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欠发达地区,高中化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基础薄弱,理解程度低,很难实现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分析学情,如何开展有效率教学,如何能够让教育欠发达地区高中化学教学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教育欠发达地区 高中化学 教学 研究
高中化学的学习难度不是太大,高考主要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及对应的能力和思维方法。但是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视基础的学科,知识之间环环相扣,尤其初三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的教学的基础。那么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实现教育欠发达地区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教师有效率的开展教学,本文对此要做出更多的分析争取促进教师教学。
一、教师重视基础知识
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大部分高中理科生,基础知识薄弱,一部分学生对常见的物质如硫酸、碳酸钙等的化学式不会写甚至不认识,对简单的数学运算不理解,在此基础上直接开展高中化学教学,好比在建空中楼阁。高一教师要认真研究初三化学教材,在高一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衔接初三化学知识,在上高一课程前,要扫清学生的学习盲点。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细节问题,在课堂上多练多写,循序渐进,提高课堂效率,夯实化学基础知识,避免高中化学教学忽视主体、流于形式,效率低下。
二、教师要督促学生的学业
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在边疆地区,大部分学生家长没有上过学,不会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思想封闭,不关心学生的学业,在小学、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能力差。
对近三年多个平行教学班研究发现,同样一个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业督促程度越高,学生的高考化学成绩要比督促程度相对低的班级平均分高5至10分。对班级学生的学生学习要求越严的班主任,比平行班级管理越不严的高考成绩要高20至50分,从以上规律发现,在教育欠发达地区,班主任及化学教师要严格督促学生的学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养成学科素养
新的高考制度不再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硬性要求,而是关注学生能力的养成,高中化学的学习,需要做较多的习题,巩固课堂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化学实验、化学活动是增强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发挥化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深刻的认识知识,在活动、实验中体验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例如:在讲解原电池的知识中,让学生收集身边的废旧电池,观察原电池的结构,探索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自己设计一个原电池,体验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给学生播放一下原电池的发展史及当前的电池研究前景,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
四、讲解化学小故事,实现教书育人
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情感和思想严重缺失。大部分的学生离家较远,一周甚至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回家父母也可能外出打工,处于情感丰富,情绪波动较大,思想活跃度极高的孩子,化学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适度引入化学小故事,以榜样示范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习惯。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化学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要坚持立德树人,研究学情,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思想引导,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新高考背景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学辉.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教学研究[J].儿童大世界.2019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