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起重机运行中的安全危险管理的有益探索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9期   作者:高艳杰 董灵全
[导读]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起重机存在诸多的安全问题

         摘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起重机存在诸多的安全问题,如何科学地对起重机械进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起重机械效能,努力提高起重机的装备技术素质和作业水平,高效、优质、低耗的完成施工安装、生产、装卸作业任务,保障安全生产,是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任务与目标。本文分析了重机运行中的安全危险管理。
         关键词:起重机;运行安全;危险管理;
         1起重机的使用运行管理
         起重机使用运行前和运行中,应建立和逐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规范对起重机械的运行管理,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以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
         1.1建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司机守则;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维护、保养、检查和检验制度;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起重机械作业和维修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1.2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使用、维护、保养和试验记录;设备监督检验报告;设备事故记录。
         1.3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人员的培训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可根据起重机械的类型、结构特点、操作要求等制定。作业人员的培训应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规定要求,对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操作过程中,严格按规程要求操作,确保安全。
         1.4建立起重机械使用运行检查制度,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使用单位应经常检查起重机械,包括年度检查、月度检查和日常检查。经检查发现起重机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1.4.1日常检查一般由起重机司机进行,主要是进行设备卫生、润滑、制动器制动情况的检查,紧固件锁紧情况的检查、易损件的日常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检查等。
         1.4.2月度检查一般车间检修班组进行,司机参与,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检查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有无异常情况;吊钩、抓斗、钢丝绳、配电线、集电装置、开关、控制器等有无异常情况;液压保护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常。
         1.4.3年度检查一般由机修车间进行,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月度检查的内容;滚动轴承加油;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制动器的检查;齿轮箱的检查;检查控制屏、保护盘、控制器、电阻器及各接线座接线螺钉是否紧固;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
         2存在的问题
         2.1起重机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拆卸问题。对起重机进行安装、拆卸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起重机械设备的专业性决定了安装、拆卸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我国对起重机的安装和拆卸工作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并对相应的安装和拆卸公司的资质也有一定的规范要求。一般施工单位会按照要求设立专门的设备安装拆卸部门全权负责起重机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工作。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安装人员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仅凭自身的安装经验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出现偏差,给起重机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起重机使用完后也应按照步骤进行科学合理的拆卸,但在实际拆卸过程中,很多人员忽略了设备器件间的连接关系,在设备接口处易出现损伤现象,从而影响了设备下一次的使用效果和质量。
         2.2验收和试调工作多流于形式。起重机设备安装完成后需对其进行验收和调试,以检验安装的成果,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使用。但在实际的验收和调试过程中,很多验收和调试人员并未严格把好验收和调试的关口,缺乏责任心,并未对设备进行仔细的验收和调试,只是走流程,敷衍了事。一些人员进行调试后立即就运行,导致设备使用精确性存在一定偏差。未能通过专门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就投入使用的,必然会对起重机的使用带来隐患。


         2.3缺乏必要的维修保养。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因此,起重机的作业时间较长,强度也较大。给机械设备造成很大损伤。一些施工企业为赶工期,无暇顾及对起重机必要的维护和检修,为起重机的安全运行造成安全隐患。
         2.4不规范的操作。对起重机进行规范操作是保证起重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大量存在。在一些项目过程中,起重机操作人员并未取得相应的资质就上岗,在进行操作时仅凭自身的经验总结。这与负责人的安全意识薄弱、未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把关息息相关。
         3起重机运行中的安全危险管理
         3.1操作人员安全行为管理
         通过安全技术培训与教育,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应掌握所用起重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维修制度等知识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起重机司机应熟悉和具备的知识技能包括:起重设备安全操作的规程、有关法令及规定;掌握起重吊运指挥信号,包括手势、色旗标志和音响;所操纵的起重设备的性能、结构、基本原理和安全运行要求;各机构、控制部位和安全装置的名称、作用与使用方法和技术性能;起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一般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方法;突发事件的判断与处理,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
         3.2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要保证起重机械安全运行就要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应有如下内容:①司机守则和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②起重机械维护、保养、检查和检验制度;③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④起重机械作业和维修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⑤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按期向所在地的主管部门申请在用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更换起重机械准用证的管理。
         3.3起重机的安全运行距离要控制好
         起重机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起重机的起重臂要跟外围施工设施以及相邻的建筑物之间保持半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在相邻的起重机之间,起重机的基础部位和起重臂不能出现相互影响情况,起重机的架设距离需要保证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跟低位起重机的最高位置之间的部件距离在两米以上,低位起重机的起重臂尾部跟高位起重机机身的距离要保证在两米以上。同时,还需要保证起重机在大风情况下还可以正常旋转。除此之外,在有架空输电线路的工作环境下,施工单位需要保证起重机能够与输电线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果是由于施工场地空间狭小问题而无法控制好安全施工距离时,便需要跟有关单位进行商讨决定,在停电后采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来搭设好相应的防护架。
         3.4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
         起重机械产品安全主要涉及设计、制造和安装三个环节。起重机的安全主要是由设计决定的,设计是安全保障的源头;制造是实现产品的工艺过程,是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安装是制造的延续,是起重机由商品转入使用的中间过渡环节。在这些阶段的安全监察主要是针对设计、制造和安装起重机械单位的资质进行安全认证,对起重机械产品市场准入进行安全认证。①起重机械的设计单位及其设计人员应对所设计的起重机械的安全性能负责。应将主要安全技术资料,报所在地区的省级有关主管部门备案。②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修理单位必须取得有关部门的安全认可,有关部门核发安全认可证书,安全认可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每三年进行一次复审。③对生产出来的起重机械产品的安全技术性能经自检合格后,还须经过主管安全技术部门的监督检验,取得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督检验合格证书。起重机械出厂时,必须将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督检验合格证书列人随机文件。
         4结语
         鉴于当前起重机安全装置容易出现危险隐患的情况,本文经过一系列分析,建议通过设计控制、装置制造控制、使用操作和管理等措施来改善起重机安全装置的现状,使其可以更加安全、有效的应用,保护起重机,使之可以安全、稳定、有效的作业。
         参考文献:
         [1]阎玉起.塔式起重机安全保护装置及其管理[J].建筑安全,2012(5):12-13.
         [2]GB/T 5114-200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3]GB/T 5031-2008 塔式起重机国家标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