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管理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期   作者:包腾1 吴丹平2 顾黎阳3
[导读] 高质量的检测实验室管理,是确保每项检测试验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所在。
         摘要:高质量的检测实验室管理,是确保每项检测试验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所在。所以,通过建立和运行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而对检测实验室每项工作有效的予以保证,将现代化的检测实验室建立起来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文章通过下文对相关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进而为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检测试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其运行
         检测实验室是否有能力向社会出具高质量的检验报告,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信赖和认可,已成为检测实验室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和快速发展的关键。高质量的检测报告意味着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要高,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以及在客户中的权威性,更涉及到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实验室做好对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是确保检测数据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基础。当今检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构建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检测实验室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建立符合检测实验室自身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关键。建立实验室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类因素进行全面控制,使实验室的基础设施、检测手段、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增强实验室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建立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
(1)领导认识环节
         检测实验室的决策者和领导核心即为领导人员,将一套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是检测实验室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来的最终目的所在,将产品的质量进而提升上来,进而将自身在社会上的竞争实力提升上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实验室质量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内部的诸多部门都会存在于实验室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因此,有一定的全面性会存在于此项工作中。所以,对资源配置进行改进,领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2)全员加入,培训宣传
         实验室组织的根本即为实验室中的工作人员,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他们只有充分的加入进来,才能够将质量管理体系真正的建立起来,才能够将一定的收益带给实验室。实验室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建立的过程中,对于管理体系和认可标准方面的培训要贯彻到每一名员工身上。对于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确保每一名员工都能够予以了解和掌握,对于认可标准的要求和内容,确保他们能够认真的进行掌握,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建设中,使他们明确自身在其中的作用和职责,明确自身为其中的一员。
(3)制定质量目标及方针
         在建设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时,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会存在于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中,实验室的服务方向和质量宗旨不但会通过其展现出来,对于实验室在质量上的基本要求和追求的目标也能够充分的展示出来。管理人员发布的质量方向和质量宗旨即为质量方针,此外,也为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各个部门需要坚守的规范和准则。要根据检查实验室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进行建设,另外,还应该将国内外相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展现出来,在构成质量方针中,质量目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它和质量方针进行比较,更具有指导意义和更为具体。应该向着各个部门中将质量目标分解进去,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方针和政策,利用对各个部门的指标给予完成,进而对实验室的总体质量目标上给予实现。在对质量目标进行制定中,应该利于比较、利于完善改进和利于实施当做其中的基本原则。要有培训考核、顾客满意度和相关人员的岗位考核当做检测实验室质量的总体目标。


(4)确定要素和过程
         在确定完了质量目标和方针之后,应该与实验室的本身特征结合起来,对于自身实验室的检测程序上予以明确,对于形成检测报告的全过程予以明确和认知,尤其是对检测结果能够带来的影响的一些重要程序。因此,一定要以一个有机整体的姿态去考虑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而对各个要素实现的目的上予以了解和掌握。
(5)将组织结构确定出来,合理的进行职责分配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整体功能的根本所在,所以,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实验室的组织机构我们一定要充分合理的将其设置出来,对于岗位的责任制予以落实,将管理、支持服务工作和技术同本体系的关系划分出来,就是将一个详细的分配表为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要素制定出来。保证每项同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都能够项项有部门负责、事事有人去管理,实现不冲突、不失控的目标。
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对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改进,不断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其目的是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保证检测数据和结果质量。实验室以管理体系的内审和管理评审为管理体系自我评价和完善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并通过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实验室自身应建立的评价机制,对策划的体系、过程及其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审核,是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必要手段。通过内部审核,能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审核范围包括固定的设施、离开固定设施的场所、移动或临时的设施以及部门、要素等审核活动所涉及的领域或范围,常规的审核频次按照年度计划进行,每年至少一次,特殊情况时可增加审核频次。
(2)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为了确保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实验室质量目标所进行的活动,为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供依据。管理评审分为定期和不定期评审,在不超过12个月的周期内应进行一次定期评审,当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应组织不定期的管理评审。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含以下内容: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外部审核结果;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变化;客户反馈、投诉;质量控制活动;人员培训情况等。
(3)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实验室在确认了不符合项时,应采取纠正措施;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项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通过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潜在不符合是指不符合是潜在的,实际未发生的不符合,通过数据分析或顾客抱怨等确定可能造成的不符合,并对此采取预防措施,对潜在不符合进行消除,避免不符合的出现,而纠正措施则是在不符合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针对不符合的根本原因,避免不符合的再次发生而采取的措施。
三、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检测实验室作为市场贸易不可缺少的环节,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实验室管理的有力工具和手段,是一个由诸多过程或要素组成的过程总和,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持续改进,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从而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建设,并不断增强检测实验室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俐.基层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河南科技,2012(上).
[2]徐辉.检测实验室的样品管理[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1,(1).
[3]王蒋丽.加强质量控制做好样品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