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认证与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9期   作者:米兰
[导读] 近十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产品质量

         摘要:近十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的法令、法规,并建立健全食品工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对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使生产企业在“QS”认证过程中,提高质量意识、重视质量管理、改善生产条件,确保食品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QS认证与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QS认证;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关系;实证研究
        
1、前言
         从2004年1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对我国食品企业陆续实施QS认证制度。通过QS认证制度的实施,可以将没有达到标准的食品企业拦在市场之外,QS认证标志也有助于消费者区别优质安全食品与劣质食品。但是,认证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是取得消费者对QS认证的认可与信任。
        
2、实证研究
         2.1.量表检验
         本文利用李克特5分量表设计了20个测项来测量QS认证信任的影响因素,4个测项来测量消费者信任,1个测项来测量购买意愿。问卷首先征询了3位营销和食品质量领域专家的意见,同时向50名受访者进行了预调查,运用SPSSl3.0统计软件对预调查数据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剔除特征值小于0.4的测项,该过程删除了4个测项,将企业可靠性与可信性合并为可信性因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因子结构,除消费者信任与购买意愿两个单项变量以外,KMO值为0.684,问卷整体及每个因子的Cronbach α.均大于0.7。
         问卷正式调查选择了福州和厦门地区四个大型超市,采取路上拦截调查,在不同的时问发放问卷4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样本346份,其中男性161份(46.5%)、女性185份(53.5%);35岁以下的占46.1%,36—45岁的占32.2%,46—55岁的占15.7%;在学历方面,大专和本科学历占73%,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8.2%;家庭平均月收入中,1500元以下占31.6%,1500~2999元占29.8%,3000—4999元占21.1%,5000元以上占17.5%.从样本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研究的样本对象在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家庭平均月收入分布等方面基本均衡。
         我们使用主成份分析对问卷进行分析整理,对探索性因子分析后保留的16个测项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因子的Cronbachot值及各子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大于0.7,七个因子累积可解释信任总方差的81.324%,结果如表1所示。此外,信任和购买意愿测项均符合要求,全部保留。
         表1验证性因子分析

         2.2模型检验
         本文进一步使用AMOS 6.0软件进行处理,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来识别QS认证的影响因素与消费者信任以及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SEM的结果为显示卡方与其自由度的比值x2/df为3.216,小于参考值5;拟合优度指数GFI=0.952,大于参考值0.9;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0.847,大于0.8的最低要求;规范拟合指数NFI=0.944,大于参考值0.9;增加拟合指数IFI=0.969,大于参考值0。9;比78较拟合指数CFI=0.968,高于参考值0.9;近似误差均方根RblSEA=0.051,小于最低要求0.08。统计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各项指标均能较好地满足拟合指数所设定的标准,实证结果如图1所示。

注:*表不P<0.05,**表示P<0.01
图1QS认证一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

3、研究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影响QS认证信任的七个因素中有五个因素对QS认证信任有显著的影响,分别是消费者安全意识、企业可信性、企业能力、政府监管以及信息交流。消费者安全意识显著影响QS认证信任,路径系数为0.41,这是建立QS认证信任的最重要的因素,说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对消费者信任影响很大,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能增强消费者对QS认证的关注程度以及对QS认证的信任程度;政府监管QS认证是影响QS认证信任的第二个重要因素,路径系数为0.23,说明政府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并将信息反馈给消费者,将有助于提供高消费者对QS的安全信任程度;食品企业能力是影响QS认证信任的第三个因素,路径系数为0.18,食品企业技术创新、使产品质量得以持续改进的能力,会增强消费者的信任;信息交流是影响QS认证信任的第四个因素,路径系数为0.16,在建立消费者对QS认证信任的过程中,可靠准确的信息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沟通是形成QS认证的信任的重要因素;食品企业诚信是影响QS认证信任的第五个因素,路径系数为0.12,表明企业诚信情况会正向影响消费者对QS认证的信任。
         政府推行QS的执行力度以及企业可信性对构建QS认证信任的影响并不显著,其原因还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基于QS认证的消费者信任与消费者购买之间的路径系数为o.76,这表明消费者一旦建立对QS认证的信任,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就会把它作为关注的主要因素,进而产生购买意愿。
        
4、对策建议
         4.1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消费者的安全认知是政府推行相应食品安全法规的前提,“QS”作为食品商品销售以及消费者识别的“身份证”,将会长期与消费者的生活相伴,因此政府在大力推行QS认证的同时,要让消费者知道QS认证在食品消费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部门应逐步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科学的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提高消费者的风险认知,引导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看清QS标识并核实真伪,加强食品安全意识以及安全食品的识别技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增加对安全食品的购买。
         4.2政府部门要做好QS认证监管工作,为消费者信任QS认证提供长期政策保证
         认证标志有助于消费者将优质安全食品与劣质食品加以区别,在购买食品过程中,消费者可以凭借认证所显示的信息做出选择性购买,但认证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是取得消费者对认证标志的认可和信任。因此,政府部门应尽量减少食品安全监督主体,集中执法权力,切实解决“各自为政、多头执法”的局面,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逐步规范QS认证市场,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使QS认证真正成为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信息的有效工具。
         4.3企业要不断改进其生产安全食品的能力,进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
         企业是否通过QS认证、是否认真执行QS认证指标、是否不断改进其产品,是企业生产能力的一种体现。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食品企业必须把生产安全食品作为立足点。首先,要强化企业负责人及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食品企业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应当了解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进而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提高生产安全健康食品的能力。其次,食品企业必须具有与食品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和质量工作人员。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生产出质优价廉、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再次,提高服务质量,从消费者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对消费者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切实改善产品品质,进行安全产品相关知识的宣传,进而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4.4食品企业应不断提高企业诚信,创造食品安全诚信文化,打好消费者信任QS认证的基础
         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诚信是企业的灵魂。企业诚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首先要确立诚信的道德理念,通过在企业内部加强诚信的宣传教育,丰富职工的诚信知识,提高他们经营的诚信水平,形成“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其次,建立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工作,保障企业内部诚信建设的顺利进行。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诚信责任监督管理系统,使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真正落实诚信责任。
        
         参考文献:
[1]陈红梅,张滨,QS认证审核现场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肉类研究,2010,138(8):12一15.
[2]季任天.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与认证[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