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机电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9期   作者: 袁为鹏
[导读] 根据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机电管理存在职能部门作用不力、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平衡、设备管理不到位、技术管理滞后

         摘要:根据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机电管理存在职能部门作用不力、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平衡、设备管理不到位、技术管理滞后、职工培训走过场等问题。提高煤矿机电管理水平,具体途径需从基础工作做起,因矿制宜建立机电管理机构,切实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做好设备的综合管理,突出机电管理的重点,提高机电队伍素质,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
一、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现状剖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机电管理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尽管煤矿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机电科,其主要承担2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二是机电配备,但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2.  机电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煤矿机电科管理人员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凭经验进行。
         3. 机电培训走过场,达不到培训的目的 。尽管煤矿的机电培训工作年年进行,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听不明白,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
         4.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5. 对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 。
         6. 由于煤矿生产任务的繁重以及各采区机电技术力量的薄弱致使机电科(机电队、机电车间)职工经常加班延点,而待遇相对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机电技术人员纷纷跳槽,机电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二)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不到位 。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设备检修质量不高,一些测试项目未做,一些设备超期使用,未能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2. 受资金制约,致使煤矿存在设备数量不足,备品备件数量有限的现象。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资源有限,搬家挪面频繁,造成机电设备安装、检修、维护量增加。
         3. 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标准要求差距较大。
         二、 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 重视管理,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
         1. 重视机电管理,首先是矿井领导人重视机电管理,这是加强机电管理的关键。机电管理人员要经常向矿领导汇报机电工作,多提工作建议,以获得领导的支持。
         2. 当前煤矿的机电管理基本处于设备维修管理阶段。其实,矿井机电管理应该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从技术、经济、组织3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二) 因矿制宜建立机电管理机构,授予职权,统一管理 。
         1. 矿井机电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形式、体系结构要结合实际。当前,建立与生产系统并列的机电管理结构体系是发展方向,基于煤矿,井型较大、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的现状,所设置的机电科,其工作重点:一是负责全矿机电技术、设备管理;二是负责机电配备工作调度;对全矿机电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2. 矿井机电管理机构体系必须授予机电管理部门职权,实行统一管理。一般机电部门要具有以下职权,即:制定机电管理规章制度权;编制部署机电工作计划权;设备配件分配权;制止违章作业权;追查机电事故权;检查评比考核奖罚权;机电业务骨干调整调动工作监督权。?
         (三) 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
         (四) 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
         (五) 认真落实规章制度 。
         规章制度是机电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
         (六) 实行计划管理,强化综合平衡 。
         计划管理是机电管理的核心,是组织机电业务活动的根据。
         (七) 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 强化技术管理 。
         技术人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职责、职权和专业班组职责挂钩,是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强化技术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便于技术人员在生产活动中解决技术问题,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机电技术管理的工作质量,必须严格技术文件的审批制度,分级负责,层层把关。
          (八) 努力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 。
          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分析[J].孙海龙.科技风.2013(05)
         [2]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J].贾慧慧.能源与节能. 2016(10)
         [3]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及维护[J].李绿山.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3(01)
         [4]浅析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J].许联航.陕西煤炭.2010(05)
         [5]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刘增,梁丽鹏,台东方.山东工业技术.2016(12)
         [6]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J].杨涛.科技资讯.2014(25)
         [7]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及预防措施分析[J].张阳.当代化工研究. 2019(10)
         [8]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探索[J].秦文杰.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0)
         [9]浅谈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J].张素珍. 科技视界.2013(20)
         [10]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分析[J].王荟.科技信息.2013(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