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智能技术是指以自动化为基础的一种管理和控制方式,即将各个控制过程连接在一起的自动分析、管理技术。本文主要讨论了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常见的智能技术,分析了其应用特点,憧憬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推动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分析
引言
智能技术作为当前的一种新型控制技术,在多个行业的生产管理中都得到了应用,推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了生产技术的革新。智能技术当前在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其借助对数据的分析功能提升了自动化控制的准确性,优化了控制效率,是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发展方向。
1智能技术的定义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智能技术发展日益成熟,作为一项高精尖科技,其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主要以人为模板,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模仿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活动,以有效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智能技术的本质是一种与人类大脑智慧极为相似的处理器,能够通过预设程序和输入指令的形式进行工作。智能技术反应速度快,可在瞬间处理和分析海量信息,这是对人体大脑局限性的一个突破性进展,通过数据分析后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智能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尤其是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凸显出智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功能价值,有助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提升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智能技术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优势
2.1优化了控制效率
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优化了电气自动化控制功能,降低了运行成本,简化了当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在当前的生产应用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优势。在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技术人员需要按照经验和以及技术知识等来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并设计相应的自动化控制方案。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之下,技术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以及仿真技术等设计智能系统,实现对设备运行过程的自动化控制,降低生产过程对人力的消耗,优化生产资源的使用和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智能技术可以完成对原本较为复杂工作生产流程的优化设计,降低成本,优化电气自动化产业结构,有着极大的作用。
2.2提升了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的进行效率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引入智能技术,技术人员可以借助智能技术中的遗传算法以及模糊计算等功能实现对设备运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提升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借助智能技术平台,电气设备可以自行完成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处理,技术人员只需要在生产中对运行程序进行修改和使用就可以获得经过处理的数据,方便管理人员的产品优化和设备维护,提升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控制效率,保障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3.1不断优化和创新产品设计
在电子工程领域,电子产品设计属于一项重要环节,必须不断优化和创新产品设计,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产品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精湛的实践操作技术,另外,还要通过不同设计部门、不同设计人元共同参与完成。不过,由于技术水平、经验和管理方法不一致,容易导致设计质量的不均衡,对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团队协作与管理。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智能技术,首先要制定统一规范的设计、实验要求,并基于“设计和试验规范”的准则设计电子产品。此外,在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选用新技术、新器材,只有经过充分论证、试验与鉴定,确认全面满足设计要求后再使用。
例如,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可采用遗传算法提高计算精确度。
3.2精准定位故障位置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受到一些非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系统出现故障。例如,当机械设备的零件受到损害时,机械设备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从而使得系统出现一些异常表现。过去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于机械设备故障问题并不能做出理想的反应,很难对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比较精确的定位,这就使得相关工作人员难以及时进行故障排除,从而给整个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对机械设备的故障情况予以分析,并确定其故障位置,但是此项功能具有非线性、不确定的特点,而且故障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也会为系统的故障分析工作带来阻碍。在此情形下,将智能技术应用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利用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控制等方法进行智能化的故障诊断和评估,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原因,而且还能比较精准的确定故障位置,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进行故障排除,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3.3可以实现更为精确的操作控制
在传统的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其运行体系以及控制系统都是借助人工操作完成,因此,在一些生产项目中,管理控制工作进行的精确度以及效率上会存在一些问题。将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进行使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控制效率,更高的计算能力也可以实现更为准确的流程设计。当前智能系统开始针对自动化控制工作进行适配研究,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智能技术应用到自动化控制中可以实现操作过程的精确化和机械化,提升生产质量。
4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
4.1柔性化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有效推动了行业和有关技术的发展。当前,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系统的柔性化程度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智能系统在发挥控制作用的基础上,将兼顾信息的调整和处理;二是在满足用户智能化操作的同时,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全程智能化。
4.2高效化
在原有的基础上,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将进一步确保控制的安全性、稳定和高效性,将进一步减少人力的投入。智能技术的关键在于CPU,即中央处理器,而多CPU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智能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控制技术的高效化提供了基础支持。当下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提高智能技术的运算速度,开发出具有充足计算能力的CPU。另外,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的适配性将进一步提升,问题解决领域和范围将更加符合人们的预期和要求。
结语
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的效率和水平,可以应用智能技术。目前来看,智能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该技术可以加大资源开发和材料应用的效率。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材料选择与运输、自动化路径、故障运维、程序检验等多个方面的优化和完善,进而提升系统的运作效率,改善产品质量,促进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锦.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16):171-172.
[2]陈新.浅析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J].电子世界,2018(13):184-185.
[3]胡国喜.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8):129-130.
[4]贺志刚.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3):254–255.
[5]杜从洋.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的相关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