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9期   作者:刘传
[导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这也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本文主要对食品安全认证概述、研究意义、现状、认证策略进行了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认证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长期粮食短缺的历史结束,粮食需求也从量上的安全转向质量上的安全。粮食安全已成为影响世界贸易和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食品安全认证是我国今后食品生产发展的方向之一,对安全认证食品的管理也是今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
         1食品安全认证概述
         食品安全认证是指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经专门机构认证的某些安全和卫生标准进行再处理和遵守。允许使用相关产品的标签,没有污染,安全,质量,食品。
         食品安全认证的特点首先是无污染。要求环境来源和环境中不存在污染源,并要求起源环境中的空气、水和土壤保持清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无害环境的生产方法,可以进行控制,减少或根本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合成化学品。有效防止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无害环境的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从地球到桌子的整个期间都要受到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不受污染;四经专门机构核证。经安全认证的产品由专门机构认证,并获得产品使用标志。环保食品是经安全认证的食品的第一级,绿色食品是食品的中等水平。安全认证的有机食品,安全认证的食品最高水平。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揭示安全认证食品生产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一般规律、农户选择安全认证食品生产意愿一般规律和消费者安全认证食品购买行为的一般规 律,有助于从理论上提高对安全认证食品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全面认识。
         (2)现实意义:全面分析农民在食品质量认证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行为,以及普通食品生产商选择食品生产安全认证的意愿。分析消费者为确保消费者安全而认证的食品采购做法,为各国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经消费者安全认证的食品的有效消费水平奠定了基础。
         3国食品安全认证现状
         3.1管理体制的现状
         目前,在中央一级认证的食品管理由三个不同的部门负责,包括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中心,农业部下属的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管理绿色食品的生产。而自动食品的管理主要由“中国绿色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负责。由农业部管理。所有这三个机构都是在中央培训局的批准下成立的,并得到国家认证和监督委员会的批准和登记。此外,还由农业部负责。各省安全认证的食品管理主要在中央一级进行,食品管理主要由中央一级负责。由省农业质量和安全中心负责实施。a绿色食品管理-省环境管理局,a生物产品管理——华阿中央绿色食品中心省级办事处。大多数城市、地区和地区都建立了食品安全机构。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67个省级餐饮组织在运作,授权在150个机构、120个食品控制机构、1 169名注册的认证检查员和283名专家进行环境分析。有42个行政机构负责处理环境友好食品,1020个地区和地区当局,60个有针对性的环境检查,30个机构产品测试,269名注册证书检查员,362名标签登记员和439名专家。此外,全国有38个“中国绿色华夏”有机食品生产中心。有140名登记的认证员和42名专家。因此,安全认证的食品管理系统目前属于分散管理。
         3.2认证体系不完整
         除了认证机构之外,完整的食品认证制度还包括认证咨询机构和教育机构。认证咨询机构和教育机构是认证机构有效运作的基础,有助于保持其信誉。国外食品认证制度一般相当完备,但是,目前我们严重缺乏食品安全领域的咨询和认证机构。没有这种支持,许多需要认证的企业和农民就无法获得认证。
         3.3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监管力度较弱
         目前,我们的食品质量和安全认证制度是一种较新的制度,各种食品安全特征的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混乱的,常见的现象。在所有管理层,重点只放在初步审查和核准上。后续行动监测、核查等对食品原料生产的监督,对加工和储存过程的管理,以及市场流通的保持,都是薄弱的,当食品污染的问题出现。

此外,许多验证局没有严格按照国家一级认证监督委员会的管理要求进行验证,这导致认证企业的资格不一致,产品质量下降。
         3.4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够系统、完整
         目前,我国颁布了十多项食品质量监督和安全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质量法》。国内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食品质量认证和安全的规定;但没有专门的食品质量认证和安全法。食品质量和安全证书涵盖从农田到食堂的所有环节,没有特别的法律规定,食品安全管理和盲文区中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漏洞很容易发现。
         4完善食品安全认证的策略
         我国食品管理安全认证。很难仅仅依靠政府来解决与食品安全和认证有关的问题。完善食品安全证书在许多方面是必要的。
         4.1优化管理体制
         在建立政府机构时,我国必须确保政府一级的协调和统一,以确保获得无害环境、无害环境的服务。和有机食品。实施由食品安全管理局制定的食品认证三管齐下制度,将明确规定管理人员的作用和责任,减少冲突,改善治理。
         4.2完善认证管理
         建立协调一致的认可制度,积极建立和完善认证咨询机构和教育机构。积极推进认证机构的社会化改革,使之成为真正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一步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加强认证机构的国际合作和相互承认;相互承认认证结果,加强我国食品安全认证国际化。
         4.3筛选抽检食品质量,了解不同程度的食品健康标准
         对于现代食品工业企业,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缺点,加快检测设备的现代化;确保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质量和安全认证标准。食品工业企业应当对食品安全给予应有的重视,对食品安全人员进行良好的培训;有效提高食品标准化水平。在食品质量管理和安全框架内,应加强食品质量监督,保证食品的精确度和科学性。对食品质量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食品添加剂、农药、重金属和言语微生物中的缺陷处理它们以保证产品质量。
         4.4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食品工业企业应当加强监督,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的生命力和科学性。特别注意建立一系列关键的监管环节和要素,一旦发现不合标准,就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删除。此外,监管转向小企业,因为这些企业管理不善,生产设备配备不好,并有潜在的缺陷。在安全方面,也有出现问题的趋势。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打击未经许可经营等违法行为。食品质量差、食品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和伪造等。开展群众积极参与,营造社会关注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氛围。
         4.5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加快建立以《食品安全法》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法律和管理制度。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农药控制条例》和《奶制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条例》。推动立法进程,如《土壤污染防治法》、《食品法》、《肥料管理条例》等。促进地方条例的改革,如建立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贸易。
         修订关于食品标签、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的规则和条例;出版食品安全信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监测等完善边境口岸食品安全条例。
         5结语
         食品质量认证制度是一个标准的食品质量测量和定量的测量结果,有助于恢复粮食安全和食品质量,a食品安全认证程序的重点是食品农药残留、添加剂和卫生技术条件,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检测、分析和处理核查数据的方法食品安全,人的身体健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博,郭鸽 . 探究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与认证分析 [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76.
         [2]. 徐秋生 . 关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J]. 学术探索 ,2012(05):10-14.
         [3]. 陈锡进 . 中国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分析框架及其治理体系 [J]. 南京师大学报 ,2011(02):80-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