位置因为能够接收到释放的氧气,会有一些好氧菌积聚,而远离植物体的位置则会形成厌氧菌的聚集。这样在人工湿地的环境中会自然形成不同种类的菌落环境,能够完成对污水的自净化处理。其次,在设计人工湿地系统时还需要引入一些基质物质,可以为动植物和菌落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环境,并实现吸附污水中颗粒物质的效果。在没有生活污水排放到人工湿地中时,也可以吸收雨水等,净化周边区域的水质,对于改善农村的自然环境也有较大帮助。
(五)建立生态厕所
         生态厕所的建立是从农村生活污水来源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一方面,农村的厕所没有施行粪尿分离,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建立生态厕所能够较好地改善原有的农村旱厕问题,粪尿分离的方式能够节约水资源,并将其作为肥料还田[4]。生态厕所中有粪尿分集器,可以对粪便和尿液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形成更加安全卫生的厕所环境。在生态厕所中的分别清洁主要使用了锯末,也是能够从农村地区便捷得到的,整个建设过程花费的成本较低,但卫生性更高,有一定的建设意义。其次,通过使用粪尿分离的处理方式,可以减少厕所污水中含有的代谢营养物质,能够减少后续的生态化废水处理的压力,更好地维护农村的水体环境。
         三、结束语
         总之,在利用生态化的供应技术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工艺技术,确保污水处理系统在建设完成后能够发挥更高的工作效率。生物滤池技术是一项能够对水中的氮磷等元素进行消除处理的净化手段,需要结合一些厌氧处理和微生物的方式来增加处理效果,更适合在一些少雨地区进行使用。人工湿地的建设能够使农村地区恢复一定的自净化能力,对于涵养水源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来永凯.基于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J].节能,2019,38(8):118-119.
[2]刘双.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程设计浅析及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9,275(01):59-61+76.
[3]刘君,邱敬贤,黄安涛.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生态处理工艺技术分析[J].再生利用,2018(09):37-39.
[4]郑国成.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探析[J].区域治理,2019(9):71.


作者简介
姓名?:周雪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706
民族:汉
籍贯:广西贵港市
现任单位:贵港市覃塘生态环境局
职称:助理工程师
学位/学历:理学学士,大学本科
职务:环境监测员
研究的方向:环境监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